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道而来的朋友真好——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

有远道而来的朋友真好——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

一、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1](2021)在《“中国情怀”与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富有时代感的多维、多元、多层次的特点,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多语种人才的需求则呈现"量大面广、技强质优"的特点。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的内涵丰富,他们作为"中国故事"的见证者、书写者和传播者,承载着更为深远的使命和职责。因此,多语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路径等应当同新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我国的诸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多语种人才的培养思路和路径等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本文对目前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特色项目、平台搭建、课程思政、国别与区域教学体系、智慧教学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王雨菲[2](2021)在《《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栏目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贵洲,胡红民,王昕,刘芷溪[3](2021)在《中土文化互通共融——从《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读到的》文中研究表明细读《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领悟土库曼核心价值观,深为土库曼民族和人民的精神所吸引;品味通篇寓言,就如参加跨国故事会,更为中土民族文化的互通而倍感亲切土库曼斯坦总统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以下简称"总统")的新着《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以下简称《精神世界》)在中国出版了,土库曼民族的核心文化与中华文化在东方大地交响回荡。作为从事中土合作的石油人及油二代,对这一盛举倍感高兴。对在油气合作之上,进一步推动中土文化合作,倍感荣幸。

李倩倩[4](2020)在《“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对长沙城市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而言,可以提升本地市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对外而言,可以招商引资,促进人才引进,从整体上推动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的建构一直都是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面对和重视的议题。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凭借其多元的内容呈现形式、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高效的互动模式成为各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建构与传播的新平台。荣登2018年“全国最具影响力政务抖音”的“长沙发布”是政府利用抖音进行城市形象建构的典型代表,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平台511条短视频进行类目分析,发现“长沙发布”政务抖音通过多元城市符号的挖掘、精妙的城市故事叙述、多样化的视听语言等方式,建构了长沙这座城市亲民实干、服务高效的政府形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经济形象;内蕴深厚、多元繁荣的文化形象;时尚大气、生态宜居的环境形象以及爱岗敬业、友善助人的市民形象。与此同时,“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城市形象议题设置不均、缺乏互动性与反馈、传播渠道相对单一等问题,在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形象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必须更新建构原则,兼顾集中平衡;探索多样互动,增强用户粘性;进行媒介联动,拓宽传播渠道。通过以上策略,以期“长沙发布“政务抖音能更完美地呈现长沙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

刘雨婷[5](2019)在《中华典籍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调查研究 ——以《论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器翻译和中华典籍英译可接受性的大量研究发现,目前从译文读者的角度,针对中华典籍机器译文的可接受性量化评估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论语》文本特征出发,以可接受性理论为依托,并将读者纳入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评估模型中,提出了基于读者的可接受性评估模型,探讨了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对《论语》机器译文的可接受性及其差异。本文的可接受性是指读者基于原文和参考译文,对译文的形式和意义是否理解和是否接受,既考虑文本内的译文质量因素;又考虑文本外的读者因素。本文将《论语》译文读者分为外国读者和中国读者。外国读者为目的语读者,母语为英语,主要是来自孔子学院的学生、在华留学生和外教;中国读者为从事多年英汉翻译研究的多所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本文选取了刘殿爵的《论语》译本作为“参照译文”,让译文读者对机器译文分别从词汇、句法、语义、主旨和总体可接受度进行打分评价。以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访谈法为手段,调查了《论语》机器译文在外国读者和中国读者中的接受情况。接受测试者包括外国读者32名和中国读者37名。通过数据分析和文本比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深入且系统地探讨了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对机器翻译典籍译文的可接受性差异,以及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并在其分析的基础上,为机器翻译典籍研究和中华典籍文化的外译提供建议和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外国读者和中国读者对《论语》机器译文的可接受度为基本接受,中国读者对《论语》机器译文的整体可接受度比外国读者的整体可接受度更高。外国读者评价机器译文更关注词汇层面和语义层面;中国读者则更关注句法层面和主旨层面。(2)外国读者和中国读者的性别、汉语水平、《论语》阅读情况、机器翻译使用频率对机器译文总体接受度均没有显着差异,即说明二者的可接受度有一定的容错性。机器译文越容易“获得主旨,越符合”、“意义准确”这个翻译标准,中国读者对机器译文总体可接受程度则会越高。(3)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词汇、句法、语义和主旨四个评价因子与机器译文质量总体可接受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外国读者的词汇可接受度和语义可接受度会对机器译文总体可接受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句法可接受度和主旨可接受度并不会对机器译文总体可接受度产生影响。中国读者的句法可接受度和主旨可接受度会对机器译文总体可接受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词汇可接受度和语义可接受度并不会对机器译文总体可接受度产生影响。(4)中华典籍机器译文的可接受性评估模型有效。在外国读者中,这四个因素构成的评估模型可解释译文总体可接受度69.1%;而在中国读者中,这四个因素构成的评估模型可解释译文总体可接受度92.3%。这充分说明,将语义和主旨评价因子引入读者可接受性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意义。(5)《论语》的翻译不仅要注重形式对等,更要注重意义的对等。从机器译文质量评析来看,机器翻译在词汇和主旨层面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欠译和错译的问题。有些词汇译文在形式接近原文,但意义却存在较大的差别。虽然术语翻译较为准确,但与人工翻译对比,其意义还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个问题应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因为只有术语(尤其是文化术语)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文化意义才能正确地传达给读者,否则往往会引起文化的误读。机器翻译在句法和语义层面多存在漏译和错译问题,这是导致译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机器译文在句法层面多存在“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表达规范;语篇缺少连接词、修辞效果不佳、文学风格不足。这些不仅是读者不能接受的原因,也是机器译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6)以往的可接受性研究只停留在机器翻译典籍的文本类型和适用性的讨论上,未在文本比较层面深入和系统化的研究机器译文质量。本文基于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可接受度,对比人工译文,在词汇、句法、语义和主旨四个层面对机器译文进行了质量评析,并指出影响中华典籍机器译文的质量评析应重点关注两种情形:一是形式对等,意义不对等;二是形式不对等,意义不对等。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在鼓励大数据技术与典籍英译结合研究的同时,希望引发更多的学者对中华典籍与机器翻译关注与思考。

张燕生,王海峰,杨坤峰[6](2018)在《“一带一路”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对策和前景》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国际社会广泛响应,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中国大开放大开发,进而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经过4年来的不懈探索,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为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共商共建共享未来合作之道,应对管控,化解未来风险挑战,互利共赢,创新未来增长宏图,将把"一带一路"事业推上历史的新高地。

韩毅勇[7](2016)在《民主与民族:陈鼓应与台湾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以及国民党实行的政治集权、经济推进的政策,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到1970年代初,台湾经济、教育及社会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就,中产阶级阶层崛起。一部分受过国外或台湾本地良好教育的青年知识精英利用台湾当局领导人新老交替之际短暂的、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掀起“青年问政运动”,强烈呼吁进行政治改革,开启了战后台湾史上意义重大的七十年代的社会运动。陈鼓应是这些青年知识精英中的一员。陈鼓应是生于福建长汀客家地区的“外省人”,受到过台湾大学殷海光等思想家自由民主观念的熏染,自始至终参与了以自由民主为目标的七十年代的台湾社会运动。《大学杂志》的创办可谓七十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起点,表现为新生代知识精英的“青年问政运动”。陈鼓应在其中担任编委,参与发表过《给蒋经国先生的信》、《国是诤言》、《国是九论》等重头文章,与其他编委一起呼吁台湾当局进行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改革,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大学杂志》问政期间,钓鱼岛问题爆发,引起海外和台湾青年学生的保钓运动。陈鼓应和《大学杂志》知识人群体积极参与到爱国保钓舆论中,且在保钓中自觉将学运从对外扞卫领土的方向引导到向内追求自由民主的方向。陈鼓应以台湾大学教师的身份在校园内呼吁保障言论自由、发展民主生活、开放学生运动,反响极为热烈。不过,在学生运动中也引发“民族主义论战”,“统独”之争开始浮出水面。随着蒋经国接班大势确定,接班团队成形,当局遂恢复了对言论的控制,校园民主运动遭受打击。1973年“台大哲学系事件”的发生和《大学杂志》群体的分裂,宣告“青年问政运动”和校园的学生运动均以失败告终。然而,社会运动之火既已点燃,便很难真正扑灭。陈鼓应等追求政治革新的知识精英逐渐将视线从校园内转移到校园外,推动社会改革的方式也逐渐由言论的参与向行动的参与转变。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起了维护人权的运动。当时台湾仍处在戒严时期,人权运动的展开多为隐蔽的、分散的,有时需要配合国外的组织和个人来进行。70年代后期出现突破这种隐蔽、分散性的新型社会运动机会,这便是新一轮台湾地方选举的时间到了。从《大学杂志》集团分裂出来的张俊宏、许信良等本省人,从70年代中期开始,有意利用合法参选的时机,逐渐与基层民众结合,发展出公开的、较大规模的自由民主和政治抗议运动。陈鼓应等外省知识分子也参与到选举当中。虽然不同省籍的知识分子在民族认同上已经出现分歧,但他们在自由民主这一共同目标下暂时搁置了争议。正当这场公职选举运动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发生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的事件,蒋经国借此宣布选举延期举行、停止竞选活动,使运动戛然而止,遭受重挫。陈鼓应所全程参与的台湾七十年代社会运动,显示出多种意义。其一,从中可以看到台湾的民主转型不是蒋经国晚年一纸文书解除戒严那么简单,而是台湾中产阶级崛起后,社会精英一波一波逐层推进的反抗运动所积累的结果,当局最后的退让是情非得已的选择。其二,从中可以看到外省籍知识分子在台湾政治转型历程中的奋斗、牺牲和贡献,不像当代一些台独人士所宣称的民主是本省人对外省人的“翻身”,台独派以民主为名谋求去外省化、去中国化,是毫无根据的谬论。其三,从中可以看到,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民主与民族的关系,在不同情境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面向。1949年之前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的时期,社会民主运动常常表现为服从急迫的民族使命,民族压倒民主,这种情形在国民党退到台湾初期仍然延续,但到了七十年代,从中产阶级内生的民主运动,却能表现出求民主之同存统独之异的一面,这种特别年代里民主先于民族的现象所形成的反差,特别值得精细了解历史运动的学者观察。

李霄鹍[8](2015)在《美国传教士的中国形象(1830-1911)认知策略研究:一种跨文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中国形象(the American image of China)是当前中美双方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学界研究更多以当代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使得这个本该具有历史底蕴的问题欠缺了应有的历史性与文化性思考空间。回溯美国的中国形象发端源头,众多历史记忆的线索都指向了来华美国传教士这一群体。1830年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和雅裨理(David Abeel, 1804-1846)两位美国传教士登陆广州,自此揭开了传教士近距离接触、观察中国的历史大幕。他们成为继商人之后来华的第二个美国重要团体,伴随着此后一百多年不间断的在华传教活动开展,他们和商人、外交官一起构成了美国对华直接观察认知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着书立说、发行报刊,回国后巡回演讲,在对华关键问题上游说美国决策高层甚至总统本人,通过多种形式向美国各个阶层传递中国形象,成为影响美国中国观的“唯一适当或精确的来源”。从中美外交关系的开端、发展到走向成熟,都深深烙下了美国传教士认知中国的痕迹。因此,研究美国来华传教士认知中国形象的策略及其转变过程,可以为深入理解当今美国之中国形象形成原因提供坚实的基础。传教士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伴随着其来华传教这一跨文化活动而展开、发展和深入。传教士所代表的基督教文化与晚清中国儒家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虽然基督教新教在客观上是伴随着西方的商业和军事活动而强行进入中国的,但是从整体上看,传教士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经历了“挑战—调适—平衡”的过程,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在现代化转型之中努力适应外来文化冲击,两种异质文化最终呈现出相互适应的趋势。在这种总体适应趋势之下,传教士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本文对这种时代性转变的描述,包含对以下问题链的追问:传教士的认知策略是什么?认知策略和外在语境、内在心理图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跨文化的同情性、对话性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选用从社会交往图式透视心理认知变化的理论视角展开探讨,这是本文的新颖之处。具体而言:首先,将传教士还原到母体文化的语境之中,考察基督教文化赋予传教士的角色、为其设定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感知世界的情感特质。这些内在的心理图式深刻影响他们认知中国时所持有的基本态度、观察视野以及对好坏、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与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考察来华后传教士在角色、策略和情感和判断标准等方面所遭受的儒家文化的质疑和他们遭受的困境。中国人对传教士所代表的基督文化的反应模式成为传教士评价中国人的关键依据。通过这两方面的讨论,我们说明了传教士认知的中国形象与其特定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所处的文化情紧密相关,是他们对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这些差异所代表的文明发展趋势了解、认知和评判的结果。其次,将传教士的上述心理图式融入到贝利的文化适应模型之中,结合他们所经历的“挑战—调适—平衡”的过程转变,分析传教士所采用的认知策略。本文考察发现,基于传教士神学思想差异,来华美国传教士主要采用了“分离”和“整合”两种主要的文化适应和认知策略:一部分传教士强调保持与“本部”相似的角色和情感图式(身份),以“信仰取代”这种不宽容的态度对待中国本土信仰体系,与中国社会的正统价值和主流人群分离,而主要在社会下层群体中进行文化接触,表现出“分离型”文化适应与认知特征。相应地,他们更多地关注中国社会的贫苦、动荡、无知、守旧和落后等阴暗化一面,其认知的中国形象较为晦暗,但其中也包含中对下层民众的同情。另一部分传教士虽然也强调“本部”文化为其设定的角色,但是能够灵活调适,通过“以学辅教”、上层传教等策略与官员和士大夫阶层靠近并形成较好地交往,同时他们对中国儒家文化采取更为宽容的“文化改造”态度,承认儒家文化的合理性要素,又强调通过引入西方文明实现“补儒”,体现出“整合型”认知特征。相应地,他们更多地站在社会中心地带关注中国的改革进步,体察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其认知的中国形象具有进步、觉醒等积极色彩。但是,不论采用哪一类型的认知策略,传教士群体在根本上还是坚持基督文明优越地位,并不能从根本上承认中国文化的独立的主体性,也还不能意识到异文化存在对自身文化的积极价值,这是传教士认知的局限。最后,通过梳理传教士主要作品文本,发现在整个19世纪,在世界总体文明形态呈现西强东弱的情况下,“分离型”认知策略占据着主要地位,“整合型”认知策略属于潜流。这就造成了传教士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呈现出整体暗影中夹杂着局部光亮的特点。“分离型”认知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价值投射特点,这种特点与传教士的强烈的使命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传教士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往往伴随着权力关系而膨胀,这对美国中国观的形成、延续,直至今日仍然发生着重要影响。在跨文化交流之中,这种思维方式潜在具有排斥、消解和征服(取代)“他者”的立场,因而不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意义分享。而“整合型”认知思维则从权力关系内部形成了对它的解构。

张艳鑫[9](2013)在《中美四套中级综合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文化和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自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知识的教学近年来受到对外汉语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也直接体现在了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上。文化内容的教学逐渐成为教材编写的重点和难题,文化点的选择也还缺少像词汇、语法那样的教学大纲做参考依据。本文选取了中美各两套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为研究素材,用分类较为科学、实用性较强的文化大纲为依据,对四套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研究中美教材在文化内容的选择、编写方法和思路等方面的异同。本文研究发现,因为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中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在文化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美国教材在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的选取、编排和表述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曹莉[10](2012)在《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文化大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支撑,需要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体系的现代构建和民族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精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体育生活化进程的提速,人们对高品位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儒家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流,正在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不同种族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显然,将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基于儒家人文精神基础上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发现:①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比较细致,其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已涉及到体育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演艺业等各个方面,研究水平较高。但是,国外学者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研究领域较松散等突出问题,另外,技术与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多、战略层次的研究较为缺乏;②我国学者主要从体育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作用、内容、现状、对策及区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为对体育文化产业现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缺乏深度研究,对体育文化产业对策建议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和表面层次上,一般性议题较多而实证性研究偏少,缺乏战略层次的系统研究。目前,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领域与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到儒家人文精神与政治、管理、音乐、和谐社会、宗教、教育和市场经济等多个方面,尚未发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未检索到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此,我们提出了《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明显的原创性。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探索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中外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和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入手,系统地探讨儒家人文精神为什么要融入体育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以及怎样融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战略构想,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的布局、品牌的打造、资源的配置、风险的控制、市场的营销、国际化的传播、人才的管理和培养等战略性问题,从而建立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方法体系和模式结构;在对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融入的儒家人文精神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和基于儒家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为例,对体育文化产业的系统开发进行了应用性举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以体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经营体育文化的符号性商品为主体,以满足消费者体育文化娱乐需求为目标,借助现代管理手段,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过程中的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体育文化符号价值是体育文化产品的核心和主体,现代的组织管理体系是提升体育文化附加值的保障,体育文化符号的外向化则是体育文化产业化的灵魂与核心。体育文化产业实质是通过体育对文化符号的创造和加工,获得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以提升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附加值。2、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3、儒家人文精神是指由孔子创立,经过弟子和后学的传播与阐扬而形成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这些理念历经2500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百年的冲刷洗礼,其“三纲五常”、封建等级思想被逐渐淘汰,而其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谐尚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见利思义”、“道德自律”等人文精神正跨出本土,走向世界,为世界范围的人文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智慧。4、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生,服务于人生的健康、愉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尊严、追求和自由。所以,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终极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为了人的更加道德化、更加人性化服务。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事业所崇尚的价值追求相近,两者的融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5、将儒家人文精神元素融入体育产业产品开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既可为世界各国提供有形的蕴含儒家文化精神的产品,以满足国际社会当下对儒家文化教育日益强烈的现实需求,又可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表明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核心价值,以实现产业繁荣和弘扬儒家人文精神为目标,立足儒家人文精神加速产业推广和普及,以儒家人文精神提升产业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产业。7、从儒家人文精神的视角规划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将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国与外国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礼与法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树立以仁务本,构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以义取利,提升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以礼经营,优化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以智明理,培育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信立业,规范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等具体战略目标。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儒家的“仁道”和“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8、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以儒家的“仁道”为指导思想,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开发原则,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开发路径实施综合开发。9、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布局策略主要有:(1)弘扬儒家“天人合一”人文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观;(2)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促进体育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3)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布局的产业关联度,建立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布局的协调服务机制;(4)依托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特色,促进体育文化产业链集群布局创新。10、市场是体育文化产业的基点,营销行为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逐“利”的营销活动中,弘扬儒家“利者,义之和也”的财富观,树立“义以为上”的指导思想,坚持“信以导利”的道德操守,遵循“见利思义”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体育文化产业价值的有效途径。11、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主要通过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条途径来实现。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秉承儒家“天下为公”的精神和理念,既可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合理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创造性。12、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是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失去应有收益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风险主体为避免产业风险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法。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儒家“中庸”、“尚中”的辩证法,“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执两用中”的控制方法,为产业风险控制提供了有益的价值资源。13、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首先要汲取儒家诚信思想精华,改造儒家传统诚信观,丰富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诚信内涵;其次要培植体育文化主体企业的诚信品牌;再次要构建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现代信用体系;最后要建立体育文化产业诚信品牌的评价体系。14、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所追求的“相争与相融”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模式,需要在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创新发展。可通过健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结构机制,推动体育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升级,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体育文化产业关联度,形成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带等策略实现。15、在“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夯实国内市场基础,塑造体育文化产业出口品牌;扩大国际目标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扶持成立国际中介机构,健全涉外文化产业促进组织;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区域政策,形成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扶持机制等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路径。16、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充分挖掘儒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谐尚中”、“见利思义”、“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为奥运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持,本研究梳理的这些经典案例,可作为遗产,加以保护。17、本研究设计的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举例和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举例可为塑造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保护、传承、传播儒家人文精神,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崭新思路。

二、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情怀”与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的内涵与特点
    (一)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的定义
    (二)中国情怀是多语种人才的民族文化基因
    (三)多语种人才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二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外语院校的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二)人文通识教育的深入和延展
    (三)线上外语教学的发展新趋势
    (四)高校课程思政的课程链建设与社会服务
    (五)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广泛展开
三新时代多语种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代多语种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1. 政策环境推动培养创新
        2. 技术与社会环境供给培养平台
    (二)新时代多语种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结语

(3)中土文化互通共融——从《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读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中土文化互通共融
    (一)核心价值观相同相似
    (二)寓言谚语互相印证
    (三)相同行为相似文化
    (四)相同或相似习俗
表达手法值得学习
    (一)以寓言等诠释价值观
    (二)以历史诠释文化
    (三)以实践诠释爱民

(4)“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对长沙城市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的应运而生及媒介定位
    第一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的应运而生
        一、抖音短视频赋能城市形象建构
        二、城市竞争加剧下城市形象备受关注
        三、受众信息接收和消费习惯的转变
    第二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的媒介定位
        一、城市外宣与信息发布的功能定位
        二、社会民生为主的内容定位
        三、湖南用户为中心的受众定位
第二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下的长沙城市形象
    第一节 长沙城市形象的建构形式
        一、视频来源多为原创
        二、视频呈现形式以现场实拍为主
        三、视频议题丰富多彩
        四、视频态度积极正面
        五、视频地域聚焦长沙市内
    第二节 长沙城市形象的具体呈现
        一、政府形象:亲民实干、服务高效
        二、经济形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三、文化形象:内蕴深厚、多元繁荣
        四、环境形象:时尚大气、生态宜居
        五、市民形象:爱岗敬业、乐于助人
第三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城市形象建构的策略
    第一节 多元符号立体呈现城市特色
        一、城市音乐渲染共同情感
        二、地方美食展现城市生活
        三、建筑景观透视城市风采
        四、人物符号折射城市性格
    第二节 精妙叙事记录城市风情
        一、内外交叉的叙事视角
        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
        三、妙趣横生的叙事风格
    第三节 多样视听突显城市魅力
        一、镜头画面的灵活多样
        二、解说性字幕的巧妙运用
        三、声音与画面的完美契合
第四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与建议
    第一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
        一、城市形象议题设置失衡
        二、缺乏互动性与反馈
        三、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第二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城市形象的建议
        一、更新建构原则兼顾集中平衡
        二、探索多样互动增强用户粘性
        三、进行媒介联动拓宽传播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华典籍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调查研究 ——以《论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机器翻译的可接受性研究
    2.2 典籍英译的可接受性研究
    2.3 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可接受性理论
        3.1.1 国内外学者对可接受性的研究
        3.1.2 本文的可接受性的界定
    3.2 基于读者的机器译文可接受性评估模型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4.1 读者对象
    4.2 研究工具
        4.2.1 语料
        4.2.2 机器翻译系统
    4.3 研究方法与过程
第五章 《论语》机器译文的读者可接受度调查
    5.1 可接受性视角下的《论语》英译文读者水平调查
    5.2 《论语》英译机器译文的读者可接受度调查
        5.2.1 词汇层面
        5.2.2 句法层面
        5.2.3 语义层面
        5.2.4 主旨层面
        5.2.5 译文的总体可接受度
    5.3 读者可接受度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假设检验
        5.3.1 验证假设1:相关分析
        5.3.2 读者接受水平结构变量方差分析
        5.3.3 检验假设2:分层回归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读者可接受度的《论语》机器译文质量评析
    6.1 《论语》机器译文与人工译文对比分析
        6.1.1 词汇层面
        6.1.2 句法层面
        6.1.3 语义层面
        6.1.4 主旨层面
    6.2 基于读者可接受度的《论语》机器译文质量评析
    6.3 对机器翻译典籍的可接受性评估框架的修正
    6.4 提高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对策和建议
        6.4.1 译后编辑
        6.4.2 语料库构建
        6.4.3 机器翻译质量测评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7)民主与民族:陈鼓应与台湾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宗旨与史料来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70年代的台湾社会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教育的发展普及
三、社会结构的转变
四、1970年代台湾的政治困境
五、社会精英的重新活跃 第二章 陈鼓应的教育养成及学思历程
一、客家精神的熏陶的少年时代
二、大学时代的思想启蒙
三、师从方东美与殷海光 第三章 《大学杂志》与台湾社会运动的启动
一、台湾青年知识精英的聚集
    (一) 第一次社会青年人士座谈会
    (二) 两次座谈会建言要点
二、《大学杂志》的改组
    (一) 座谈会如何促成《大学杂志》之改组
    (二) 1971年改组前的《大学杂志》
    (三) 《大学杂志》的改组
三、陈鼓应与《大学杂志》大联合时期的议政
    (一) “无害的初创期”
    (二) 大联合时期的书生论政 第四章 陈鼓应与台湾的学生运动(上)
一、校园民主抗争的滥觞:台大“保钓运动”的兴起
    (一) 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
    (二) 海外“保钓运动”的兴起
    (三) 《大学杂志》与“保钓”
    (四) 台大的“保钓运动”
二、陈鼓应与保钓运动的转向
三、“小市民心声事件”
    (一) 《中央日报》发表“一个小市民的心声”
    (二) 《大学杂志》对“市民心声”的回应
    (三) “小市民心声事件”的影响 第五章 陈鼓应与台湾的学生运动(下)
一、民族主义座谈会
    (一) 海外留美华人民族热情的高涨
    (二) 民族主义座谈会的召开
二、民族主义论战
    (一) 民族主义座谈会背后的玄机
    (二) 针锋相对的论战
三、陈鼓应与台大哲学系事件
    (一) “职业学生”事件
    (二) 台大师生抓捕、约谈事件
    (三) 台大哲学系事件与《大学杂志》集团的分裂 第六章 陈鼓应与台湾人权运动
一、台湾戒严时期的人权状况
二、1970年代台湾的人权救援工作
三、陈鼓应对台湾人权运动的参与 第七章 陈鼓应与“党外”选举运动
一、台湾的“民主假期”
二、“党外”势力的凝聚
    (一) “党外”势力的崛起
    (二) “党外”选举运动的铺开
三、选举运动中的陈鼓应
    (一) 陈鼓应参选的原因
    (二) 突然降临的“延期选举” 结语
一、1970年代台湾的社会运动的升级及陈鼓应的角色
二、197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中的民主与民族
三、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8)美国传教士的中国形象(1830-1911)认知策略研究:一种跨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形象认知的问题与方法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传教士是美国中国观的重要知识来源
        1.1.2 传教士对美国中国观的影响力
        1.1.3 本文研究的问题
    1.2 相关研究回顾
    1.3 理论与方法
        1.3.1 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1.3.2 相关理论依据
        1.3.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 “本部-禾场”:语境与传教士认知图式冲突
    2.1 “本部”语境与传教士认知图式设定
        2.1.1 被召唤的“拓荒者”:传教士的角色图式
        2.1.2 布道与社会改革活动双管齐下:传教士的策略图式
        2.1.3 复杂情感的交织:传教士的情感图式
    2.2 “禾场”语境与传教士认知图式的冲突
        2.2.1 “冲突”与“焦虑”:“禾场”中跨文化语境总体特点
        2.2.2 动机与效果的二律背反:“禾场”语境与角色图式冲突
        2.2.3 “洋鬼子”与边缘化:“禾场”的质疑、反抗与困境
3 “分离”与“整合”:跨文化语境下的认知策略
    3.1 神学思想差异与认知图式
    3.2 “孔子或耶稣”与下层传教:“分离型”认知策略
        3.2.1 “孔子或耶稣”:在强化自我中与中国主流价值分离
        3.2.2 “自下而上”:专注下层传教与中国主流人群分离
        3.2.3 “分离型”认知策略特点概括
    3.3 “孔子加耶稣”与上层传教:“整合型”认知策略
        3.3.1 从“实用知识”到“西学东渐”:知识路线与情境图式的整合
        3.3.2 “以学辅教”与上层传教:在策略图式调适中向社会中心整合
        3.3.3 从“福音战士”到“改宗”:在角色图式整合中获取平衡
        3.3.4 “整合型”认知策略特点概括
4 “暗影”与“光亮”:传教士着作里的中国人形象
    4.1 低劣“异教徒”:“分离型”认知在作品中的呈现
        4.1.1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低劣“异教徒”形象
        4.1.2 明恩溥作品对“异教徒”形象的呈现
    4.2 “觉醒的中国人”:“整合型”认知对“异教徒”的解构
        4.2.1 “最文明的异教徒”:来自卫三畏作品的解构
        4.2.2 “中国觉醒”:来自倪维思和丁韪良作品的解构
    4.3 “缺席者”的竞争:对中西文明关系的反思
5 结论与讨论:如何解构传教士的中国形象认知?
    5.1 传教士认知中国形象的历史性
    5.2 传教士认知中国形象的时代性
    5.3 传教士认知中的符指关系问题
    5.4 传教士认知与文化间的对话与非对话状态
参考书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9)中美四套中级综合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设计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概况研究
    2.2 对外汉语教材的相关文化研究
第三章 四套教材文化点的定量分析
    3.1 文化点统计与归类情况的说明
    3.2 教材容量及模块统计
    3.3 文化点总数量对比
    3.4 文化点出现位置对比
    3.5 文化点呈现方式对比
    3.6 文化点分布情况考察
第四章 对四套教材中同一文化话题的分析
    4.1 四套教材中有关“教育”文化点的统计
    4.2 四套教材中有关“历史”这一主题的文化内容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二) 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体育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路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路径
第一章 体育文化产业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体育文化概念的内涵
        二、 文化产业概念的再审视
        (一) 国外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二) 国内相关文化产业概念
        三、 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四、 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体育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一、 体育产业的内容与分类
        二、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和分类
        (一) 体育文化产业内涵
        (二) 体育文化产业分类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 体育文化产业的规模较小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较弱
        三、 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四、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五、 体育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六、 体育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力度不足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中介薄弱
        八、 体育文化产业政策不健全
        九、 体育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善
        十、 体育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缺乏智力支撑
        十一、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中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
    第四节 国外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一、 完善的市场体系
        二、 发达的体育竞赛表演业
        三、 成熟的大众体育健身娱乐业
        四、 健全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竞赛体系
        五、 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六、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七、 规范的体育传媒业
        八、 合理的竞赛联盟体制
        九、 体育产业市场国际化
第二章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第一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势因素分析
        一、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出的顽强生命延续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泉
        二、 我国 56 个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三、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鲜明的主体凝聚力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牌塑造保障
        四、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东方哲学思想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 我国日益增多的现代体育活动为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 我国现代体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的发展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 蓬勃开展的群体体育活动拓展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
    第二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劣势因素分析
        一、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尚未广受社会认同
        二、 管理部门专门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三、 优势体育文化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四、 行业缺乏打造彰显自我的国际品牌意识
        五、 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
        六、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萎缩
        七、 体育文化产业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
    第三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机会因素分析
        一、 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竞争加快使人们体育消费观发生转变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国家政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 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四、 华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借鉴
        五、 体育管理与行业层面上的不断重视与发展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六、 我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广泛推广打开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的大门
    第四节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威胁因素分析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的衰落
        二、 文化挖掘保护力度的缺乏
        三、 经营活动中的诚信危机
        四、 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发和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五、 体育市场规模性发展不足、消费人群定位欠准确
    第五节 SWOT 下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明确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规范体育文化产业市场
        二、 积极整合我国体育文化优势资源,走民族化道路,树立体育文化产业特色
        三、 在体育文化产品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模式
        四、 建立完善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五、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
        六、 加强区域帮扶合作,构建地区互补发展
        七、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积极保护
第三章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儒家人文精神述要
        一、 儒家人文精神的涵义
        二、 孔子与儒家人文精神
        (一) 对“人”的本质规定
        (二) “克己复礼为仁”
        (三) “为仁由己”与“修己安人”
        (四) 对传统天命观的继承与修正
        (五) 和谐尚中的思想
        三、 孔子身后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拓展丰富
        (一) 孟子对早期儒家人文精神的丰富
        (二) 荀子对儒家人学思想的拓展
        (三) 董仲舒对儒家人文精神的提升
        (四) 儒家人文精神的流变——三教融合,以儒为主
        (五) 儒家人文精神的复兴与高涨——宋明理学
        (六) 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转型
    第二节 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 促进社会和谐
        (一) 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下价值
        (二)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 重塑社会道德
        三、 培养理想人格
        四、 激励爱国热情
        五、 加强民族团结
    第三节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提供传统文化元素
        (二) 儒家人文精神与体育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三) 儒家人文精神可为体育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方法论的支持
        二、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儒家人文精神现代化的影响
        (一) 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普及提供了平台
        (三)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为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形的传播产品
第四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位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一) 以仁务本,构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文化
        (二) 以义取利,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感
        (三) 以礼经营,优化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
        (四) 以智明理,培育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
        (五) 以信立业,规范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
    第二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 传统与现代结合
        二、 中国与外国结合
        三、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
        四、 礼与法结合
    第三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础(资源)
        一、 基础资源分析
        (一) 文化资源分析
        (二) 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分析
        (三) 文化产业资源分析
        二、 基础劣势分析
        三、 政策保障资源分析
        (一)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
        (二) 扩大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三) 完善管理机制,搭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四)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节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 以儒家“和而不同”精神为指导,实施创新战略
        二、 以儒家人文精神为元素,实施品牌特色战略
        三、 以儒家“协和万邦”精神为主导,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精神为指导,实施人才聚集战略
第五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以儒家的“仁道”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一、 基于儒家“仁者爱人”、“人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管理思想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管理
        二、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布局
        (一)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
        (二) 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哲学特质
        (三) 基于儒家“天人合一”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 基于儒家“爱国敬业”、“自强不息”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一) 儒家人文精神中的人才观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第二节 以儒家的“厚德”思想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原则
        一、 基于儒家“义利观”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营销策略
        (一)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文化背景
        (二) “利者,义之和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财富观
        (三) “信以导利”——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
        (四) “见利思义”——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市场营销行为的经营之道
        二、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
        (一) 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释义
        (二) 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透视与省思
        (三) 基于儒家“天下为公”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三、 基于儒家“中庸”、“和谐”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机制
        (一) 儒家文化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解读
        (二)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精神源泉
        (三) 儒家“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
        (四) 儒家“致中和”的理想境界是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风险控制的终极目标
    第三节 以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开发路径
        一、 基于儒家“经世致用”理念的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
        (一) 儒家“经世致用”人文精神的发展脉络
        (二) “经世致用”思想的一般特点
        (三) 我国体育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的价值取向——“经世致用”价值观
        (四) 儒家“经世致用”精神在开发设计体育文化产品中的指导策略
        二、 基于儒家“诚信”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塑造
        (一) 儒家“诚信”内涵的原初表述
        (二) 儒家诚信思想的主要观点
        (三) 体育文化产业打造“诚信”品牌的时代价值
        (四) 儒家诚信精神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中的转化策略
        三、 基于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非均衡发展
        (一)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内涵
        (二) 儒家“和而不同”精神的现代意义
        (三) 儒家“和而不同”人文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非均衡创新发展的对策
        四、 基于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视域
        (一)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的内涵
        (二) 儒家“协和万邦”精神关照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第六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第一节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一、 案例一: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一) “三大理念”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及其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
        (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基于“三大理念”的市场开发
        二、 案例二:灵动的五环,幻化的太极——北京申奥标志的儒家人文精神理念
        三、 案例三:喜迎宾朋祈福天下——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儒家人文精神元素
        四、 案例四:中西合璧,金玉满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蕴含的儒家人文精神
        五、 案例五:飞来祥云一抹,播撒和谐几多——北京奥运火炬的儒家人文追求
        六、 案例六:“中石化进来了,中石油不干了”——国企在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中彰显了儒家“重公益而抑私利”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节 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一、 案例一:能动创造精神成就市场开发三大创新
        二、 案例二:义利并重造就齐鲁企业风采
        三、 案例三:全运特许商品主打“文化牌”
        四、 案例四:形象标识彰显齐鲁文化内涵
        (一) 会徽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二) 吉祥物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三) 奖牌设计中的齐鲁文化元素
第七章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与设计举例
    第一节 背景与启示
        一、 体育文化产业与儒家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背景分析
        二、 儒家人文精神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启示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产业
    第二节 开发与设计的具体举例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的开发与设计举例
        (一)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初衷
        (二)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愿景
        (三)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 SWOT 分析
        (四)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开发的内容和路径
        二、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与设计举例
        (一) 开发的初衷
        (二) 开发的愿景
        (三) 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特色体育文化产品开发的 SWOT 分析
        (四) 开发内容与路径
        (五) 实施方案及运行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情怀”与新时代中国多语种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 赵阳. 新丝路学刊, 2021(02)
  • [2]《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栏目的叙事策略研究[D]. 王雨菲. 湖北大学, 2021
  • [3]中土文化互通共融——从《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读到的[J]. 刘贵洲,胡红民,王昕,刘芷溪. 中国投资(中英文), 2021(Z1)
  • [4]“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对长沙城市形象建构研究[D]. 李倩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华典籍机器译文可接受性的调查研究 ——以《论语》为例[D]. 刘雨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一带一路”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对策和前景[A]. 张燕生,王海峰,杨坤峰. 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7~2018), 2018
  • [7]民主与民族:陈鼓应与台湾1970年代的社会运动研究[D]. 韩毅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美国传教士的中国形象(1830-1911)认知策略研究:一种跨文化视角[D]. 李霄鹍. 武汉大学, 2015(03)
  • [9]中美四套中级综合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对比分析[D]. 张艳鑫. 中山大学, 2013(12)
  • [10]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有远道而来的朋友真好——跨国石油公司登陆中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