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理论部分,分为5章,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的内容是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给出相关评述。第二章在剖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点的测度阈值模型体系,并详细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之源。第三章提出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源、政策环境是影响新经济增长点生成的四大类因素,深刻剖析了它们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第四章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研究,给出选择图谱的结构与类型、设计程序和作用。第五章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流程设计,通过准备、开始、选择和评价四个阶段,最终确定了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图。第二篇以吉林省工业为研究对象,验证本文所取得的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篇共分四章,第六章在工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序和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势头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通过对重点行业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前景、资源和政策环境分析,得到了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布局。第七章分析和论证了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第八章提出了吉林省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和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论文目录

  • 前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篇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1.1.1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1.1.2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1.1.3 科学发展观理论
  • 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2 国内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1 关于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研究
  • 1.4.2 关于经济增长点的基本属性研究
  • 1.4.3 关于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标准研究
  • 1.4.4 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评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经济增长点及其形成之源
  •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 2.1.1 经济增长
  • 2.1.2 经济发展
  •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相关性
  • 2.2 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 2.2.1 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界定
  • 2.2.2 新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界定
  • 2.3 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模型体系
  • 2.3.1 测度阈值及其作用
  • 2.3.2 确定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的原则
  • 2.3.3 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模型体系
  • 2.4 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的可行性研究
  • 2.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2.4.3 物资保证可行性分析
  • 2.4.4 生产可行性分析
  • 2.5 新经济增长点形成之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经济增长点生成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3.1 市场需求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1.1 市场需求的基本含义
  • 3.1.2 市场需求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1.3 需要注意的问题
  • 3.1.4 市场需求作用的数学解释
  • 3.1.5 市场需求预测
  • 3.2 技术创新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作用机理
  • 3.2.1 技术创新的内容
  • 3.2.2 技术创新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3 资源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3.1 资源的内容
  • 3.3.2 资源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3.3 资源支撑度的分析与评价
  • 3.4 政策环境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4.1 政策环境的内涵
  • 3.4.2 政策环境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5 四类因素交互作用结构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研究
  • 4.1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的结构与类型
  • 4.2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设计程序
  • 4.3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设计
  • 5.1 准备阶段
  • 5.2 开始阶段
  • 5.3 选择阶段
  • 5.4 评价阶段
  • 5.5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开发新经济增长点实证研究
  • 第六章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布局研究
  • 6.1 工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序
  • 6.1.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模型
  • 6.1.2 各行业综合实力的测算及排序
  • 6.2 生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选择
  • 6.2.1 重点行业选择依据
  • 6.2.2 重点行业的确定
  • 6.3 重点行业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 6.3.1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结果
  • 6.3.2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评价与分类
  • 6.4 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前景分析
  • 6.4.1 重点行业科技创新成果统计
  • 6.4.2 按科技创新成果对重点行业分类
  • 6.5 资源与政策环境分析
  • 6.5.1 吉林省资源禀赋分析
  • 6.5.2 按资源禀赋对重点行业分类
  • 6.5.3 吉林省政策环境分析
  • 6.5.4 按政策环境对重点行业分类
  • 6.6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布局
  • 6.6.1 吉林省工业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
  • 6.6.2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布局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分析
  • 7.1 国内外柴油轿车发展现状分析
  • 7.2 柴油轿车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分析
  • 7.2.1 柴油轿车市场需求预测
  • 7.2.2 柴油轿车生产技术分析
  • 7.2.3 资源禀赋分析
  • 7.2.4 政策环境分析
  • 7.2.5 柴油轿车生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
  • 7.3 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测度阈值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 8.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热点
  • 8.2 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新经济增长点的科技含量
  • 8.3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
  • 8.4 加快转换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8.5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表1 吉林省制造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统计数据
  • 附表2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经济分析指标
  • 附录1 综合实力的测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2 市场需求预测模型及其检验评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庆市新经济增长点选择与培育路径研究——以巴南区为例[J]. 商业经济 2018(04)
    • [2].培植江苏文化产业新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13)
    • [3].松江区新经济增长点研究——兼论新经济增长点培育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协同治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4].新常态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因与模式——以江苏为例[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的有效路径探讨[J]. 山西农经 2016(07)
    • [6].资源型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与培育——以攀枝花为例[J]. 商业故事 2019(07)
    • [7].哈尔滨市新经济增长点选择与培育路径研究[J]. 商业经济 2019(01)
    • [8].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与培育——以攀枝花为例[J]. 当代经济 2019(01)
    • [9].新常态 新增长点 新引擎——江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探索[J]. 中国统计 2015(02)
    • [10].文化产业发展管理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管理世界 2016(04)
    • [11].关于新经济增长点的学术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5)
    • [12].江苏文化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对策[J]. 大众文艺 2018(16)
    • [13].新经济增长点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路径探究[J]. 经济师 2018(11)
    • [14].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系统要素协同性特征研究[J]. 市场论坛 2010(09)
    • [15].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以浙江丽水市为例[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3)
    • [16].声音 关注 数字[J]. 财政监督 2009(19)
    • [17].经济新常态下教育精准扶贫与新经济增长点培育——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J].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 2019(01)
    • [18].金桥:You do,you change![J]. 浦东开发 2011(11)
    • [19].关于新经济增长点的学术探讨和分析——以攀枝花市为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8)
    • [20].五象新区建文化产业城 南宁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1(06)
    • [21].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06)
    • [22].医院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研究[J]. 会计师 2015(18)
    • [23].从需求驱动看中国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J]. 国际贸易 2009(05)
    • [24].新能源产业热的冷思考[J]. 中国市场 2009(33)
    • [25].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J]. 新经济导刊 2010(01)
    • [26].浅析望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10)
    • [27].成功转型的三个样本[J]. 新晋商 2010(12)
    • [28].民间投资新政——开启乡镇企业黄金期[J]. 证券导刊 2010(18)
    • [29].观点[J]. 证券导刊 2011(30)
    • [30].全球经济:复苏路上有隐忧[J]. 今日中国论坛 2014(Z1)

    标签:;  ;  ;  ;  ;  ;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