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耦合句研究

《红楼梦》耦合句研究

论文摘要

根据汉语句子音乐性理论和功能句型系统观,汉语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的语言,没有鲜明的形态标志或限制,能“积词组而成句”,以词组为基点,以事理逻辑为内聚力,串起一个个词组,从而构成一个句子实现其特定表达功能。汉语的句子是“功能”型的句子,“义尽为界”,整个句子呈现“流块堆叠态”。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发现了《红楼梦》中大量耦合现象的存在。通过对《红楼梦》二十三类耦合句的分析,我们发现耦合句是汉语中的特殊现象,它以汉族的对偶性思维为原始依托,以表意功能为内聚力,把两个句读段耦合在一起,声气相继,语义相依。耦合句既不是一种独立的句型,也与传统语法范畴下的复句不同,它体现了汉语句子的音乐性,也体现了汉语与英语的句子结构及其本质的截然不同。同时,耦合句的语义类型分析还充分表明了汉民族对偶性思维对汉语句子建构原则有深刻影响,“偶意”是确定汉语句界的一条重要原则,从而印证了文化语言学认同派的功能句型系统观:分析汉语的句子,必然不能像西方形态语言那样从形式、结构入手,而必须要从句子的表达功能和句子内部包含的事理逻辑入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选汉语耦合句为研究课题的原因
  • 1.2 选取《红楼梦》及前四十回为语料的原因
  • 1.2.1 《红楼梦》在汉语史上的价值
  • 1.2.2 《红楼梦》与官话
  • 1.2.3 《红楼梦》语言研究现状
  • 1.2.4 《红楼梦》前四十回与版本的选择
  • 二、汉语句子音乐性概说
  • 2.1 汉语音乐性
  • 2.1.1 前人研究概述
  • 2.1.2 郭绍虞汉语观
  • 2.1.3 汉语句子音乐性
  • 2.2 汉语句型系统
  • 2.2.1 前人研究概述
  • 2.2.2 申小龙汉语功能句型系统观
  • 2.2.2.1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
  • 2.2.2.2 申小龙汉语功能句型系统观
  • 2.2.2.3 功能句型系统观与汉语句子的音乐性
  • 三、《红楼梦》前四十回耦合句研究(上)
  • 3.0 引言
  • 3.1 耦合句
  • 3.2 《红楼梦》前四十回耦合句语义类型分类
  • (一).视景对
  • (二).应接对
  • (三).继发对
  • (四).述评对
  • (五).比兴对
  • (六).比较对
  • (七).分合对
  • (八).平衡对
  • (九).诠释对
  • (十).时事对
  • (十一).纵擒对
  • (十二).假设对
  • (十三).推论对
  • (十四).因果对
  • (十五).释因对
  • (十六).容认对
  • (十七).纵予对
  • (十八).述补对
  • (十九).衬托对
  • (二十).逼进对
  • (二十一).条件对
  • (二十二).目的对
  • (二十三).引述对
  • 四、《红楼梦》前四十回耦合句研究(下)
  • 4.0 引言
  • 4.1 耦合句与汉语句子音乐性
  • 4.2 耦合之于汉英的比较
  • 4.3 耦合句与复句
  • 4.4 耦合句与汉语理解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楼梦》贾政的儒家思想观探微[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1)
    • [2].《红楼梦》解读的这一种可能[J]. 博览群书 2019(12)
    • [3].小戏骨版《红楼梦》走红现象分析[J]. 中国报业 2019(24)
    • [4].《红楼梦》中笑话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5].清末民初小说观念转型与《红楼梦》阐释的公共化[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1)
    • [6].《红楼梦》中赵姨娘和晴雯形象之互补关系研讨[J]. 品位经典 2019(10)
    • [7].《红楼梦》江淮方言误译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红楼梦》佛教文化用语英译探析——以霍克思译本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06)
    • [9].“2019年马来西亚《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J]. 曹雪芹研究 2019(04)
    • [10].在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红学家中原再聚首高端论坛上的致辞[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J]. 河北学刊 2020(01)
    • [12].《红楼梦》电影研究不应忽视早期电影文化生态[J]. 河北学刊 2020(01)
    • [13].浅谈《红楼梦》的宴饮文化[J]. 现代交际 2020(04)
    • [14].新媒体时代下古典名著的传播方式——以《红楼梦》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3)
    • [15].《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J]. 语文建设 2020(01)
    • [16].立足课标,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红楼梦》阅读为例[J]. 语文建设 2020(01)
    • [17].《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点与难点[J]. 语文建设 2020(01)
    • [18].《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及方法[J]. 语文建设 2020(01)
    • [19].改琦三画《红楼梦》——兼论清代嘉道时期海上“女性空间”艺文生态[J]. 红楼梦学刊 2020(01)
    • [20].浅析《红楼梦》中的本体隐喻[J]. 海外英语 2020(03)
    • [21].浅谈《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J]. 戏剧之家 2020(09)
    • [22].鸿沟与弥合:论《红楼梦》中的袭人书写与品评策略[J]. 明清小说研究 2020(01)
    • [23].基于人物性格的《红楼梦》对话翻译技巧[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02)
    • [24].封建礼法在《红楼梦》中的体现[J]. 文学教育(上) 2020(02)
    • [25].论《红楼梦》中的神话世界[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2)
    • [26].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手迹[J]. 郭沫若学刊 2020(01)
    • [27].《红楼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经典化[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8].日本首部漫画版《红楼梦》改编策略刍议[J]. 红楼梦学刊 2020(02)
    • [29].梦的再解析:汉英对照版《红楼梦》的内副文本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20(02)
    • [30].现代报刊与《红楼梦》阅读批评的公共表达[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2)

    标签:;  ;  ;  

    《红楼梦》耦合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