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制备L-瓜氨酸的研究

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制备L-瓜氨酸的研究

论文摘要

瓜氨酸作为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在尿素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使用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制备L-瓜氨酸的方法,并研究了反复批次发酵以及填充床中连续转化生产L-瓜氨酸的生产工艺,最后使用光谱法研究了L-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套成本低,产量高,生产简便,产品质量高的路线,为今后工业化生产L-瓜氨酸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考察了使用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BT001)的可行性。实验表明,经过多次洗涤后,固定化菌体量可达0.632g·g-1,效果良好,确定粪链球菌与聚氨酯载体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进一步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对固定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考察,当聚氨酯添加量为1.0g,尺寸为5×5×5mm,培养基pH值为7.0,摇床温度为35℃,转速为150r·min-1,经过52h达到最大吸附量。同时确定了在摇床中固定化细胞转化制备L-瓜氨酸的最适条件:摇瓶装液量为50mL/250mL,加入0.6g固定化细胞,底物100g·L-’的L-精氨酸,表面活性剂CTAB 0.3g.L-1,起始pH为7.0,摇床转速为100r-min-1,温度为35℃的条件下转化36h,L-瓜氨酸产量最大可达到53g·L-1。得到的固定化细胞可重复使用5个批次,大大缩短了转化时间。本实验还考察了固定化细胞在填充床反应器中制备L-瓜氨酸的工艺过程。在规格为φ40×300反应柱中装有固定化细胞26g,反应液含100g·L-1的L-精氨酸,0.3mo1-L-1的醋酸缓冲液,0.3g-L-1的表面活性剂CTAB,调节pH值为7.0,设定流速为40mL·h-1,恒温水槽35℃的条件下,固定化细胞在填充床反应器中可连续使用15次,L-瓜氨酸的产量基本维持在65g·L-1左右。最后,本文采用荧光猝灭法以及紫外吸收差谱法研究了L-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pH值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利用Stern-Volmer方程求解出各种参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瓜氨酸的由来及应用
  • 1.1.1 瓜氨酸简介
  • 1.1.2 机体循环中的瓜氨酸
  • 1.1.3 生产瓜氨酸的方法
  • 1.1.4 瓜氨酸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1.1.5 瓜氨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概况
  • 1.2.1 固定化细胞技术简介
  • 1.2.2 固定化细胞技术
  • 1.2.3 固定化细胞载体
  • 1.2.4 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细胞
  • 1.2.5 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聚氨酯固定化制备L-瓜氨酸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微生物的培养
  • 2.1.3 固定化方法
  • 2.1.4 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瓜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聚氨酯固定化性能的研究
  • 2.2.3 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的影响因素
  • 2.2.4 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生产L-瓜氨酸
  • 2.2.5 聚氨酯固定化操作的稳定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填充床反应器连续转化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微生物的培养
  • 3.1.3 固定化方法
  • 3.1.4 填充床反应器的构建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填充床反应器的选择
  • 3.3.2 填充床流速对转化能力的影响
  • 3.3.3 固定化细胞在填充床应器中的转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L-瓜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瓜氨酸对BSA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
  • 4.3.2 猝灭机理的判断
  • 4.3.3 结合位点数及结合常数的测定
  • 4.3.4 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含待发表)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聚氨酯固定化粪链球菌制备L-瓜氨酸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