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

啦啦操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

张丹大连外国语学院116044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统计法,针对近几年的比赛情况看辽宁省各高校啦啦操队的规模和比赛水平,得出该项目适合在高校、中学推广和普及,同时指出开展啦啦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啦啦操现状高校

一、啦啦操的起源

啦啦操运动译自英语cheerleading,其中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舞蹈动作和技能技巧展示出来,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以2013年6月“全国啦啦操联赛沈阳站”比赛参赛队及参赛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参赛队员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6份,回收率95.3%。对参赛队的教练员及部分专家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参赛队伍的基本情况分析。报名参加“中国啦啦操联赛”沈阳站比赛赛的共有60支代表队,1004人。

2.队员的基本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只有体育院校的啦啦队是由竞技健美操出身的队员组成的,他们大多数受过健美操专业训练。而其它高校只有个别队员受过健美操专业训练,大部分队员是通过上体育课或者在校内体育俱乐部中选拔产生的。其中很多同学在上大学前未曾接触过啦啦操。因此,应加强啦啦队队员的早期选拔与培养,有条件的地方,应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向中小学生灌输相关知识。

3.教练员情况。通过对2013年我省啦啦操比赛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高校啦啦队教练员65.4%的为健美操专业的教师,此外还有从艺术体操、体操和武术、田径、球类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的。参赛队的教练员只在大赛通知出来后参加集体培训,30.8%的教练员第一次带队比赛,53.7%的教练员有两次带队经验,带队3次的教练员只有27%。啦啦操作为一项新的体育运动,有自己的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表现形式要求。它要求教练员不仅要了解啦啦操的发展情况,而且更应具备多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啦啦队训练的能力,而这些正是目前我省啦啦队教练员所欠缺的。

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规则的制定应该更加全面。通过对参赛的教练和队员的调查发现有72.9%的人对本届啦啦操比赛的规则表示质疑。原因在于本届啦啦操比赛不分竞技和舞蹈类,对动作和队形要求的尺度不尽相同,裁判中出现健美操、啦啦操、街舞的混合裁判组,因而在裁判评分上面出现了尺度不一的现象。就以上问题裁判长表示,在啦啦操初级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吸引广大学生和教练员参与比赛,因此规则不要求太强,风格不受限制。但是随着我省啦啦操普及的发展,比赛分组、评分规则的制定应该更加量化、科学化、细致化。

2.教练与队员应该更专业化。省里比赛的层次在操化的编排方面、队员的表现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重视度不够,更应该在中小学初级阶段针对啦啦操基本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加强,加大教练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3.啦啦操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不平衡,啦啦操在经济发达地区能蓬勃发展,而在经济滞后的区域师资缺乏、场地器材局限,如何促进其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广东、广西、四川这些地方较多,而其它省份较少,像宁夏、云南、西藏、山西、内蒙古、吉林、安徽、海南、青海等地区都为未发展啦啦操类运动的地区。

五、结论与建议

1.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啦啦操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人们认识和欣赏啦啦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啦啦操能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啦啦操在我国是个“外来品”,大多数人尤其是偏远的地区,人们还不是十分了解,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来作好啦啦操宣传工作,让广大年轻人从电视媒体中感受感知啦啦操这项运动的快乐,尽快争取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2.将啦啦操项目逐步引向学校体育课程中。啦啦操是一项集健身娱乐、艺术表演于一体的新兴运动项目,从一开始它就以一种健康向上、活力四射、团结合作的面貌示人,长期以来,它在全面提高高校学生身心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啦啦操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体现青春活力,并且可以增加学生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荣誉感、陶冶情操和调节心理,因而有必要将啦啦操项目逐步引进中小学的体育课堂。

3.扩大内需,增加成员,形成梯队。中国啦啦操若想长远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有人才交流,啦啦操运动人才市场,对啦啦操运动进行推广。激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技术技能信息收集方面不懈努力,从而加速啦啦操运动的长远发展。这也会带动这方面的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惠娟对我国啦啦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5)。

[2]马鸿韬啦啦操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丽娟论我国开展竞技啦啦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

标签:;  ;  ;  

啦啦操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