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机理与对策 ——以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为案例的研究

绩效审计机理与对策 ——以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为案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政府绩效审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占近年国家审计署审计工作量的50%以上。我国绩效审计发展和起步较晚,加之我国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的客观条件对绩效审计作用的发挥产生关键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政府审计长期以来进行的是财务审计,思维的惯性直接影响着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的实施,尤其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对绩效审计机理的研究,这恰恰影响了绩效审计各环节的协调和作用发挥,也妨碍政府绩效审计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绩效审计机理为研究对象,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的实证研究,从行为学的角度对绩效审计各要素之间作用、协调以及对绩效审计结果的影响等机理进行研究,期望通过构建绩效审计操作模型来保证绩效审计的收益最大化。从理论上对绩效审计机理进行梳理、分析和设计,从实践上提出符合我国绩效审计工作实际的建议和对策以供指导和借鉴。从经济学角度对绩效审计机理进行了评析,得出在现有的审计体制条件下,要想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通过把握绩效审计的运行规律,并根据规律规范绩效审计的操作是一个可行的解决对策;进而提出了“结果要素、行为要素和标准要素”是构成绩效审计机理的三大要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绩效审计机理的内外部因素,并指出绩效审计结果要素是绩效审计机理的核心要素。同时,根据前景理论对审计人员在对绩效审计风险决策时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绩效审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选择是更趋向于绩效审计质量还是绩效审计风险的结论。以经济学的“程序理性”为基础,引入风险因素在操作层面上建立了绩效审计机理的“决策-风险-收益”模型。同时对绩效审计机理的“决策-风险-收益”模型的设计原理进行了说明,阐明了“决策-风险-收益”模型设计的重要依据,解析了模型要素之间的内存关系,并阐述了“决策-风险-收益”模型的框架与操作流程。对我国绩效审计的执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绩效审计项目的战略性计划和阶段性计划在不同期间和不同职能空间上协调一致的总体思路,并在合理安排和使用绩效审计资源上,结合绩效审计实际对如何完善绩效审计执行、控制和合理调整绩效审计计划提出了七点建议。同时通过对我国绩效审计结果报告和公告的分析,得出了影响绩效审计结果的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实现绩效审计结果有效性的对策。在对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的绩效审计机理进行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模型中的决策环节出发揭示绩效审计过程中目标选择与绩效审计作用发挥的关系,并对绩效审计过程中的目标实现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解释,提出了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如何科学的定位目标的对策,以及实现被选择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审计的新方向
  • 1.1.2 综合性绩效审计对绩效审计的新挑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绩效审计机理与绩效审计假设
  • 2.1.1 绩效审计机理的概念
  • 2.1.2 绩效审计的假设
  • 2.2 绩效审计本质理论
  • 2.3 公共选择理论
  • 2.4 信息经济学
  • 2.5 博弈论
  • 2.6 经济增长理论
  •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3 绩效审计机理研究
  • 3.1 绩效审计机理的经济学解析
  • 3.2 绩效审计机理的构成要素
  • 3.2.1 绩效审计的结果要素
  • 3.2.2 绩效审计的行为要素
  • 3.2.3 绩效审计的标准要素
  • 3.3 绩效审计的作用机理
  • 3.4 影响绩效审计机理的因素
  • 3.4.1 影响绩效审计机理的外部因素
  • 3.4.2 影响绩效审计机理的内在因素
  • 3.5 绩效审计风险与收益的比较机制
  • 3.5.1 绩效审计收益期望
  • 3.5.2 绩效审计风险期望
  • 3.5.3 绩效审计收益与风险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绩效审计机理的决策-风险-收益模型
  • 4.1 绩效审计机理的"决策-风险-收益"模型设计
  • 4.1.1 "决策-风险-收益"模型设计的理论依据
  • 4.1.2 "决策-风险-收益"模型的设计背景
  • 4.1.3 "决策-风险-收益"操作模型的工作机理
  • 4.2 绩效审计决策效果(收益)与风险、成本的选择机制
  • 4.2.1 绩效审计决策效果(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 4.2.2 绩效审计决策与效果(收益)的关系
  • 4.2.3 绩效审计决策效果(收益)、风险与成本的选择机制
  • 4.3 "决策—风险—收益"模型的框架与操作流程
  • 4.4 "决策—风险—收益"模型的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绩效审计的执行机制
  • 5.1 我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执行程序
  • 5.1.1 国家绩效审计执行过程中的授权和管理
  • 5.1.2 绩效审计执行程序比较
  • 5.2 绩效审计中执行过程的控制
  • 5.2.1 绩效审计范围的控制
  • 5.2.2 绩效审计时间的控制
  • 5.2.3 绩效审计成本的控制
  • 5.2.4 绩效审计质量的控制
  • 5.3 绩效审计执行过程的调整
  • 5.4 实现绩效审计执行合理控制和调整的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绩效审计报告与结果公告
  • 6.1 审计结果公告与其功能实现的协同
  • 6.2 绩效审计结果的比较
  • 6.2.1 绩效审计结果的国际比较
  • 6.2.2 我国绩效审计结果或公告的特征描述
  • 6.3 我国绩效审计结果的效果分析
  • 6.3.1 绩效审计执行结果与期望效果的比较分析
  • 6.3.2 现阶段影响绩效审计结果公告效果的主要因素
  • 6.4 实现绩效审计结果公告有效性的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7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的特殊性分析
  • 7.1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状况评析
  • 7.1.1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发展评析
  • 7.1.2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经济性分析
  • 7.1.3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效率性分析
  • 7.1.4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效果性分析
  • 7.2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要素的特殊性
  • 7.2.1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结果要素的特殊性
  • 7.2.2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行为要素的特殊性
  • 7.2.3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标准要素的特殊性
  • 7.3 影响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机理的因素分析
  • 7.3.1 影响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机理的客观因素
  • 7.3.2 影响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操作的主观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操作机理与实现途径
  • 8.1 以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为例的绩效审计决策实证研究
  • 8.1.1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对农业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8.1.2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为例的绩效审计目标选择研究
  • 8.2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的风险评价
  • 8.3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8.3.1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
  • 8.3.2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8.3.3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原则和方法
  • 8.3.4 世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8.4 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数据和证据的收集
  • 8.5 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
  • 8.6 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绩效审计结果报告的形成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绩效审计机理与对策 ——以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项目为案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