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探析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探析

论文摘要

以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后工业文明为基础,全球正进入一个高度交往的社会。多元共生主体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构成当代全球化的主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就成为研究当代全球主题、全球问题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理论。当代哲学的主题正在发生重大转换,单一的“主体—客体”问题已进展到“主体—客体”与“主体际”双重关系问题。主体际问题必须用交往实践观作出回答,主体际思维又成为后现代思潮,也必须用交往实践观来超越和扬弃。受全球多元文化与思潮对话机制的影响,交往实践观将会深刻、准确地反思当代多元存在的交往结构,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脉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理论范式。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之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而交往实践观是将交往实践作为理解世界历史即全球化的本性、基础和主线的哲学观点,本质上是一种世界历史观。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总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是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总之,当今世界总体形势正朝着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前所预言的大方向运动,以世界共同市场为基础的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共同体”正在形成与发展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当代全球化趋势、当代全球化时代问题提供科学的解释范式,既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对时代潮流的顺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孕育
  • 1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孕育之作
  •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奠基之作
  •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确立
  • 1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天才大纲”
  •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确立之作
  •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拓展
  • 1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深化之作
  •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拓展之作
  •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后现代主体性哲学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困境
  • 1 主体性的意义
  • 2 “主体性困境”
  •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对“主体性困境”的超越
  • 1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对“主体性困境”的超越
  •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当代社会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
  • 1 “资本全球化时代”向“当代全球化时代”的转变
  •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当代全球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和谐社会
  • 1 和谐社会:自然、社会与人发展的和谐统一
  • 2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差异教育的实践观[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9)
    • [2].论意义概念的规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角度考察[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01)
    • [3].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J]. 长江丛刊 2017(15)
    • [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探索[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7)
    • [5].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理论意义[J]. 青春岁月 2017(17)
    • [6].树立正确的劳动实践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2)
    • [7].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的费尔巴哈感性人本主义实践观[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青年毛泽东社会实践观的主要内容[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9].岩佐茂的生活逻辑特质及其环境实践观[J]. 学术论坛 2020(03)
    • [10].论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核心意蕴[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7)
    • [11].重温经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J]. 临沂大学学报 2019(02)
    • [1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解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13].浅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J]. 新丝路(下旬) 2016(12)
    • [14].浅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群众实践观在我国的创新与发展[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06)
    • [15].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2)
    • [16].刍议实践观视角下艺术设计的本质[J]. 明日风尚 2020(01)
    • [17].交往实践观的现实维度[J]. 党史文苑 2010(02)
    • [18].试论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历史发展[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19].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黑龙江史志 2008(10)
    • [20].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7)
    • [21].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及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合一”[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22].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的实践观理论——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视角下[J]. 知识文库 2019(14)
    • [2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探究[J]. 明日风尚 2018(19)
    • [24].交往实践观与文化创意产业[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0(01)
    • [25].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26].论马克思的和谐实践观[J]. 理论学刊 2011(01)
    • [27].论实践观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9)
    • [28].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16)
    • [29].多重实践观视野下实践教学的重构[J]. 学术界 2015(09)
    • [30].习近平的学习实践观及其理论创新[J]. 求索 2015(04)

    标签:;  ;  ;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