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论文摘要

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一个以高科技为基础,从事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率的新兴行业。与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科学技术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国与国之间竞争力的较量,很大程度上是国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实力的对比。只要拥有了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就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并且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先引进学习后吸收出口的发展过程。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对外贸易一直是逆差状态,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技术、人才、设备;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我国顺利完成了从资源驱动型国家到投资驱动型国家的转变,虽然仍然需要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在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这个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无论在产量还是产值上都有了质的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国际贸易实现了出口顺差;截至到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论是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水平,还是市场竞争力,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危机面前,利用我国丰富的外汇资源积极稳妥地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科学资源并加以消化吸收,成为迎接挑战,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机遇。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以下思路进行的:首先,对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状况作出了积极评价,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地扩大,同时主要经济指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同时R&D投入水平显著提高,并高于制造行业总体水平。在肯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的成绩以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高新技术企业性质以三资企业为主,国企为辅;贸易出口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所占比例较小等。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加剧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挑战;各行业R&D强度(R&D强度等于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发展失衡,R&D投入水平有待加强。其次,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金融危机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背景,通过寻找影响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旨在构建一个全面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包括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和微观,相应地从政府政策环境、产业结构与价值链、企业创新体制三方面入手,认为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政府行为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价值链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情况;企业内部创新活力。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遵从了这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为竞争环境评价、竞争实力评价以及竞争潜力评价三个方面,各评价体系下再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重点研究,在力求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原则。具体的代表性指标包括:竞争环境中的产业政策环境分析、金融政策环境以及技术与创新环境;竞争实力中产业价值链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分析、产业技术能力分析;竞争潜力则包含了创新活力与出口潜力两个方面。综合对金融危机后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政府方面,在良好的产业政策、金融制度环境与技术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实力明显上升。分析中也包含了当前存在的竞争劣势:包括相关及配套的产业设施制约、产业价值链延伸问题、企业自主性问题以及创新体制制约。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削弱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最后,为提高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本文概括出了增强竞争实力的对策意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主体地位的建设、风险投资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制的完善。具体来说,在金融政策方面,积极推进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元投融资机制的建立,例如利用债券、股票、信托基金等形式建立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融资平台;在技术支持方面,完善并规范我国技术要素市场,积极建立统一的技术成果推广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平台;向上游产业链发展,提高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功能;向下游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品牌建设和营销网络,创建学习型出口企业是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优化;建设一个适合经济外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库,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状况,应该从优化教育资源出发,增强企业凝聚力,培养与引进人才队伍并举;坚持基础科学研究为动力,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产业间交流与合作,增强企业技术溢出效应,深化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希望这些具体建议的提出,有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为基础,从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出发,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态,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在收集数据时主要采用了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科学技术部网站上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相关数据,并利用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显示性指标算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状况。在数据分析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主要采用出口价格指数、贸易特化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等算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旨在让各级政府、相关企业能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有科学的认识,使其在对外贸易中能够发挥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带动国内传统产业发展。本文为相关企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找出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制约因素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的对策意见,使高新技术产业在面临诸如金融危机一类的不确定风险时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写作意义
  •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2 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3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 1.2.4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 1.3.1 写作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2.1.2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与界定
  • 2.1.3 本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 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2.1 传统比较理论
  • 2.2.2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向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转换
  • 2.3 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方法
  • 2.3.1 显示性指标法
  • 2.3.2 实证分析法
  • 2.3.3 指标体系法
  • 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3.1 金融危机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 3.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提高
  • 3.1.2 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 3.1.3 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水平显著提高,并高于制造行业总体水平
  • 3.1.4 高新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占主体,国企为辅
  • 3.2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 3.2.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 3.2.2 高新技术主要出口行业对外贸易概况
  • 3.2.3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方式单一
  • 3.3 金融危机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3.3.1 金融危机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发展总趋势
  • 3.3.2 金融危机后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
  • 3.3.3 金融危机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机遇
  • 4.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4.1.1 宏观层面因素
  • 4.1.2 中观层面因素
  • 4.1.3 微观层面因素
  • 4.2 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系统性原则
  • 4.2.3 实用性原则
  • 4.3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5.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 5.1 竞争环境评价
  • 5.1.1 产业公共政策环境
  • 5.1.2 金融政策环境
  • 5.1.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与创新环境
  • 5.2 竞争实力评价
  • 5.2.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分析
  • 5.2.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 5.2.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分析
  • 5.2.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分析
  • 5.3 竞争潜力评价
  • 5.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力
  • 5.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潜力
  • 5.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结论
  • 5.4.1 金融危机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 5.4.2 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劣势
  • 6. 当前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 6.1 完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的对策
  • 6.2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主体地位建设
  • 6.3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 6.4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制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次及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与启示[J]. 南方论丛 2008(04)
    • [3].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开门红”[J]. 泰州科技 2011(04)
    • [4].我市1-10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16.35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11)
    • [5].泰州医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J]. 泰州科技 2009(04)
    • [6].关于安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浅见[J]. 安庆科技 2008(02)
    • [7].1-8月份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0.75亿元[J]. 泰州科技 2008(10)
    • [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1-3月份产值242.38亿元[J]. 泰州科技 2009(04)
    • [9].我市1-8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97.61亿元[J]. 泰州科技 2010(09)
    • [10].我市1-6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80.14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07)
    • [11].安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十二五”对策[J]. 安庆科技 2010(04)
    • [12].“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3)
    • [13].1-10月份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2.19亿元[J]. 泰州科技 2008(12)
    • [14].我市1-7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8.51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08)
    • [15].我市1-8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92.44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09)
    • [16].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J]. 安庆科技 2012(03)
    • [17].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双过半”[J]. 泰州科技 2009(08)
    • [18].我市1-6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0.26亿元[J]. 泰州科技 2010(07)
    • [19].我市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2.89亿元[J]. 泰州科技 2010(10)
    • [20].我市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54.16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10)
    • [21].我市1-11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09.92亿元[J]. 泰州科技 2011(12)
    • [22].全市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64.87亿元[J]. 泰州科技 2012(10)
    • [2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区域经济——漯河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中国农业会计 2019(11)
    • [24].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J]. 安徽科技 2020(01)
    • [25].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品牌研究 2020(01)
    • [26].2019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J]. 内江科技 2020(04)
    • [27].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培育政策体系的构建[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3)
    • [28].四川革命老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培育机制研究——以D市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3)
    • [29].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新机遇 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 山东人大工作 2020(04)
    • [30].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族聚类及影响因素分析[J]. 市场周刊 2020(07)

    标签:;  ;  ;  ;  ;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