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Li和Mg-Li-Ce合金电化学性能研究

Mg-Li和Mg-Li-Ce合金电化学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Mg作为金属半燃料电池的一种阳极材料,具有高比能量,高法拉第容量和较负的氧化电位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实际使用时,Mg阳极存在自腐蚀析氢反应和“负差效应”以及Mg表面易形成钝化膜等问题,导致Mg阳极性能的降低。在Mg中添加合金元素和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可有效提高Mg阳极的性能。本论文研究了在Mg中添加Li和Ce两种合金元素及在电解液中添加锡酸钠和氟化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本论文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铸态Mg-8Li,Mg-8Li-0.5Ce和Mg-8Li-1Ce三种合金。采用Tafel极化曲线、恒电势氧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Mg, Mg-8Li, Mg-8Li-0.5Ce和Mg-8Li-1Ce电极在0.7 mol·L-1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电极放电前后的表面形貌变化。研究了锡酸钠和氟化钠两种电解质添加剂对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失重法测定了电极的自腐蚀速率和电流效率。研究了以Mg, Mg-8Li, Mg-8Li-0.5Ce和Mg-8Li-1Ce为阳极的Mg-H2O2半燃料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在0.7mol·L-1 NaCl溶液中,电极的电氧化活性排列顺序表示为:Mg-8Li>Mg-8Li-1Ce>Mg> Mg-8Li-0.5Ce,在-0.8 V电位下,Mg-8Li电极的放电电流密度约为53 mA·cm-2。Li元素对Mg电极起到了“活化”作用。锡酸钠和氟化钠作为电解质添加剂,有效提高了电极的电氧化活性,对电极起到了“活化”作用。同时,锡酸钠的加入还提高了电极的间歇放电和连续放电的电流效率。未加入添加剂时,以Mg-8Li合金为阳极的Mg-H2O2半燃料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最大,为134mW·cm-2。在阳极电解液中加入1 mmol·L-1锡酸钠后,以Mg-8Li-1Ce合金为阳极的Mg-H2O2半燃料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最大,为180mW·cm-2。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半燃料电池
  • 1.2.1 铝半燃料电池
  • 1.2.2 锌半燃料电池
  • 1.2.3 镁半燃料电池
  • 1.3 Mg阳极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电极的制作
  • 2.2.1 镁锂基合金的熔炼
  • 2.2.2 电极的制备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Tafel极化曲线测试
  • 2.3.2 恒电势氧化曲线测试
  • 2.3.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4 电极表面形貌分析
  • 2.5 自腐蚀速率及电流效率测试
  • 2.5.1 自腐蚀速率的测试
  • 2.5.2 电流效率测试
  • 2O2半燃料电池的组装与测试'>2.6 Mg-H2O2半燃料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Mg-8Li,Mg-8Li-0.5Ce和Mg-8Li-1Ce电极在NaCl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3.1 Tafel极化曲线测试
  • 3.2 恒电势氧化曲线测试
  • 3.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3.4 扫描电镜测试
  • 3.5 电极的自腐蚀速率与电流效率
  • 3.5.1 自腐蚀速率
  • 3.5.2 电流效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解质添加剂对Mg-8Li,Mg-8Li-0.5Ce和Mg-8Li-1Ce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1 电解质添加剂锡酸钠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1.1 Tafel极化曲线测试
  • 4.1.2 恒电势氧化曲线测试
  • 4.1.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4.1.4 扫描电镜测试
  • 4.2 电解质添加剂氟化钠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2.1 Tafel极化曲线测试
  • 4.2.2 恒电势氧化曲线测试
  • 4.2.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4.2.4 扫描电镜测试
  • 4.3 锡酸钠对电极自腐蚀速率与电流效率的影响
  • 4.3.1 自腐蚀速率
  • 4.3.2 电流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2O2半燃料电池的研究'>第5章 Mg-H2O2半燃料电池的研究
  • 2O2半燃料电池的结构'>5.1 Mg-H2O2半燃料电池的结构
  • 2O2半燃料电池的组装'>5.2 Mg-H2O2半燃料电池的组装
  • 5.2.1 Au/Ni阴极催化剂的制备
  • 5.2.2 Nafiion膜及其前处理
  • 5.3 不同阳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5.4 锡酸钠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挤压对硼化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1)
    • [2].Mg-Li系合金超塑性研究进展[J]. 精密成形工程 2017(03)
    • [3].不同相Mg-Li合金微弧氧化的成膜特征[J]. 材料保护 2012(09)
    • [4].混合稀土对超轻Mg-L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7)
    • [5].真空硅热法制备Mg-Li合金(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09)
    • [6].Mg-Li合金界面结构及合金化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2(03)
    • [7].超轻Mg-Li合金的腐蚀行为与表面处理(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7(07)
    • [8].Mg-Li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09(02)
    • [9].Mg-Li合金的研究进展[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10].中国Mg-Li合金研发与生产走在了世界前列[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20(08)
    • [11].碱洗处理对B_4C粉末在Mg-Li基体中分散效果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11(06)
    • [12].不同相组成Mg-Li二元合金的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4(04)
    • [13].剧塑性变形及退火后Mg-Li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12)
    • [14].合成工艺和添加钇对Mg-Li基复合材料铸锭质量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 2013(01)
    • [15].Mg-Li合金表面浅绿色超疏水复合膜层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2(04)
    • [16].氧化石墨烯对Mg-Li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J]. 表面技术 2019(06)
    • [17].Mg-Al和Mg-Li镁合金板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6(06)
    • [18].硼化物分散工艺对Mg-Li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06)
    • [19].KCl-LiCl-MgCl_2熔盐体系中共电沉积制备Mg-Li合金及理论分析[J]. 无机化学学报 2008(06)
    • [20].冲击载荷作用下Mg-Li合金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03)
    • [21].Y对铸态Mg-L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铸造 2009(05)
    • [22].冷轧对固溶时效Mg-Li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8(01)
    • [23].Mg-Li合金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7(02)
    • [24].Li含量对Mg-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铸造技术 2016(05)
    • [25].Al、Zn对Mg-Li相界合金化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07)
    • [26].Mg-Li合金表面沉积Ti/TiN复合薄膜提高合金抗腐性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8)
    • [27].添加Si对Mg-Li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10)
    • [28].Mg-Li合金熔炼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及铸锭显微组织[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9(09)
    • [29].β相对Mg-Li变形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行为的影响[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5(05)
    • [30].冷却速度对双相Mg-Li合金中LPSO相形成的影响及力学反应[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15(04)

    标签:;  ;  ;  

    Mg-Li和Mg-Li-Ce合金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