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V-TK/GCV系统对鼠膀胱癌局部/远距离旁观者效应的实验研究

HSV-TK/GCV系统对鼠膀胱癌局部/远距离旁观者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某些特定的酶蛋白基因如HSV-TK,CD基因等编码的酶蛋白可以使一些无毒或低毒的前药转化为强细胞毒性物质,杀死肿瘤细胞,被称为自杀基因。自杀基因(suicide gene)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基因治疗,目前已经建立多个自杀基因系统,如HSV-TK/GCV,5-FC/CD.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腺嘧啶核苷激酶(HSV1-TK)基因/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其通过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将抗病毒核酸类似物GCV磷酸化,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胞死亡。现在该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治疗研究,美国等国家正式批准该基因进入临床治疗肿瘤。自杀基因治疗的一个特点是能引起转染了HSV-TK基因的肿瘤细胞死亡,还能产生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即转移基因阳性表达细胞的死亡可引起临近的阴性细胞的死亡。目前研究又发现,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不但对临近阴性细胞可引起其死亡,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基因表达阴性细胞也可引起其死亡。称为远距离旁观者效应(distant bystander effect)。关于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目前普遍赞同的是缝隙连接机制以及免疫学机制。本实验采用将在小鼠背部皮下建立膀胱癌转移癌模型,在GCV的作用下,观察HSV-TK/GCV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局部旁观者效应及对其他部位转移癌的远距离旁观者效应的效果。及旁观者效应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实验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本实验在体外采用DOTAP试剂将含Hy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的导入包装细胞PA317,获得含HyTK基因的病毒上清,而后感染膀胱癌细胞T739,潮霉素B筛选后获得了T739-TK细胞。RT-PCR证实有HyTK基因的插入并有其mRNA的表达。 2.在BALB/c近交系小鼠动物背部皮下诱导肿瘤模型分析TK基因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以及局部旁观者效应,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背部皮下注射100%已经转染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HSV-TK/GCV系统对鼠膀胱癌局部/远距离旁观者效应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照片
  • 文献综述一 TK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自杀基因治疗肿瘤中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全反式维甲酸提高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治疗髓母细胞瘤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18)
    • [2].全反式维甲酸增强HSV-tk/GCV系统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旁观者效应[J]. 国际眼科杂志 2012(10)
    • [3].腺相关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及机制[J]. 眼科新进展 2012(08)
    • [4].乳腺癌特异性多肽介导的HSV-TK/GCV系统的构建及其靶向杀伤效应[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1(04)
    • [5].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前列腺癌的体外实验[J]. 肿瘤防治研究 2009(11)
    • [6].HSV-TK/GCV联合IL-2治疗舌癌移植瘤的机制探讨[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02)
    • [7].自杀基因系统HSV-TK/GCV联合声动力疗法对人肺癌细胞NCI-446的体外杀伤实验[J]. 肿瘤防治研究 2013(03)
    • [8].腺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联合放射治疗口腔鳞癌的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S2)
    • [9].HSV-TK/GCV联合全身放疗对宫颈癌小鼠抑瘤作用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21)
    • [10].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10)
    • [11].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基因系统治疗肾癌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10(15)
    • [12].腺病毒介导HSV-TK/GCV与IL-2基因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抑制作用[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0(05)
    • [13].hTERT启动子联合HSV-tk/GCV对人前列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J]. 肿瘤防治研究 2009(10)
    • [14].腺病毒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靶向性治疗前列腺癌实验研究[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9(06)
    • [15].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靶向性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04)
    • [16].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的疗效[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04)
    • [17].叶酸修饰的G5-PAMAM-D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前列腺癌的体外实验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 2010(11)
    • [18].细胞缝隙连接与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的关系[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01)
    • [19].DADS提高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旁观者效应的机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4)
    • [20].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对裸鼠肾癌组织细胞凋亡及p-Stat3、Bcl-xL表达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04)
    • [21].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PVNS滑膜细胞的杀伤作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7)
    • [22].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鼠膀胱癌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10)
    • [23].肿瘤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的增效策略[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02)
    • [24].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裸鼠肾细胞癌肿瘤细胞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6)
    • [25].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在hTERT启动子调控下治疗人膀胱癌的实验研究[J]. 山东医药 2011(20)
    • [26].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HSV-tk/GCV系统对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13)
    • [27].AFP增强子驱动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肝癌细胞杀伤的实验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0(05)
    • [28].乏氧条件启动HRE调控HSV-TK/GCV效应链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杀伤作用的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04)
    • [29].ODDD调节HSV-TK/GCV对乏氧环境宫颈癌Hela细胞特异杀伤作用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09)
    • [30].PBI-SUR-TK载体靶向介导HSV-TK自杀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02)

    标签:;  ;  ;  ;  ;  ;  

    HSV-TK/GCV系统对鼠膀胱癌局部/远距离旁观者效应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