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工作研究

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工作研究

论文摘要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众多,国有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层在企业转换机制、深化改革、走向市场,带领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并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绩效进行有效考核评价,近些年来已成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国资监管部门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前,不仅国内其他省市没有较为成熟或成型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绩效考评模式,单就辽宁而言,多年来也存在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管理模式多样、管理层次繁杂,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考核方式、内容五花八门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对部分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监督管理不到位、考评标准不科学、薪酬待遇不一致等问题,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比较公平、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以实现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层业绩的客观评价。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辽宁省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辽宁国有企业的发展沿革、省属国企业领导人员的概况等;第三章详细分析了辽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工作现状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就考核中的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第四章提出了加强辽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管理的对策;第五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方企业经营管理层绩效考核发展历程
  • 1.2.2 我国国企经营管理层绩效考核发展历程
  • 1.2.3 我国国企经营管理层绩效考核变革过程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辽宁国企情况概述
  • 2.1 辽宁国企发展沿革
  • 2.1.1 殖民统治经济体制与重工业结构
  • 2.1.2 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与超前工业化形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
  • 2.1.3 转轨中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发展相对停滞
  • 2.1.4 东北振兴战略为解决辽宁体制结构矛盾提供了契机
  • 2.2 辽宁国企改革与发展
  • 2.2.1 国企经营层面的改革(1978~1986年)
  • 2.2.2 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1987~1992年)
  • 2.2.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2004年)
  • 2.2.4 推进国企体制机制创新(2005年至今)
  • 2.3 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概述
  • 2.3.1 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内涵及外延
  • 2.3.2 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现状
  • 2.3.3 研究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工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3.1 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工作现状
  • 3.1.1 辽宁省国企经营管理者政绩考核综合评价机制
  • 3.1.2 辽宁省国企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机制
  • 3.1.3 辽宁国企领导人员激励机制
  • 3.1.4 辽宁省国企经营管理者监督机制
  • 3.1.5 辽宁国企领导人员人力资本配置特点
  • 3.2 现有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 3.2.1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3.2.2 用人机制不灵活
  • 3.2.3 培养机制不完善
  • 3.2.4 考核机制不健全
  • 3.2.5 激励机制不健全
  • 3.2.6 监督机制不到位
  • 3.3 辽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领导不重视
  • 3.3.2 对绩效考核的作用理解不深
  • 3.3.3 现行的考核方法不科学
  • 3.3.4 考核过程缺乏公开
  • 3.3.5 考核指标设计不够科学
  • 3.3.6 考核结果难以有效地与薪酬挂钩
  • 第4章 加强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管理的对策
  • 4.1 正确认识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管理的新特点
  • 4.1.1 经营自主权的变化
  • 4.1.2 市场约束的强化
  • 4.1.3 交易性人力资本的提高
  • 4.1.4 组织制度的变革
  • 4.2 提高辽宁国企领导人员的整体素质
  • 4.2.1 注重对培养对象的选择
  • 4.2.2 加强现职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
  • 4.2.3 加大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交流力度
  • 4.3 建立辽宁国企领导人员的业绩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 4.3.1 考评体系应该注重经济效益并兼顾全面
  • 4.3.2 经营业绩考核应注重非量化指标
  • 4.3.3 考核结果应该与奖惩相挂钩
  • 4.3.4 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分层分类考核评价
  • 4.4 健全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管理的保障机制与监督机制
  • 4.4.1 转变开展国企领导人员业绩评价的理念
  • 4.4.2 改善实施经营者业绩评价的环境
  • 4.4.3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 4.4.4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 4.4.5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 4.4.6 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国企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五种能力[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07)
    • [2].国企领导终身追责“紧箍咒”能否切实发力[J]. 人民论坛 2017(03)
    • [3].浅谈国企领导干部“价值领导力”[J]. 神华科技 2017(02)
    • [4].“双限”如何走向“两化”——刍议国企领导人员激励机制的转型与重构[J]. 领导科学 2014(35)
    • [5].国企领导别把自己当老板[J]. 中国纪检监察 2015(04)
    • [6].以“三讲三有”落实新时代国企领导人员要求[J]. 党课参考 2020(18)
    • [7].深入把握高素质国企领导人员标准[J]. 企业研究 2017(04)
    • [8].如何做好国企领导的教育培训工作[J]. 党政论坛 2016(08)
    • [9].关于国企领导人员践行初心使命的认识和思考[J]. 青年与社会 2020(16)
    • [10].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深化国企领导人员收入公开工作[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11].国企领导将走向纯粹[J]. 董事会 2008(02)
    • [12].如何拯救那些在危险边缘的国企领导[J]. 党员文摘 2019(04)
    • [13].强化国企领导人员监督机制措施探讨[J]. 大众科技 2020(05)
    • [14].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财会通讯 2016(31)
    • [15].关于加强国企领导干部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7(15)
    • [16].国企领导力培训再造[J]. 企业管理 2017(11)
    • [17].试论新常态下国企领导干部加强责任担当的重要性[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 [18].新形势下国企领导如何加强能力修炼[J]. 领导科学 2012(14)
    • [19].如何有效考核国企领导干部的潜绩[J]. 人力资源 2020(04)
    • [20].试论国企领导腐败特点及纪委督查重点[J]. 东方企业文化 2017(S2)
    • [21].山西:将全面公开国企领导收入[J]. 共产党员 2012(13)
    • [22].强化国企领导人员监督工作[J]. 企业文明 2014(10)
    • [23].上海取消国企领导行政级别[J]. 领导决策信息 2008(35)
    • [24].浅谈新时期下加强国企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若干建议[J]. 祖国 2019(19)
    • [25].取消国企领导行政级别 从尊重股东权利做起[J]. 法庭内外 2009(11)
    • [26].人才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的公开邀请函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09)
    • [27].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研究[J]. 商业会计 2017(02)
    • [28].“致富”之道[J]. 杂文选刊 2015(06)
    • [29].警惕国企分红走过场[J]. IT时代周刊 2010(22)
    • [30].浅析国企领导干部的“政治人”身份[J]. 当代电力文化 2017(12)

    标签:;  ;  ;  

    辽宁国企领导人员考核工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