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研究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有超过20万名的孤儿没有得到国家经常性的救助,儿童福利机构的数量与资源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孤儿的养育要求。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化问题能够更好提升孤儿的福利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西方公共治理理论对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从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及社会的慈善参与情况出发,探讨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化发展现状。认为,儿童福利机构存在机构自主性低、政府限制力强、社会慈善观念薄弱和非营利组织影响力有限等制约因素。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行经验,提出构建民办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机制、政府福利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家庭寄养模式等社会化政策建议,这些研究结论,对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概述
  • 1.3.1 主要概念
  • 1.3.2 理论依据
  • 1.3.3 基本思路
  • 1.3.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5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2.儿童福利机构运行与管理的社会化现状
  • 2.1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的现状
  • 2.1.1 调研背景
  • 2.1.2 调研结果
  • 2.2 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行与管理模式
  • 2.3 存在的问题
  • 2.3.1 内部管理问题
  • 2.3.2 政府管理问题
  • 2.3.3 社会慈善参与问题
  • 2.3.4 问题小结
  • 2.4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的必要性
  • 3.制约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的因素
  • 3.1 机构因素:发展观念消极
  • 3.2 政府因素
  • 3.2.1 福利责任负担繁重
  • 3.2.2 对社会参与限制过度
  • 3.2.3 缺乏导向和扶持
  • 3.2.4 缺乏税收激励
  • 3.3 非营利组织因素
  • 3.3.1 自身能力不足
  • 3.3.2 准入和管理制度的限制
  • 3.3.3 公信度薄弱
  • 3.4 其他因素
  • 3.4.1 福利慈善观念薄弱
  • 3.4.2 社区作用有限
  • 4.中外儿童福利机构的社会化模式比较研究
  • 4.1 发达国家(地区)的模式
  • 4.1.1 中国香港
  • 4.1.2 日本
  • 4.1.3 美国
  • 4.2 中外模式比较
  • 4.2.1 儿童福利机构功能比较
  • 4.2.2 政府职能比较
  • 4.2.3 社会参与主体比较
  • 5.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的对策
  • 5.1 社会化过程中各相关层面的定位
  • 5.1.1 儿童福利机构的自身发展定位
  • 5.1.2 政府的责任定位
  • 5.1.3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定位
  • 5.2 促进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发展的对策
  • 5.2.1 构建民办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机制
  • 5.2.2 "购买服务"
  • 5.2.3 加快发展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
  • 6.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