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

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

论文摘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学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文学的研究不能脱离揭示语言表现手段的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过高度提炼加工的文学。如果我们把现代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抓住文学的本质。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虽然它描述的是19世纪有产阶级恬静的田园生活,对当今的读者来说它依然保持着恒久的魅力。许多学者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情节、婚姻观、叙事手法等。相比之下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的文章却为数不多。本文尝试用定性的方法从语言学的合作原则角度分析这部小说中的对话,进而归纳出小说中的七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首先,本文回顾了关于《傲慢与偏见》的研究和评论,讨论了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这部作品人物性格的可行性,介绍了本文的理论依据:合作原则、会话含义、上下语境等。然后,作者分别从合作原则的四准则对精选出来的小说中的对话及其会话含义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小说中的很多人物总是违反合作原则以达到预期目的,比如保全面子,讽刺别人等等。在此基础上,作者选出小说中会话较多的七个角色,并对他们违反合作原则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根据统计频率及其会话背景,分析出这七个角色的性格。本文运用合作原则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验证了语言学理论运用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及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The Maxim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the Generalized Implicature
  • 1.1.1 The Maxim of Quality
  • 1.1.2 The Maxim of Quantity
  • 1.1.3 The Maxim of Relevance
  • 1.1.4 The Maxim of Manner
  • 1.2 Violation of the Maxims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1.2.1 Violation of the Maxims
  • 1.2.2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1.2.3 Context of Utterance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from CP
  • 2.1 Introduction to Pride and Prejudice
  • 2.2 Violation of the Maxims of CP in Pride and Prejudice
  • 2.2.1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lity
  • 2.2.2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ntity
  • 2.2.3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Relevance
  • 2.2.4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Manner
  • Chapter Three The Characters Analysi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 3.1 The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ies of Darcy and Lizzy from CP
  • 3.1.1 The Personality of Lizzy
  • 3.1.2 The Personality of Darcy
  • 3.2 The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ies of Mr. and Mrs. Bennet from CP
  • 3.2.1 The Personality of Mr. Bennet
  • 3.2.2 The personality of Mrs. Bennet
  • 3.3 The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ies of Jane, Wickham and Collins from CP
  • 3.3.1 The personality of Jane
  • 3.3.2 The Personality of Wickham
  • 3.3.3 The Personality of Collin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Publication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 [2].英国文学作品中幽默反讽研究——以《傲慢与偏见》为例[J]. 英语广场 2019(01)
    • [3].浅析《傲慢与偏见》原著与电影的差异[J]. 电影新作 2018(05)
    • [4].试析《傲慢与偏见》中幽默反讽的运用[J]. 艺术科技 2019(04)
    • [5].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与婚姻观[J]. 现代交际 2017(17)
    • [6].《傲慢与偏见》油画[J]. 中国艺术 2018(10)
    • [7].《傲慢与偏见》中的婚恋观[J]. 语文建设 2017(11)
    • [8].心理分析批评与《傲慢与偏见》教学[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7(06)
    • [9].从文学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J]. 戏剧之家 2017(21)
    • [10].《傲慢与偏见》诙谐、生趣的语言风格[J]. 语文建设 2016(03)
    • [11].《傲慢与偏见》的形式美探讨[J]. 语文建设 2014(32)
    • [12].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经典的继承发展[J]. 电影评介 2015(18)
    • [13].透过婚姻看人性——读《傲慢与偏见》有感[J]. 新作文(初中版) 2020(Z1)
    • [14].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J]. 青年文学家 2020(12)
    • [15].关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困境的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20(24)
    • [16].《傲慢与偏见》中绅士形象的塑造——比较分析达西、宾格利以及维克汉姆[J]. 校园英语 2020(25)
    • [17].国内近十年对《傲慢与偏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鸭绿江 2020(21)
    • [18].从文学作品到电影——对《傲慢与偏见》电影改编的比较[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9(01)
    • [19].浅谈《傲慢与偏见》中人物语言特色[J]. 牡丹 2019(32)
    • [20].《傲慢与偏见》读后感[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1)
    • [21].从《傲慢与偏见》看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的绅士文化[J]. 文教资料 2017(05)
    • [22].《傲慢与偏见》对白中的反讽方式分析[J]. 散文百家 2018(04)
    • [23].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0)
    • [24].《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J]. 青年文学家 2016(32)
    • [25].对比《傲慢与偏见》与《简爱》的女性意识[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26].《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1)
    • [27].浅析简·奥斯汀的女性性格——以《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为例[J]. 芒种 2016(22)
    • [28].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宏观反讽艺术[J]. 时代教育 2016(23)
    • [29].论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J]. 北方文学 2016(25)
    • [30].《傲慢与偏见》[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6(10)

    标签:;  ;  ;  ;  

    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