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萨”秘密军:私营军工公司

“斗萨”秘密军:私营军工公司

一、“倒萨”秘密军队:私人军事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朱莉[1](202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资本与台湾地区》文中认为

陈应珍[2](2019)在《福建省宪研究》文中提出福建在中国近代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它最早接触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并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及与辛亥革命并寿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中均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省宪自治运动中,它在复杂、惨烈的军阀混战背景下,仍然不放弃对立宪政治的追求,并完成了省宪的制定。虽然福建省宪一经颁布即遭废止,但其中所承载的思想、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现,它所映射的中国在省制乃至建国道路上的艰难选择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立足于福建省宪的探索,试图揭示出其立废曲折历程中折射出的核心问题。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省宪运动的发生。该章旨在展示省宪运动发生的宏观背景,描绘省宪运动在各省的运行状况。省宪运动的发生背景首先是地方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由于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推行新政等方面的需要,地方主义在清末逐步形成,主要表现为督抚权力的扩张、地方绅权的升高及谘议局的设立。清末既已形成的地方主义助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革命运动本身也助成了地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至民国初年,“地方主义”一词开始流行。省宪运动发生的第二个背景是联省自治思想的形成。联省自治思想起源于清末联邦制理论的传播。在清末内忧外患的国家危机中,沐浴于欧风美雨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触到了西方的联邦共和制,开始了中国政治史上对联邦制的探索。袁世凯上台不断强行推行中央集权和个人独裁统治促成了联邦制思潮的复兴,及至1920年代,联邦制思想与晚清以来强劲的地方自治思潮合流,最终以联省自治思想的形式体现出来。地方主义的发展与联省自治思想为省宪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省宪运动经历了清末民初军政府约法的制定及1920年代兴起的省宪法的创制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鄂州临时约法》为代表,江西、贵州等省在辛亥革命宣布独立之后相继制定约法或类似的法律文件,它们虽然由精粗疏密之分,但都具备了近代宪法的特点和省宪的性质。后一阶段以《湖南省宪法》的颁布和施行为肇始,随后在浙江、广东等省相继开展起来,最终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省宪运动。第二章揭示福建省宪运动发生的地方基础。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代议机构的设立。这为后来省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政治的窳败与经济的困窘。民国成立以后,福建长期处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之下,政权动荡不安,政治极其黑暗,经济极为窘迫,人口锐减,人口结构异常。三是清末地方自治的筹办与民初自治呼声的兴起。在清政府推行城镇乡地方自治的背景下,福建筹办地方自治的活动甚为积极,设立自治讲习所为推行地方自治培训学员,制定详细的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进行时期表,对地方自治事宜逐一作出详细规划。受省自治浪潮之影响,加上北洋军阀长期以来的专制统治及客军入闽的现实威胁,自1920年开始,福建各界提出了强烈的自治要求。第三章描绘《福建省宪法》从倡议到颁布的创制历程。福建制定省宪的最初倡议可以追溯到1921年8月17日,但由于军阀的阻扰,直到1922年12月,福建省议会才正式启动制宪的议程。福建省宪的创制程序包括筹备、起草、审查、省民公投及公布五个步骤,创制历程历时三年有余,期间颇多波折,充满了制宪筹备处、省长及中央政府等相关各方的多次博弈。囿于士绅阶层规模较小、宦怀淡泊,军阀的抵制及制宪经费的短缺等因素,相较于其他省宪,《福建省宪法》的创制较为迟缓。第四章分析《福建省宪法》的主要内容与特色。《福建省宪法》由序言和18章共207条组成,内容主要包括省国关系及省之权限、省级政权结构、省民的权利义务及省的区域治理制度等。与其他省宪不同,福建省宪是在1923年宪法制定前后制定的,《天坛宪法草案》审议中的部分议案对福建省宪的内容有很大影响。相较于其他省宪,《福建省宪法》特色鲜明,表现在:设立独立的考试机关,形成独特的六权分立体制;充分反映了欧战及十月革命之后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全民政治理念,设立生计专章,注重省民生计问题;强调对省民教育权的保护;尊重职业团体的提案和建议;通过省民创制和省民公决保障直接民主;在省级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上采用委员会制;在司法权的配置上,司法立法权和终审权委诸中央。第五章探讨福建省宪运动终结的原因。《福建省宪法》颁布仅半月有余即被军民当局宣布废止。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既有省内的特殊性原因,也有省宪运动整体层面的普遍性原因。福建省内的特殊性原因主要是省议会自利的制宪动机影响宪法权威、民意基础薄弱及制宪德性的缺陷。省宪运动整体层面的普遍性原因包括省制共识的缺失、工具价值观下的权宜之计、规范认同的障碍、时局的变化与统一路径的再选择等。

储召锋[3](2017)在《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际政治的历史长河中,联盟的起源与冲突的出现一样久远。自人类社会产生冲突和战争以来,联盟便成为国家、城邦、帝国或其他政治行为体用以赢得战争、维护安全最常用有效的手段之一。合纵连横和联盟交锋的结局往往事关一个国家的兴衰、地区的稳定甚至国际体系的变迁。联盟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借以倍增力量、遏制挑战者、约束盟友、控制伙伴、保持全球优势地位的重要工具。美国从推行联盟战略中获取巨大的利益,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及其基础上的前沿部署是美国赢得冷战的重要砝码。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联盟体系非但没有如众多战略家预言的那样随着共同威胁的消逝而瓦解,反而经过一番调试转型后重新焕发活力,并继续发挥着护持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推手作用。本文借助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尝试对冷战后的美国联盟战略进行系统性研究。首先回顾梳理美国联盟战略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联盟战略一经形成就服务于美国大战略,自然也遵循美国大战略的演进逻辑。从策略性地运用联盟外交到坚定不移地推行联盟战略,反映了美国大战略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本质蜕变。其次,分析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不同于历史上欧洲对抗性联盟的短命之躯,美国联盟体系拥有更加稳固的结构和更为多样的功能,因而能够成为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生命力的战略形态。第三章透视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它既包含美国历史文化积淀所成的战略文化传统、战略缔造与实施的惯性等内生动力,也包含国际体系变迁、伙伴盟友关系演化等外在牵引。第四章考察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笔者将美国联盟管理归纳为利益协调式、制度规则式和霸权主导式三种模式。在维持和管控联盟内外行为的过程中,美国通常是综合应用这三种管理模式。第五章研判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继而展望其发展前景。冷战后美国联盟的安全困境问题将愈益突出,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分歧或将成为常态。联盟是美国拥有的一项战略资产。然而,随着其转型后规模与职能的过度延伸,未来也可能变为拖累美国的战略负担。最后,分析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崛起是触发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尤其是亚太联盟战略强化的重要外在推力。在美国不断强化亚太联盟针对中国的遏制功能的情势下,我们既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也应在外交、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措并举,主动加强战略谋划与应对。

孙伟[4](2016)在《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澳同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具有最多共同点的同盟。澳大利亚在和美国结盟以后参加了美国发动的每一场主要战争,堪称美国在该地区最亲密的盟友。这个中等强国被美国视为其亚太战略的“南锚”。奥巴马政府开始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澳大利亚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而随着中国崛起和中澳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中澳政治关系却并没有因此而发展得更加顺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澳大利亚的对美政策对于中国制定其周边战略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究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过程总结出美澳同盟关系的特点,评价美澳同盟对澳大利亚国防和对外政策的影响,并且对影响美澳同盟将来走向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对和本文题目有关的官方数据与报告、美国和澳大利亚领导人的演讲与谈话、国内外广大学者们的论文以及学术着作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解读来还原历史事实、发现规律和解释现象,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外,本文还使用了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国际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交叉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综合同盟理论各派观点包括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同盟理论来阐述同盟、同盟视野和追随这三个基本概念,同时尝试用威胁认知、意识形态、权力、地缘政治特征、利益、制度和认同等主变量来研究同盟的建立、持续和发展,并且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对同盟的价值进行评估。第二章也构成了全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追溯了澳大利亚参加越南战争的根源。冷战开始以后澳大利亚积极推进前沿防御战略,因此参加了由美国组建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希望在远离澳大利亚本土的印支半岛遏制中国。对于美澳同盟来说,东南亚条约组织是对《澳新美安全条约》的补充,使得美澳同盟关系有了双重保险。第四章则涉及澳大利亚出兵南越的原因、卷入越南战争的过程以及越战失败对美澳同盟关系的影响。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前沿防御战略。澳大利亚政府认为通过支持美国的越南政策可以保证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安全。此外,由于在马来西亚联邦与荷属西伊里安问题上和印尼关系紧张,为了让美国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澳——印尼冲突中保护自己,澳大利亚参加了越南战争,此举可以被视为一种保险政策。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失败,澳大利亚不得不开始反思和修正本国日益僵化的对美政策。第五章分析了美澳同盟关系在冷战转型期的调整。澳大利亚在惠特拉姆时期尝试推行独立外交政策,使得美澳同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但这只是同盟范围内的一种自主。美澳同盟关系在弗雷泽执政时期特别是在前苏联于1979年侵略阿富汗以后又得到了加强。本章还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新同盟的裂变,美澳同盟关系并没有受到其影响。第六章研究了冷战后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由于共同威胁的消失,美澳同盟在冷战结束以后一度处于漂流状态。澳大利亚在基廷执政时期积极地接触亚洲并且促进地区安全合作。但是霍华德上台后又提升了美澳同盟关系,使其聚焦于澳大利亚领土之外的地区安全问题。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澳大利亚积极参加美国的反恐战争,美澳同盟关系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以后美澳同盟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冷战后澳大利亚开始在中美之间进行均衡外交,基廷政府的尝试在霍华德执政前期一度被逆转,但是在霍华德执政后期,澳大利亚的均衡外交政策表现得日渐明显。不过美国重返亚洲以后,澳大利亚实行均衡外交政策的空间受到限制。第七章是结论,总结了美澳同盟的两大特点即两国在力量上的不对称和地位上的不平等。由于美澳同盟的存在,澳大利亚很难有真正独立的外交与防务战略。它追随美国的最重要原因是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和生存,其次才是获取额外的利益。澳大利亚因素、美国因素、中国因素和东盟因素都会对美澳同盟的未来走向产生影响。

金强[5](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提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牛博文[6](2016)在《信息主权论》文中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加速的全球化浪潮,推动着人类迈向崭新的历史阶段,即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打破印刷媒介受国家地理边界的限制、实现全球信息高速便捷流通的时代,同时也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忽视、割离的构成要素和资源形式。但信息泄露、信息窃取和信息战等威胁公民和国家信息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一系列国内信息事故及国际社会中国家间信息冲突,表明维护信息安全和隐私成为世界各国紧迫且棘手的新问题。公民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加剧信息流动的任意、复杂和跨国趋势。国家如何保护公民实现自由地发布和接收信息的同时,维持本国内信息流动的有序,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身信息利益,成为解决国内信息事故及国际社会中国家间信息冲突的关键。相较于解决如何完善基础信息网络、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等具体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解释国家为何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并维护国家信息利益,国家行使何种权力及权力行使的边界在何处等基础理论问题。具体而言,传统主权理论能否适用于不断涌现的信息问题、主权的覆盖范围可否从一国地理边界扩展至信息空间?(第一章);若存在信息主权,其权力结构如何建立、是否需要通过法律途径予以限制?(第二章);世界各国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并维护国家信息利益?(第三、四章)。引论部分,从问题(现实需求)和意义(理论问题)两个方面,提出研究信息主权问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无论在一国内抑或在国际上,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均存在张力。国家和公民面对高新信息技术的崛起,双方的立场和主张不完全一致。公民主张信息是自由流动的,而国家倾向于对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和共享,公民和国家的不同主张在信息空间中被凸显。如何调和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张力,成为提出信息主权问题的现实需求。信息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对信息的开发、控制和利用,成为衡量一国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信息空间顺势化作各国竞争的新战场。信息技术进步冲击了国家控制信息流动的能力,是否造成传统主权理论的变化,成为研究信息主权问题的理论意义。正文部分以主权与国家分离为前提,共分四章,从应然和实然两方面阐释了信息主权的本质及其法律限制问题。第一章探究信息时代主权理论的新变化。作为一个既重要又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信息主权的历时性致使其陷入法律界定的理论困境中。通过梳理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可见主权理论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反映出主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信息空间中,信息并非毫无规则地任意流动,而是在既有的政治结构中有序地跨国界传播。尽管信息技术进步对国家控管信息流动带来了挑战,但它同样充当了信息主权生成的技术基础。由此,主权覆盖的范围由陆地、海洋、领空和底土延伸至信息空间,信息主权顺势诞生并成为调和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张力的依据。信息主权是与信息相关的主权,其法律界定为维护信息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便于厘清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和公民在信息空间中的各自角色。第二章对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进行考察。这便于约束信息主权变异为信息霸权,实现对信息主权的有效制约。信息主权权力包含硬信息主权(信息控制权和管理权)与软信息主权(信息资源共享权)。三种权力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国家信息主权权力结构的特殊情形。通过对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进行平面化和层级化改造,提出信息主权权力的集权结构和制约结构两种典型模式。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信息的控制、管理与共享均受到信息技术的挑战。在应然层面,信息的自由流动存在于一定范围内,且在一定的秩序中进行。如何解决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矛盾,要求信息主权存在的同时,对信息主权进行法律限制。信息主权权力的制约结构是法治中的权力结构,成为搭建信息主权政治现实和道德追求的桥梁。第三章考察了国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立法现状,归纳以德国、韩国和中国为例的相对严格的限制模式和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的相对宽松的限制模式。无论是相对严格的限制模式还是相对宽松的限制模式,均融合了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以自由与秩序的良性互动为指导,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平衡。对内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是实现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的必然要求、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的行为规则及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则性诉求。由此,对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路径包括区分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运用技术手段弥补法律手段的不足,并坚守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准则。第四章考察了在全球信息空间中,国家对外信息法律和政策,包括单边行动、双边和多边协议。单边行动在本质上是国家推行信息霸权的表现形式,而信息霸权是权力集权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的变异。对外信息主权法律限制是为了防止信息霸权的形成和推行,维护全球信息空间的秩序和安全。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路径包括保障对外信息主权的实现、依法构建全球信息空间秩序,并提出依法规范信息资源共享权的运行方向。结论部分集中回答了“信息主权是否存在”、“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和“信息主权法律限制如何进行”三个问题。继而得出三方面判断,即主权从陆地、海洋、领空和底土扩展至信息空间;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是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的平等互动关系;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包括对内和对外两种面向。对内,以规制强弱为区分标准,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分为相对严格和相对宽松两种模式。对外,应尊重各国信息主权,依法行使信息资源共享权,抑制信息主权变异为信息霸权。信息主权作为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概念,是以主权理论为基石,开放而非封闭、发展而非停滞、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现代社会,对自由的追求、理性的崇拜和人的关切,要求人从对神超验力量的顶礼膜拜中解放出来,同时应预防国家代替神重新获得超验力量。为应对信息霸权的挑战,抑制信息主权膨胀为一体化、同一化的力量,对信息主权进行法律限制,并将其维系成法治中的公共权力。在理论上,这便于厘清信息主权的归属与行使、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在实践中,为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制定全球信息空间治理规则,并建构和平与发展的信息空间秩序等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李朝辉[7](2015)在《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边疆是国家基于客观条件而主观构建的产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前主权时代,边疆指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及至主权时代,边疆则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而到全球化时代,边疆则不仅指国家领土的边缘性部分,还包含超越主权管辖范围的超主权性边疆,如利益边疆、信息边疆。边疆架构是一个描述和分析国家关于边疆的认识、现状及实践的整体性概念,主要包括边疆观念、边疆理论、边疆现实、边疆治理、边疆战略等要素。边疆架构形成以后,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范围而发生变化,并影响国家发展。而国家发展反过来又构成边疆架构调整与创新的基础和动力,推动边疆架构的调整,由此,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在一国历史中互动开来,相互影响,构成一幅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长卷。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贯穿了其整个历史进程,具有“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特点。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北美13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打响。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建立起来。美国自建立起就具备世界眼光,并确立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原则。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国家发展问题,美国也不例外。解决当时面临的内部矛盾及危机,谋求经济发展及良好的地缘政治条件的需要,共同推动着美国的陆地边疆拓展及卓有成效的边疆治理。当特纳的“边疆假说”形成时,美国的陆地边疆架构也构建成功,并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倍扩大了美国的规模,促进了美国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助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美国迅速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陆地边疆架构构建中美国最大的污点就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此外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1898年美西战争开始,吹响了美国构建海洋边疆架构的号角。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是基于美国所取得的国家发展成就之上,经历了内战的美国实现了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这些都为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地缘基础。不仅如此,美国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海洋边疆架构构建的强劲动力。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原材料问题迫切需要美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构建海洋边疆架构。在“新天定命运说”及马汉的“海权论”影响下,美国积极增强海上力量,发动美西战争,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开拓了海洋边疆,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古巴、夏威夷、巴拿马运河、海地、多米尼加等纳入美国的边疆架构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海洋边疆架构不断发展,美国以各种方式获取海军基地,积极开展海军扩建,增强了美国的海权力量。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扩大了美国的疆域规模,优化了美国的疆域结构;陆、海一体的疆域结构有利于美国保障其国土安全;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使美国从北美陆地强国转型为海陆复合型强国;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海权大国发展为海权强国,进而成为海权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还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也荣登全世界第一。全面而超强的国家实力使得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这种前所未有且傲视群雄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立体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以及人才技术基础。而美国已不满足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称霸全球是其进一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冷战中战胜苏联。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的诉求构成了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在杜黑的“制空权论”以及米切尔的“空权”思想影响下,美国大力发展其空军来管控空中边疆,并开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加强战略空军海外军事基地的部署,提高空军的国防预算。而高边疆的构建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以及里根政府时期,终于构建成功,使得美国的立体化边疆架构成功构建起来。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的疆域,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立体化的安全保障,助推美国赢得美苏争霸,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都居世界第一,虽然由于和苏联争霸而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美国造成了压力,但美国经济实力还是居全球首位。独霸全球的国家发展成就给美国构建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提供最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基础。而此时美国的国家发展的目标是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变单极时刻为单极时代,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的这一国家发展诉求构成了超主权化边疆架构构建的动力。美国超主权化边疆包括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利益边疆构建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有效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层面的利益边疆,即认定利益边疆的范围,再制定相应的战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实施,从而构建起现实层面的利益边疆,以实现美国的存在于全球范围的国家利益。就利益边疆的构建及其发展而言,经历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时期。在各个时期,对利益边疆的构建都将全球分成三大块: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由于三人的执政理念及所面临的内外情势不同,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和界定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存在显着的区别。总而言之,利益边疆的构建和调整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的地方。信息边疆的构建由政治精英、技术精英和企业精英合力完成。政治精英立法、出台政策、组建机构,技术精英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定技术标准,企业精英则将信息边疆及行业标准推向全球,并从中获取巨额的财富。美国超主权化边疆架构的构建及其发展,促进了美国的国家发展:影响了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使得美国疆域软硬结合;影响了美国经济实力,克林顿政府对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的构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而小布什政府对利益边疆的构建则极大程度地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甚至将美国的经济拖入衰退境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实力,信息边疆的构建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加强,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得到削弱。综上所述,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双螺旋上升”式的互动模式。虽然存在二者的消极互动,但积极互动占主导。它推动了美国边疆架构和美国的国家发展,使美国从当初英国的殖民地一跃变成了当今世界全球霸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必须要重视边疆,重视前瞻性地调整边疆架构,以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必须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边疆和信息边疆,并将其与传统边疆有机结合起来。

马文超[8](2015)在《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文中认为国际社会对当前叙利亚危机的关注大多着眼于国际及地区力量可能存在着的重新分配,以及相关国家和组织利益得失的权衡与评估,但叙利亚自身的国家利益关切却少人问津。“国家利益”对叙利亚而言,同样也充满着与阿拉伯民族利益相互交织的无奈,而难以定性。观念的影响使国家利益在国家的社会性实践和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身份中不断改变。国家的观念变了,其身份就会发生变化,身份发生了变化,国家利益也就自然地随之发生变化。叙利亚正处于剧烈的政治社会变革当中,其国家身份的走向决定于体系文化对其的影响。本文试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历史发展和决策沿革,以及对叙利亚所处的国际体系文化的系统性阐述和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过程。全文共分为六章和一个结语。第一章为绪论,综合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状况、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探讨对国家利益的定义,在阐明理论选取缘由的同时,将国家的身份和行为概念引入到了分析框架之内。当前国际政治理论中分析国家利益主要基于两种视角,即经济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建构主义作为后者对于国家利益的认识不同于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自由主义,而是主张将客观性应用于政治行为体之上,并认为结构主义的整体认识论是分析国际政治所不可或缺的。因而温特提出了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社会结构,而是由国家行为体作为施动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体系结构建构出来的论断。在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温特将国家利益定义为“国家—社会复合体”的再造要求或者安全要求,并且在乔治和基欧汉关于国家利益类别的基础之上,将国家利益的内容解释为“生存、独立、财产和集体自尊”。如果国家—社会复合体要想得到安全,就必须满足这四种利益,否则国家就会逐渐灭亡。本章以国家安全、国际环境、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实力以及国家主观认识水平等因素做为判定叙利亚国家利益的标准,基于建构主义对国家利益内容的理解和叙利亚(内战前)整合发展型的构建中国家属性,将叙利亚的国家利益总体划分为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文化利益。第三章从国内维度上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对叙利亚国内政治文化以及基于此的国家认同观念的变迁叙述和特点总结来勾勒出叙国家利益的观念变化动态图,并最终总结出巴沙尔时期叙利亚政治文化所呈现出的几大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巴沙尔执政前叙利亚就已经基本形成了的一套建立在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下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此外,本章还以叙利亚国家独立作为起点,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简述巴沙尔政权之前叙利亚在各个政权统治下国家利益的演变过程。其中主要包括叙利亚独立初期国民政府时期、叙利亚复兴党一党执政时期以及哈菲兹·阿萨德专制主义时期,直至延续到巴沙尔时期的“弱权威主义”体制。并分析了在这一体制下叙利亚的官僚政治体制和巴沙尔政府的外交政策。叙利亚公民社会的发展说明了叙存在区别于国家政治文化的公民政治文化,为了更为全面地把握叙利亚国家利益的真正内含,本章也对其进行了单独阐述。第四章从国际维度上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进行了分析。基于国家的身份和利益是在国际体系结构中建立起来的这一建构主义体系理论的核心论点,本章综合运用费丽莫“经验性”规范建构模式和温特“理想型”建构分析模式,分别以巴沙尔执政时期叙利亚在安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上与国际体系的互动过程为分析对象,展现了叙利亚在安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具体而言即叙利亚与大国关系博弈下形成的“国际责任”安全体系、与一系列国际经贸协定和双边经贸协约所构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以阿拉伯国家之间长期维系着的传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叙利亚形成的国家身份通过其偏好建构着叙利亚的国家利益。第五章分析了巴沙尔时期叙利亚在以大国政治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与中东国际关系中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和在该过程中与它国之间的利益交汇,以及阿萨德政权与叙利亚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世界主要力量在中东国际体系中逐渐形成了处于“洛克文化”下新的互动模式,面对新的中东局势,以及在传统利益的驱使下,美、俄、欧等中东地区主要区域外势力纷纷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这为处于中东政治核心地位的叙利亚在其新的国家身份形成过程中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完全有能力去表达自身对地区规范和力量的认同,因此,本章以地区国家身份和观念认同为视角,同时以国家的民族身份为划分标准,分析了当今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对外关系当中的行为和作用,从而廓清叙利亚外生认同的表现和特征。第六章以个案分析的形式,进一步就叙利亚国家安全利益的建构过程进行了验证。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国家的核心利益,其重要性在叙以关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出于叙以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对关系所处的政治文化类型仍旧停留在霍布斯文化之中,并且作为可能将中东整体政治文化拉回霍布斯文化的影响因素而存在。学界普遍认为,以色列在中东代表着美国的利益,而叙利亚则是伊朗的代言人,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美国与伊朗之间存在着的另一种霍布斯文化,而这种文化内化到了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国家身份及利益当中,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叙以关系的概述和两国之间国家安全战略的比较,本章在建构主义框架下对巴沙尔执政以来的叙以和谈进程进行了梳理,认为叙以两国一直以来对彼此“敌人”的身份虽未发生改变,其互动模式也并没有因为体系文化的改变而发生重构,但在不同时期霍布斯文化的内化程度受到体系的影响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在根据中东各国对现有中东国际体系持有的不同态度而归纳出的三种国家利益性质的基础上,本部分将巴沙尔时期的叙利亚划归为中东国际系统进程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之列。受到这一属性的影响,叙利亚在国内危机中更加受制于中东国际体系文化对其的影响。而围绕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几大国际规范都将影响着叙利亚国家利益新的的建构方向,中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

曾艳梅[9](2014)在《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什主义”是美国21世纪第一位总统乔治·w·布什在其第一个任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探索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帝国主义色彩。本文尝试以美国大战略为研究视角,主要研究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核心内涵、全面实践以及历史影响等内容。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起与意义;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状况;文章的框架、写作方法、重难点和力图创新之处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大战略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了其与布什主义之间的关系。布什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安全战略,是美国大战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组成部分,是在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进行探索基础上的一种实践。第二章阐述了布什主义的形成因素。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美国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强大无比的军事实力;思想基础是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和新保守主义思潮;它还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布什总统个人因素的烙印;“9·11”事件是“催化剂”,最终促使布什主义成型并出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布什主义包含反恐(近期)和称霸(中长期)两大战略,由反恐、先发制人及单边主义三个核心要素组成。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如下:“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反恐、遏制“无赖国家”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采用先发制人或预防性战争的军事手段;这个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连接途径就是单边主义对外政策行为。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布什主义的实践情况。本章分两个阶段探讨了布什在其两届执政期内对美国大战略的思考和实践。第一阶段从“9·11事件”发生到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结束,关键词是“反恐”、“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代表性事件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其中伊拉克战争是对布什主义的全面实践。第二阶段主要介绍布什政府在第二任期内,针对前一阶段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整、修补和“善后”,被学界称为“新布什主义”。第五章主要从美国大战略视角出发审视、剖评析布什主义,并对其历史遗产和历史影响作出评价。布什主义是一种野心勃勃、充满冒险因素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纲领,它的实质是后冷战时期新时代背景下的帝国战略,对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它自身存在的若干缺陷及其面临的种种限制决定了它有限的生命力。结语部分,对正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苑基荣[10](2010)在《美国军工复合体:帝国支柱与挑战》文中研究指明军工复合体是以国防美元为核心以国家安全部门、军工企业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国会中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主要委员会为主体的拥有共同政治、商业、心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不断变化的结合体。同时还有城市官员、固定资产投资者,产业工人,与国防相关的股民及其相关的商业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作为美国社会一股特殊的经济、政治势力兴起于冷战年代,其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对这一特殊利益集团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美国当代民主政治运作、深入认识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将美国社会中这一神秘力量及林林总总隐秘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展现出来,揭示了这一力量在美国如何呼风唤雨,推动二战后的美国如何染上日益浓重的军事色彩,并如何在美国的政治制度框架中制造出国内民主与所谓国家安全之间的紧张关系,既成为帝国运行的支柱之一,又是帝国衰落的滥觞之一。军工复合体的兴起既是冷战作用的结果,也是美国民主体制演化的产物,其中还夹杂着公众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崛起及其结合的恐惧。自二战以来,作为美国社会中一个超级利益集团,军工复合体已经发展成一个大社会,美国社会就是一个军工复合体。军工复合体通过各种渠道从国会和行政部门获取信息和情报满足自己需求,利用民主参政各种途径对选举、立法乃至整个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施加影响达到其目的。这些渠道和途径包括:各种顾问咨询委员会,金融机构网络,政治行动委员会,高层人员流动,草根运动,华盛顿办事处,广告,娱乐,制定国家战略,军售,军事援助,军事研发以及各种行业协会等。美国社会中民主秩序的稳定有赖于冲突与共识之间适度的平衡。从这个命题出发可以发现,军工复合体对帝国民主秩序构成了重大消极作用:第一,迎合了进步时代和新政以来的联邦集权化趋势,成为这一趋势的代表。第二,形成了一个垄断国家安全和武器采购的紧密小集团,排斥公众参与和可替代选择,混淆了公私界限,动摇了民主的根基。第三,成为国际暴力和不稳定的根源,走向了民主秩序的对立面,威胁到民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军工复合体又是帝国民主秩序稳定的根基之一:首先,美国军工复合体以国家安全名义,在全球范围内与集权体制斗争,维护民主秩序的繁荣与稳定。其次,从参政渠道来看,它冲击了帝国民主秩序,但依然是美国社会内各种冲突力量之一。第三,它是帝国战略的主要制定和执行力量之一。美国民主秩序的稳定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因此,军工复合体在成为帝国支柱之一的同时也是帝国破坏性力量之一,成为帝国衰落的滥觞。

二、“倒萨”秘密军队:私人军事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倒萨”秘密军队:私人军事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2)福建省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省宪运动的发生
    第一节 地方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一、地方主义的兴起
        二、地方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联省自治思想的形成
        一、联邦制理论的传播
        二、地方自治思想的勃兴
        三、联邦制理论与地方自治思想的合流:联省自治思想的出现
    第三节 省宪运动的发轫与勃兴
        一、清末民初军政府约法的制定
        二、联省自治运动时期省宪的勃兴
第二章 福建省宪运动发生的地方基础
    第一节 代议机构的设立
        一、福建谘议局的设立及其活动
        二、福建省议会的设立及其活动
    第二节 政治的窳败与经济的困窘
        一、军阀政治的动乱与窳败
        二、经济极为窘迫
    第三节 自治呼声的兴起
        一、自治运动的发轫:清末地方自治的筹办
        二、民初自治呼声的兴起
第三章 《福建省宪法》的创制
    第一节 《福建省宪法》的创制程序
        一、《福建省宪法》的筹备
        二、《福建省宪法》的起草
        三、《福建省宪法》的审查
        四、《福建省宪法》的省民公投及公布
    第二节 《福建省宪法》创制过程中各方力量的博弈
        一、审查启动阶段制宪筹备处与省长的抗争
        二、省民公投阶段制宪筹备处与省长的抗争
        三、省民公投阶段制宪筹备处与中央政府的抗争
        四、制宪筹备处向外界的求助
    第三节 福建制宪活动迟缓之缘由
        一、军阀的抵制
        二、士绅的规模与政治热情
        三、制宪经费短缺
第四章 《福建省宪法》的文本与特色
    第一节 《福建省宪法》的文本分析
        一、文本内容与结构
        二、省国关系及省之权限
        三、省级政权结构
        四、省民的权利义务
        五、省的区域治理结构
    第二节 《福建省宪法》的特色
        一、六权分立的政权体制:考试机关的创建
        二、社会主义思想之一:特设“生计”专章
        三、社会主义思想之二:强调对省民教育权的保护
        四、社会主义思想之三:尊重职业团体的提案及建议
        五、民主主义理念:对直接民主之重视
        六、省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委员会制
        七、司法权的配置模式:司法立法权与司法终审权委诸中央
第五章 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与检视
    第一节 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
        一、军民当局宣告废止《福建省宪法》
        二、省议会最后的护宪努力
    第二节 福建省宪运动终结的特殊性原因
        一、自利的制宪动机影响宪法权威
        二、民意基础薄弱
        三、制宪德性的缺陷
    第三节 省宪运动终结的普遍性原因
        一、对省制共识的缺失
        二、工具价值观下的权宜之计
        三、规范认同的障碍
        四、时局的变化与统一路径的再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1.1 冷战前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1.1.1 美国联盟外交的肇始
        1.1.2 美国联盟外交的初步实践
    1.2 冷战期间美国联盟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1.2.1 全面构筑冷战遏制联盟时期
        1.2.2 尼克松政府联盟战略收缩时期
        1.2.3 里根政府重新强化联盟战略时期
    1.3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与强化
        1.3.1 冷战后初期美国联盟战略的扩展与再定义
        1.3.2 反恐时代美国联盟战略的“变”与“不变”
        1.3.3“亚太再平衡”与美国联盟战略的强化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2.1 美国联盟体系的结构
        2.1.1 体系性联盟
        2.1.2 地区性联盟
        2.1.3 功能性联盟
    2.2 美国联盟结构的特征
        2.2.1 主导性与辅助性
        2.2.2 整体性与独立性
        2.2.3 相互制约与相互限定
    2.3 美国联盟体系的功能
        2.3.1 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2.3.2 遏制敌手与抑制威胁
        2.3.3 约束盟友与控制伙伴
        2.3.4 安全及其他外溢功能
第三章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动力因素
    3.1 塑造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内生动力
        3.1.1 战略文化传统——观念层面
        3.1.2 战略缔造与实施惯性——制度层面
        3.1.3 精英战争准备——决策层面
    3.2 影响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外在牵引
        3.2.1 国际体系转换
        3.2.2 地缘政治变迁
        3.2.3 盟友伙伴关系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管理及效能
    4.1 美国联盟战略管理的模式
        4.1.1 利益协调型
        4.1.2 制度规则型
        4.1.3 霸权主导型
    4.2 美国联盟管理的效能及评估
        4.2.1 联盟管理的效能
        4.2.2 联盟管理的限度
        4.2.3 联盟管理的价值评估
第五章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5.1 美国联盟战略面临的挑战
        5.1.1 联盟议价:徘徊于争夺和妥协之间
        5.1.2 联盟安全困境:联盟的选择性及其后果
        5.1.3 复合安全困境:敌对关系与联盟关系的内外交织
        5.1.4 超越联盟对抗:冷战后国际安全合作的新路径
    5.2 美国联盟战略的发展趋势
        5.2.1 联盟纷争常态化,但仍具相当生命力
        5.2.2 联盟调整持久化,但适应力更趋强韧
        5.2.3 联盟样式多元化,但更趋灵活务实
        5.2.4 联盟困境显性化,但管理日益成熟
第六章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6.1 美国联盟战略中的中国因素
        6.1.1 中国因素在美国联盟战略中的地位
        6.1.2 美国联盟体系与中国伙伴网络的交叠互动
    6.2 中国崛起与美国亚太联盟战略的强化
        6.2.1 中国崛起的地区意义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6.2.2 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网络化”发展趋势
        6.2.3“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亚太联盟政策展望
    6.3 关于中国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
        6.3.1 以分化促安全,利用楔子战略瓦解对手联盟
        6.3.2 以创新促安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6.3.3 以发展促安全,利用“经济再平衡”稀释美国“军事再平衡”
        6.3.4 以制度促安全,加快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6.3.5 以实力促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述评
    第三节 理论工具、研究方法、基本架构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同盟理论:定义、理论阐析及其基本评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同盟的建立、持续与发展
    第三节 对同盟价值的评估
第三章 从《澳新美安全条约》到东南亚条约组织
    第一节 美澳插手印度支那
    第二节 美澳在印支问题上的分歧和立场协调
    第三节 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
第四章 越南战争和美澳同盟的强化
    第一节 越战的爆发与澳大利亚最初的反应
    第二节 澳大利亚卷入越南战争
    第三节 越战的失败对美澳同盟的影响
第五章 冷战转型期的美澳同盟:从依赖到同盟范围内的自主
    第一节 惠特拉姆时期对美澳同盟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次冷战:从削弱到加强的美澳同盟
    第三节 美新同盟的裂变对美澳同盟的影响
第六章 后冷战时代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多边防卫合作和同盟体系并行:基廷政府对区域安全的促进
    第二节 重新倾向美国:霍华德时期对美澳同盟的提升
    第三节 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美澳同盟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节 冷战后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均衡外交
第七章 结语
    第—节 美澳同盟的特点
    第二节 美澳同盟对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与防务战略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美澳同盟未来走向的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2.1 传播主体分析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2.3 微观控制分析
    2.3.1 表达控制分析
    2.3.2 屏蔽控制分析
2.4 宏观控制分析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4.1.1 外媒渠道分析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信息主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主权问题
    第一节 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
        一、前现代主权理论的起源
        二、现代主权理论的发展
        三、后现代主权理论的反思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主权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影响一国忠诚度市场
        二、信息技术提供干涉他国政治进程的技术条件
    第三节 信息主权存在的可行性
        一、信息主权生成的技术支撑
        二、信息主权:调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的张力
        三、信息主权的概念及特征
    小结
第二章 信息主权权力结构考察
    第一节 制约信息主权的理论尝试
        一、自然法理论:将主权置于应然规范的权威下
        二、市民社会理论:以社会权威制约主权的肆意膨胀
        三、主权与治权的分离理论:假设的更高权力主体
        四、权力结构及其合理性:对权力的有效限制途径
    第二节 信息主权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一、信息成为一种权力来源
        二、信息主权权力: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
        三、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的平等互动关系
    第三节 信息主权权力的两种结构模式
        一、信息主权权力的集权结构模式
        二、信息主权权力的制约结构模式
    第四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必要性
        一、信息主权的政治现实
        二、信息主权的道德理想
        三、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小结
第三章 对内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第一节 对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现状
        一、“强信息规制、弱信息自由”模式——以德国、韩国和中国为例
        二、“规制与自由并重”模式——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
        三、自由与秩序:两种法律限制模式的价值博弈
    第二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内依据
        一、实现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行为规则
        三、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则性诉求
    第三节 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内路径
        一、法律介入信息空间的边界:区分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
        二、法律手段与技术手段并举
        三、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准则
    小结
第四章 对外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第一节 对外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现状
        一、国家推行单边对外信息政策和行动
        二、与信息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国际决议
    第二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依据
        一、抑制信息主权在国际信息空间中的变异
        二、推行信息霸权的本质及根源
        三、维护全球信息安全的需求
    第三节 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路径
        一、保障权力制约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的自然延伸
        二、依法构建全球信息空间的良好秩序
        三、依法规范信息资源共享权的运行方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关于边疆架构和国家发展的研究
        (二) 关于美国边疆研究
    三、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精英分析法
        (四) 利益分析法
        (五) 层次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重点及难点
        (二) 研究创新
    六、研究条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的有利条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国家发展与边疆架构互动的逻辑
    第一节 边疆架构的含义
        一、边疆的含义
        二、边疆架构及其基本要素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含义
        一、“国家发展”概念
        二、相似概念的辨别
    第三节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存在逻辑互动关系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促使边疆架构的初步构建
        二、边疆架构影响国家发展
        三、国家发展的状况促成边疆架构的调整
    第四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一、划分历史阶段的意义
        二、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不同历史阶段
第二章 陆地边疆架构推动美国成为北美陆权强国(1776-1898)
    第一节 美国的建立
        一、美国建立的标志
        二、美国建立的动因
        三、美国的四大要素
        四、美国的三重属性
        五、世界眼光和孤立主义
    第二节 国家发展的需要催生美国陆地边疆架构
        一、美国国家发展的需要促成其边疆拓展
        二、美国陆地边疆架构的历史形成
    第三节 陆地边疆架构对美国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的作用
        二、带来的问题
第三章 海洋边疆架构催生世界海权霸主(1898-1945)
    第一节 海洋边疆架构形成前的国家发展
        一、实现了国家统一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三、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第二节 国家发展催生海洋边疆架构
        一、国家发展是海洋边疆架构形成的基础和动力
        二、海洋边疆架构的历史建构
        三、美国海洋边疆架构的发展
    第三节 海洋边疆架构促进国家发展
        一、优化美国的疆域结构
        二、保障美国的国土安全
        三、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
        四、推动美国的国家转型
        五、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章 立体化边疆架构助推美国称霸全球(1945-1991)
    第一节 美国立体化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一、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政治强国
        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强国
        三、军事实力荣登全世界第一
        四、科技实力迅猛发展
    第二节 美国国家发展催生立体化边疆架构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的基础和动力
        二、美国边疆架构立体化构建
    第三节 美国立体化的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美国的疆域
        二、为美国提供立体化的安全保障
        三、有助于美国赢得美苏争霸
        四、促进美国的经济及科技的发展
第五章 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支撑美国单极时代(1991至今)
    第一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前的国家发展
        一、发挥全球作用的军事实力
        二、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实力
        三、居世界第一的科技实力
    第二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的形成
        一、国家发展是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构建的基础和动力
        二、利益边疆的构建
        三、信息边疆的构建及治理
    第三节 美国超主权性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对美国疆域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三、对美国科技的影响
        四、对美国军事实力的影响
        五、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影响
第六章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回顾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进程
    第二节 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互动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学术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关于相关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着名学者
        三、国内外关于叙利亚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论文结构
        一、本文主要论点和创新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使用材料说明
第二章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研究视角
    第一节 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理论
        一、为什么是建构主义
        二、国家利益在“观念”中建构
        三、国家的身份和行为
    第二节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判断标准
    第三节 叙利亚的国家利益
        一、叙利亚国家的安全利益
        二、叙利亚国家的政治利益
        三、叙利亚国家的经济利益
        四、叙利亚国家的文化利益
第三章 叙利亚政治文化与国家利益观的演变:国内维度
    第一节 叙利亚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民主政治文化与军人政治文化
        二、复兴党政治文化
        三、阿萨德统治集团集权政治文化
    第二节 叙利亚政治文化的特点
        一、伊斯兰体系文化的属性
        二、国家民族主义的工具性特点
        三、“克里斯玛”式的统治模式
        四、军事强权之核心理念
        五、西方及其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六、叙利亚部族主义文化的严重制约
    第三节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一、叙利亚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利益(1946—1963)
        二、叙利亚复兴党一党执政时期的国家利益(1963—1970)
        三、哈菲兹·阿萨德专制主义时期(1970—2000)
    第四节 巴沙尔执政时期的权威政治
        一、巴沙尔时期叙利亚的官僚政治体系
        二、巴沙尔执政时期叙利亚的外交决策
        三、“大马士革之春”中的叙利亚“公民社会”
第四章 叙利亚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的建构: 国际维度
    第一节 叙利亚与国际安全政治体系
        一、叙利亚与中东地区安全
        二、叙利亚与中东民主化进程
        三、打击恐怖主义
    第二节 叙利亚与国际经济体系
        一、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体系
        二、经贸合作进程中叙利亚的经济身份
    第三节 叙利亚与国际文化体系
    第四节 叙利亚国家身份的新特色
        一、“弱权威主义”的世俗化伊斯兰国家
        二、秉持阿拉伯国家反以先锋的角色
        三、阿拉伯民族主义“不倒的旗手”
第五章 叙利亚的对外关系与其国家利益的维护
    第一节 当代大国政治体系下的叙利亚
        一、叙美、叙欧关系的演变
        二、叙俄关系
    第二节 叙利亚与中东国际关系
        一、叙利亚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
        二、叙伊同盟的深度发展
        三、叙土关系
        四、叙黎特殊关系
    第三节 巴沙尔政府与叙利亚国家利益
第六章 叙以和谈中的国家利益建构: 个案分析
    第一节 叙以关系概述
    第二节 叙以两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一、叙以军事力量对比
        二、巴沙尔政权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战略
        三、以色列对叙利亚的安全观
    第三节 叙以关系构建中的美国、伊朗因素
    第四节 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叙以和谈
        一、巴沙尔上任之初对以色列的强硬态度
        二、叙利亚在伊拉克战争后对以和谈态度趋于缓和
        三、叙以和谈在黎巴嫩战争后再陷冰点
        四、叙以“秘密”和谈公开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9)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重难点和力求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大战略演进视角下的布什主义
    第一节 美国大战略及其历史演变
        一、美国大战略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的争鸣与思考
        一、罗伯特·阿特的八种战略模式
        二、克里斯托弗·莱恩的四种战略模式
        三、巴里·波森和安德鲁·罗斯的四种战略模式
        四、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构想
    第三节 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
        一、布什与布什主义
        二、美国大战略与布什主义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布什主义形成的四大因素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物质基础
        一、雄厚的国家综合实力
        二、强大无比的军事力量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国家安全战略理论
        二、新保守主义思潮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个人因素
        一、布什总统的个人特点
        二、布什总统的执政风格
    第四节 “9·11事件”与布什主义的产生
        一、“9·11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冲击
        二、“9·11事件”对布什总统的影响
        三、布什主义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布什主义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战略目标:反恐称霸
        一、布什主义的两大战略目标
        二、国际恐怖主义与“9·11”以前美国反恐政策的演变
        三、布什政府的反恐观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主要手段:先发制人
        一、先发制人的历史溯源与合法性考察
        二、“9·11”事件后先发制人政策的提出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行为方式:单边主义
        一、单边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
        三、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根源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布什主义实践的两个阶段
    第一节 布什主义在反恐战争中全面展开
        一、初步反应阶段
        二、战略谋划阶段
        三、全面实践阶段
        四、挑战初见端倪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调整、修补和“善后”(“新布什主义”)
        一、胜选初期的强势调整
        二、反恐共识的消解与修补
        三、布什主义的终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布什主义的历史评析
    第一节 布什主义的实质
        一、关于帝国、帝国主义和新帝国论的论述
        二、布什主义是21世纪的军事帝国主义
        三、布什主义本质上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主义
    第二节 布什主义的得失
        一、布什主义的短期成效
        二、布什主义的内在矛盾
        三、布什主义的后果与影响
    第三节 布什主义的遗产
        一、布什主义的遗产与奥巴马外交
        二、布什主义的遗产与中美关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10)美国军工复合体:帝国支柱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ynopsi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工复合体研究文献来源
        二、军工复合体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一章 军工复合体的特征、原因及其演化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的概念与特征
        一、理论假定和概念
        二、军工复合体的特征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产生的原因
        一、反集权、反国家主义的传统
        二、二战和冷战的影响
        三、进步时代和罗斯福新政的遗产
    第三节 军工复合体的演变
        一、进步时代和一战:军工复合体的萌芽
        二、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休眠期
        三、军工复合体的建立与兴起:二战与冷战
第二章 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关系网络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关系
        一、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平台
        二、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内容
        三、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主体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的“旋转门”
        一、政府高级官员和公司高管间的相互流动
        二、军工企业与国防部门间雇员流动
        三、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研发
        四、金融与会计审计机构
    第三节 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粘合剂:协会、委员会和娱乐
        一、军工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作用
        二、国防部门顾问委员会及其作用
        三、军工复合体政治关系的粘合剂:娱乐
第三章 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影响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与立法
        一、军工企业华盛顿办事处
        二、军工企业华盛顿办事处与立法
        三、军工企业华盛顿办事处实例
    第二节 军工复合体与选举
        一、政治行动委员会的产生和发展
        二、军工企业政治行动委员会与选举
        三、格鲁曼政治行动委员会
    第三节 军工复合体的地方关系
        一、军工企业推动公众的力量:广告和草根运动
        二、在B-1 轰炸机项目上罗克韦尔的草根运动
第四章 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外交
    第一节 军工复合体与美国外交军事化
        一、军事集团在美国外交地位的演变
        二、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
        三、制定和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 军工企业与美国外交政策
        一、军工企业与国外市场的联系
        二、军工企业与美国对外决策过程
    第三节 美国军工企业与中东地区冲突
        一、军工企业与全球经济机构转变
        二、美国军工企业与中东“能源冲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倒萨”秘密军队:私人军事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美国资本与台湾地区[D]. 朱莉. 外交学院, 2021
  • [2]福建省宪研究[D]. 陈应珍.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3]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研究[D]. 储召锋.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4]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研究[D]. 孙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6]信息主权论[D]. 牛博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2)
  • [7]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D]. 李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4)
  • [8]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D]. 马文超. 南京大学, 2015(07)
  • [9]后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视域下的布什主义研究[D]. 曾艳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10]美国军工复合体:帝国支柱与挑战[D]. 苑基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标签:;  ;  ;  ;  ;  

“斗萨”秘密军:私营军工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