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题目: 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 胡克祖

导师: 张日升,杨丽珠

关键词: 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

文献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好奇心是重要的个性成分,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对创造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本论文目的是构建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以此为工具探讨该年龄段幼儿好奇心发展特点及其与母亲教养方式、态度及幼儿气质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幼儿好奇心发展提供心理学依据,最终为培养创造力奠定基础。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好奇心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陈述了本研究的问题、假设、意义及总体研究思路。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由七个分项研究构成: 研究一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了80名幼儿教师对480名3~6岁幼儿好奇心行为特征的描述,对其做定性分析和语义编码,并结合文献构建出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 研究二在研究一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60个项目的初始问卷;对500名幼儿的初测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形成了33个项目的正式问卷;然后对929名幼儿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评价幼儿好奇心时存在一个由好问、喜欢摆弄、敏感、关注未知、探索持久、好奇体验以及反应性和探究主动性等因子组成的三阶结构;自编儿童好奇心教师评定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研究三以此问卷为工具评定幼儿好奇心发展特点。结果表明,3~6岁阶段幼儿好奇心整体发展基本平稳,且各特质发展趋势不同。随年龄增大,幼儿探究主动性呈“V”形发展趋势;探索持久性有增强趋势;好奇体验有降低趋势;该年龄段幼儿好奇心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孩比女孩探究主动性强,女孩比男孩探索持久性强。 研究四通过家长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幼儿好奇对象的发展特点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幼儿逐渐由对事物表面属性的好奇转向对事物深层属性的好奇。 研究五考察了母亲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同幼儿好奇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一致的母亲教养方式对幼儿好奇心表现有不利影响;通过路径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和生育年龄对母亲教养方式的直接影响及对幼儿好奇心的间接影响关系存在,但这种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好奇心理论观点

2 好奇心结构研究

3 好奇心发展研究

4 好奇心的影响因素研究

5 好奇心与其他个性因素及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

6 有关好奇心的研究方法

7 我国好奇心研究现状

8 己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 研究的总体思路、问题、假设与研究意义

1 研究的总体思路

2 研究的基本问题与假设

3 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部分 分项研究

研究一 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的建构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编码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幼儿好奇心结构教师评价模型的探索与验证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过程和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三 基于教师评价的幼儿好奇心发展特点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四 家长报告的幼儿好奇对象选择及好奇提问发展特点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五 母亲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与幼儿好奇心关系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六 母亲态度对幼儿好奇心影响的实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小结

研究七 幼儿气质与好奇心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

1 幼儿好奇心研究中需要廓清的几个关系

2 关于幼儿好奇心结构

3 关于3-6岁幼儿好奇心教师评价问卷

4 关于幼儿好奇心发展特点

5 幼儿好奇心发展的性别差异

6 有关幼儿好奇心的相关因素

7 本研究的不足与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8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9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01-06

参考文献

  • [1].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 刘云艳.西南师范大学2004
  • [2].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 王江洋.辽宁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