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沉积法论文-孙雄图

纳米沉积法论文-孙雄图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沉积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碲化锗,薄膜,纳米线,电化学沉积

纳米沉积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雄图[1](2019)在《基于电化学沉积法的碲化锗薄膜及纳米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变存储器(PCRAM)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型存储器之一,近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摩尔定律的不断推进,PCRAM的存储密度也在不断提升,其特征尺寸已达到22nm以下。作为PCRAM的功能材料,相变材料到达纳米尺度后会表现出与块体材料截然不同的结构及特性,因此研究相变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是实现高密度PCRAM的基础和必由之路。但目前,上述研究仍受限于传统的光刻工艺,因此对于相变材料的新型制备手段和结构的研究极具价值和挑战。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对沉积参数的调整可实现对材料生长的精准调控,并制备出具有良好晶体取向的材料。本文研究了含锗硫系化合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重点关注碲化锗薄膜和纳米线的制备,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和相关结构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含锗硫系化合物电化学沉积的难点,提出了减少还原电位差和抑制析氢反应的解决方法。根据上述思路,在ITO导电玻璃上首先进行了碲化锗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实验。实验过程中,以氨叁乙酸为络合剂以减少还原电位差,在电解液的配置中通过调节溶液pH值并采用恒电流沉积法以控制反应速率以抑制析氢反应来实现锗和碲的共沉积。以络合剂浓度和电流密度为调节变量,沉积了多组碲化锗薄膜样品。通过对薄膜形貌—组分—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络合剂浓度为0.05mol/L,电流密度为2mA/cm~2为最佳的碲化锗沉积参数。(2)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沉积法进一步制备出碲化锗纳米线。通过对碲化锗纳米线微观结构的表征和分析,发现此纳米线为面心立方结构,直径为50纳米,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不等。通过对碲化锗纳米线选区电子衍射结果的标定,发现其具有较大的晶面间距,并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温度对碲化锗微观结构的影响。这种结构调控能力将为在相变纳米线中实现超低功耗、非熔融相变存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1-01)

蒋海涛,刘诗斌,元倩倩[2](2018)在《无催化剂气相沉积法直接制备用于紫外光检测的氧化锌纳米线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环境检测和高速光通信而言,高性能紫外光电探测器是关键。利用气相沉积法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备氧化锌纳米线网,在纳米线网上直接制备光电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提高。结果显示,纳米线网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流为60μA,大约是单根纳米线光电器件光电流的15倍。详细讨论纳米线网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机制发现,在纳米线网内,纳米线与纳米线之间的结势垒高度决定了纳米线内部载流子的传输。当紫外光照射纳米线网光电探测器时,纳米线与纳米线之间结势磊高度的快速变低,从而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孙蒙蒙,常春蕊,张志明,张亚东,安立宝[3](2019)在《沉积法掺金改善碳纳米管电接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沉积法在碳纳米管中掺杂金属金对碳纳米管与金属电极间的电接触特性的影响。首先,采用酸回流方式在碳纳米管表面构造缺陷及亲水官能团并配制碳纳米管分散液;然后,采用柠檬酸钠和氯金酸配制金溶胶溶液,再将配制好的碳纳米管分散液滴入金溶胶溶液中,经震荡沉积得到掺杂金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样品。扫描电子显微图片及红外吸收光谱表明,酸回流成功地在碳纳米管管壁及端部构造了一些缺陷及亲水官能团。形貌表征及X射线光电子谱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及端部成功地掺杂了金纳米粒子。掺金后碳纳米管拉曼光谱的G带波数增大,表明该掺杂类型为p型。最后,采用介电电泳法将原样与掺金碳纳米管分别组装到金电极之间,并实时测量接触电阻。结果表明,沉积法掺金可降低碳纳米管与金电极间的接触电阻,其阻值平均降幅高达71.49%。(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熊伟,胡新跃,李越星,左志立[4](2018)在《模板辅助脉冲电沉积法合成Ni纳米管及其磁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脉冲电沉积法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中制备了Ni纳米管阵列。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对Ni纳米管生长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Ni纳米结构由Ni纳米颗粒堆积物到Ni纳米管再到Ni纳米线变化。最终发现沉积1h所得的Ni纳米管具有较好的微观形貌。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Ni纳米管阵列的磁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纳米管在平行于纳米线轴的方向的矫顽力为241Oe,矩形比为0.19,Ni纳米管阵列有高的各向异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22期)

李越星,左志立[5](2018)在《模板辅助电沉积法合成Fe纳米线阵列及其磁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择孔道分别为30、60、100nm的均匀直径的阳极氧化铝模板(ann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AAO)为合成模板。并且,采用恒电位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不同直径的Fe一元磁性纳米线阵列。文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纳米线进行显微结构以及形貌上的表征,X射线能谱(EDX)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应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磁学性能的测试。(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9期)

赵云秀,朴红光,潘礼庆[6](2018)在《基于模板电沉积法的坡莫合金纳米线制备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柱形坡莫合金纳米线具有单轴形状各向异性以及超高速磁畴壁输运特性,在微磁学研究和超高密度磁存储领域备受关注。因此,研究高质量圆柱形坡莫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圆柱形坡莫合金纳米线制备方面,基于模板电沉积法成为了首选方式。由于各种电沉积参数对镍铁合金异常共沉积行为的影响,至今仍无法制备出镍铁成分配比一致以及致密性好的高质量纳米线。本文通过分析基于模板电沉积法的技术难点和原因,总结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高质量坡莫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技术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S1期)

黄品[7](2018)在《电沉积法构建载金属离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临床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载锌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涂层的理化特性、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探索仿生Sr/CS/G复合微球的形貌发生过程,探索其体外仿生矿化的能力及相应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电沉积法在纯钛片上制备载不同浓度锌离子(0 mM,0.5 mM,5 mM,50 mM)的壳聚糖/明胶复合涂层,通过荧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分析(EDX),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电子衍射(XRD)对涂层的形貌、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分析涂层的纳米结构、化学元素及成分组成、涂层形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等;通过拉力测试和剪切力测试对涂层的机械性能进行分析;涂层的离子释放动力学曲线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对不同时间段的锌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绘制而出;生物学性能的检测包括抗菌实验、生物相容性实验和成骨实验:1)抗菌实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与涂层共培养后,扫描电镜结合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抗菌效果进行分析;2)生物相容性实验和成骨实验采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涂层共培养,通过CCK-8与ALP实验进行检测。第二部分实验描述了不同形貌的仿生Sr/CS/G复合物的制备情况,并对制备过程中不同因素对形貌的影响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研究了在不同外部参数(聚合物浓度,时间,EPD电流)下形貌的变化,其中着重探讨了壳聚糖和明胶对于成球形貌的调控作用。此外,本实验还探讨了 Sr/CS/G复合微球在不同等渗溶液体系中的体外矿化能力,采用XRD、SEM等检测对矿化产物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生物学实验比较材料在不同溶液中浸泡后的细胞反应。结果:第一部分实验化学表征测试的结果显示锌离子被成功载入涂层中,形成了具有纳米结构的复合涂层,其中的纳米颗粒可从涂层中缓释出来;XRD、XPS等测试结果显示涂层中生成了ZnO晶体,TEM对缓释颗粒的表征结果显示缓释的纳米颗粒呈核壳结构,为有机物包裹的氧化锌纳米结晶。机械测试结果表明锌的载入显着提高了涂层的拉力与剪切力强度。涂层的锌离子释放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可实现锌离子的缓释。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既可以抑制溶液中游离菌的生长,又可以抵御细菌在涂层上的黏附;且涂层的抗菌性能具有浓度依赖性,锌离子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体外细胞学实验表明适宜浓度的锌离子可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与成骨分化,但高浓度的锌将抑制细胞的成骨活性。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壳聚糖和明胶有机模版的框架中形成了碳酸锶晶体;这种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是由Sr/CS/G纳米微球层层自组装形成的,复合分形生长的特点,在形态上具有自相似性;在分形生长的调控中,壳聚糖和明胶作为有机模版起着关键作用;壳聚糖引导晶体的分枝生长,而明胶控制了复合物的成球;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在不同的等渗溶液体系中矿化得到的产物不同,在PBS中在原有微球的基础上矿化产生了纳米级的SrHAp,在SBF中则可加速球形HA的生成;Sr/CS/G复合微球rBMSC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可以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其中,经过PBS诱导后的涂层可促进rBMSC的增殖和矿化。结论: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在钦片上形成了载锌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涂层;涂层中形成了锌的氧化物,并可通过纳米颗粒的形式释放出来。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同时可以体外促进成骨向分化。而通过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纳米涂层的构建,我们对涂层纳米结构的组装和形貌发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载锶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具备分形生长的特点,其体外矿化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和仿生矿化中有机模版的构建。(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姚赛楠[8](2018)在《基于尿素沉积法的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有机化学物质。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的PO生产工艺主要有:氯醇法、共氧化法和H2O2直接氧化法。然而,这些工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投资大、联产多、H2O2运输困难等缺陷,因此研究者都希望能找到一种绿色无污染、经济且副产物少的PO生产新工艺。在H2、O2共存下,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生成环氧丙烷被认为有前景取代上述工艺,而用于该反应的催化剂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大量研究表明,以Ti-Si体系为载体的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对于该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但目前仍未有一种催化剂可以同时达到10%丙烯转化率、90%PO选择性、50%H2效率和高稳定性这一工业化目标,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丙烯转化率(>10%)满足工业化要求的条件下,以进一步提升PO的选择性和时空产率为目标。从载体的对比选择和Au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了丙烯环氧化催化性能: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制备出介孔钛硅分子筛TS-1,溶胶-凝胶法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Ti-O-Si作为载体,通过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出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探究了 Au/TS-1和Au/Ti-O-Si两种催化剂性能差异的原因;然后选用性能优异的TS-1作载体,优化了负载Au过程中的负载温度、沉淀剂用量、Au负载量以及Au还原温度,并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DRUV-Vi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考察Au负载率、载体结构以及Au纳米颗粒粒径等影响催化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Au负载于TS-1上时更易进入TS-1的孔道中且粒径分布均匀,同时Au/TS-1催化剂表面Lewis酸酸性更强,较Au/Ti-O-Si催化剂更有利于丙烯环氧化反应。通过对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条件的优化:负载温度为80℃、Urea/Au摩尔比为10、焙烧温度为400℃时,负载量为1.0wt.%的Au可以完全负载、粒径小且负载均匀(2.4±0.4nm),分散度高,在反应温度为300℃,空速7000mL.gcat-1·h-1时,丙烯转化率达13.9%,PO选择性达78.7%,PO时空产率可达180.8 gpo/Kgcat/h。为进一步提升PO选择性,改变催化评价条件(反应温度和反应空速),发现优化后的Au/TS-1最佳反应温度为275℃,最佳空速为9000 mL·gcat-1·h-1,此时,在丙烯转化率达到工业目标(>10%)的条件下,PO选择性达到80.3%。最后,本文还添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对Au/TS-1催化剂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了 PO选择性和时空产率。结果表明:助剂金属主要通过改变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和Au的负载影响催化性能,其中,添加二价碱土金属时催化性能提升更为明显。催化剂表面的酸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丙烯环氧化的反应。添加K+和Mg2+金属阳离子时,在不会降低丙烯转化率的条件下,可以提升PO选择性,最高可达82.50/%。其中,Mg2+-Au/TS-1催化剂可以在53 h内催化性能保持不变,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未脱附的产物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并不是催化剂表面Au颗粒团聚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雷凯[9](2018)在《电沉积法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及对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纺织印染业的第一大国,占世界染料产量的70%,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印染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对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纳米零价铁是一种新兴高效的环境修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卤代化合物、硝酸盐等污染物的治理中。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纳米零价铁的制备方法不断创新,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常用制备方法多存在成本较高等问题,仅适用于实验室少量制备。本文以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并有广泛应用基础的电沉积法为理论基础,将活性炭作为载体电极制备负载型纳米零价铁(zero-valent iron/activated carbon,nZVI/AC),通过对制备过程中沉积液参数和电流参数进行优选,确定最优制备条件,并对该条件下制备的nZVI/AC进行表征分析,将其用于偶氮类染料脱色效能的影响和动力学规律研究。电沉积液参数对制备nZVI/AC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中,以甲基橙(methyl orange,MO)降解率指标、沉积液指标和系统指标为评价体系,采用正交试验和层次分析法,得到不同沉积液参数对nZVI/AC影响大小,以及最优沉积液参数为:FeCl_2?4H_2O浓度为400g/L,pH值为2.0,溶液温度为40℃,糖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氯化锰的添加量分别为1.0g/L、0.05g/L和30g/L。电流参数对制备nZVI/AC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中,以MO降解效率、电流效率和铁碳质量比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影响试验,优选出直流电制备nZVI/AC的最优电流密度为3.0A,通电时间为10min。对最优条件下电沉积法制备的nZVI/AC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电沉积法在活性炭上成功负载的零价铁呈絮状球形,单体尺寸在200nm左右,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容积分别为470.103 m~2/g和0.361 cm~3/g。nZVI/AC对MO模拟染料废水脱色效果较好,适用范围较宽,降解机理以还原、吸附和混凝共沉淀为主。降解率随MO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反应温度、DO、共存物质Na_2SO_4和CMC的升高而降低,pH为中性时降解率最高。nZVI/AC对MO染料的脱色反应主要遵循一级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CMC共存状态下遵循线性衰减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燕[10](2018)在《电化学沉积法可控制备钴基纳米结构及其赝电容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它具有比传统电容器功率密度高且其充电的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合理的设计和合成高性能电极材料是发展超级电容器的有效途径。根据能量储存机制,超级电容器目前可以分为两类: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典型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是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但是能量密度低。目前应用较多的赝电容电极材料主要包括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以及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RuO_2、MnO_2、Co_3O_4、NiO、CuO、Fe_2O_3、Ni(OH)_2和Co(OH)_2)。与碳材料相比,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主要依靠活性材料表面以及体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储存能量,因而具有更高的比电容量和能量密度;而与导电聚合物相比,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利用率。此外,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还具有尺寸形貌可控、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等优点。因而,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是一类较有潜力的赝电容电极材料。其中,钴基化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电容,低成本,环境友好以及在碱液中较好的耐腐蚀稳定性等优点得到广泛研究。本文将电化学沉积与其他制备方法(CVD、水热法)相结合,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得到不同种类的钴基化合物。采用多种测试表征技术(SEM、XRD、XPS、TEM)对其形貌、组分、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将其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测试了电化学性能,探索了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增强之间的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泡沫镍作为导电基底,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其表面生长掺氮的碳纳米管。然后将其放入硝酸钴水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沉积法,使得氢氧化钴纳米片均匀的负载到掺氮的碳纳米管上,形成N-CNTs/Co(OH)_2核壳结构。Co(OH)_2的引入有效的增多了复合材料的反应活性位点,同时还改善了掺氮碳纳米管的亲水性,与电解液能够充分接触。电化学结果表明N-CNTs/Co(OH)_2电极展现了较高的电容(在电流密度为1 mA cm~(-2)下,其面电容为0.46 F cm~(-2),对应的比电容为196 F g~(-1))、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循环2000次后剩余81.2%)。(2)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上制备出了具有独特形貌的CuCo_2O_4@Co(OH)_2核壳结构阵列。同时还探索了电化学沉积时间对其生长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uCo_2O_4@Co(OH)_2(8 min)电极展现了高的比电容(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下,其比电容为424 F g~(-1)),优秀的倍率性能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循环10000次后剩余85.8%)。该核壳结构的优异电化学性能归功于分层结构和每个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此外,与石墨烯组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350 W kg~(-1)时,能量密度达到19.2 W h kg~(-1)。(3)利用硝酸钴、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恒电位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上合成Ni-Co前驱体纳米片,通过煅烧过程得到透明状的NiCo_2O_4薄片。然后将其与硫代乙酰胺溶液进行水热反应,最终得到粗糙多孔的NiCo_2S_4纳米片。将NiCo_2O_4和NiCo_2S_4电极在叁电极条件下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0.5 A g~(-1)下其比电容分别为320 F g~(-1)和1051 F g~(-1),硫化后的NiCo_2S_4电极的比电容是NiCo_2O_4电极的约3.3倍。同时,NiCo_2O_4和NiCo_2S_4电极在5 A g~(-1)的条件下的循环5000次后电容分别保留60%和85%。NiCo_2S_4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功于其片状多孔结构和高导电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纳米沉积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环境检测和高速光通信而言,高性能紫外光电探测器是关键。利用气相沉积法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备氧化锌纳米线网,在纳米线网上直接制备光电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提高。结果显示,纳米线网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流为60μA,大约是单根纳米线光电器件光电流的15倍。详细讨论纳米线网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机制发现,在纳米线网内,纳米线与纳米线之间的结势垒高度决定了纳米线内部载流子的传输。当紫外光照射纳米线网光电探测器时,纳米线与纳米线之间结势磊高度的快速变低,从而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沉积法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雄图.基于电化学沉积法的碲化锗薄膜及纳米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2].蒋海涛,刘诗斌,元倩倩.无催化剂气相沉积法直接制备用于紫外光检测的氧化锌纳米线网(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3].孙蒙蒙,常春蕊,张志明,张亚东,安立宝.沉积法掺金改善碳纳米管电接触特性[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4].熊伟,胡新跃,李越星,左志立.模板辅助脉冲电沉积法合成Ni纳米管及其磁学性能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5].李越星,左志立.模板辅助电沉积法合成Fe纳米线阵列及其磁学性能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6].赵云秀,朴红光,潘礼庆.基于模板电沉积法的坡莫合金纳米线制备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8

[7].黄品.电沉积法构建载金属离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及性能研究&临床病例报告[D].武汉大学.2018

[8].姚赛楠.基于尿素沉积法的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

[9].雷凯.电沉积法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及对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效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8

[10].张燕.电化学沉积法可控制备钴基纳米结构及其赝电容性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8

标签:;  ;  ;  ;  

纳米沉积法论文-孙雄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