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研究

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体能专家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核心力量的训练逐渐被教练员所接受,并在一些运动队的体能训练中开展起来。在思考核心力量的训练和传统的力量训练的联系时,我们会发现,核心力量的训练考虑更多的是深层次的肌肉以及训练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被用于医疗康复上的悬吊训练被引用到竞技运动的体能训练中来。目前国内外采用悬吊技术进行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的运动队也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的应用中,教练员对悬吊训练的作用、功能并不清楚,很多健身康复的训练方法被不加选择的运用到竞技体育。本文选取12名北京散打队二线队15-17周岁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评价,按照技术和力量的对等配对分组。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和实验法对悬吊训练对散打训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美国产BTE-PRIMUS多功能力量测试系统测试实验前后运动员核心力量大小的变化,分别采用等长、等张两种不同的方法测试,通过8周的悬吊训练,得出数据并进行SPSS 16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过8周的悬吊训练实验组运动员核心力量在实验前后有差异性变化,在等长力量和等张测试下的最佳负荷都有很明显的增加,说明核心的稳定性以及核心区域作为运动链的重要作用,从能力上来说它提高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的控制能力,在竞技水平上来说他给体能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促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经过分析得出结论:1经过8周的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表现在身体素质、等长、等张测试中的指标显著性提高。2核心力量的进一步提高更能增加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流畅性、稳定性,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3悬吊训练能动员核心区域的深层肌肉,激发更多的动力源利于完成动作。4在训练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方面,悬吊训练应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5悬吊训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做到对训练难度调整的最佳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力量训练
  • 2.1.1 核心区域的划分
  • 2.1.2 核心力量及核心稳定性
  • 2.1.3 核心力量的力学分析
  • 2.1.4 核心力量以往的的训练方法
  • 2.1.5 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状况
  • 2.2 悬吊的引入及其在体能训练方面的应用
  • 2.2.1 悬吊训练在损伤、康复方面应用
  • 2.2.2 利用悬吊训练核心力量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影像分析法
  • 3.2.4 实验法
  • 3.3 研究内容
  • 3.3.1 实验时间
  • 3.3.2 实验地点
  • 3.3.3 测试内容
  • 3.4 悬吊实验的训练动作
  • 3.4.1 仰卧单腿支撑(左/右)
  • 3.4.2 左/右侧卧单腿支撑
  • 3.4.3 肘立撑
  • 3.4.4 俯卧推拉
  • 3.4.5 俯卧团身
  • 3.5 实验控制
  • 3.6 预实验
  • 4 研究结果
  • 4.1 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
  • 4.2 运动学的三维力学分析
  • 4.2.1 技术动作测试
  • 4.2.2 鞭腿的踝关节三维速度测试结果
  • 4.3 BTE核心力量基础测试评价分析
  • 4.3.1 肌肉等长力量素质评价分析
  • 4.3.2 肌肉等张力量素质评价分析
  • 4.4 实验前后实验组悬吊时间的对比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 5.2 悬吊训练对专项动作的影响
  • 5.2.1 悬吊训练提高了散打运动员踢腿动作的连贯性,使鞭腿发力更流畅
  • 5.2.2 悬吊训练有益于散打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
  • 5.2.3 悬吊训练可以提高散打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稳定性
  • 5.3 悬吊训练对等长、等张力量的影响
  • 5.3.1 对等长力量的影响
  • 5.3.2 对等张力量的影响
  • 5.4 悬吊训练中注意的问题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省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的分析[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优秀散打运动员范学龙比赛中技术动作运用现状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 2017(12)
    • [3].浅析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 中华武术(研究) 2017(01)
    • [4].试论散打运动员赛后心理恢复[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10)
    • [5].对女子散打运动员反应时的研究[J]. 运动 2015(01)
    • [6].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调查与分析[J]. 搏击(武术科学) 2015(10)
    • [7].散打运动员心理疲劳与注意集中程度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4)
    • [8].浅谈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和方法[J]. 新课程(中) 2017(03)
    • [9].吉林省优秀散打运动员右鞭腿的力学分析[J]. 中华少年 2015(19)
    • [10].散打运动员的腿功训练[J]. 武当 2014(03)
    • [11].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下潜抱摔动作的影响[J]. 湖北体育科技 2013(10)
    • [12].简析如何培养优秀散打运动员[J]. 运动 2013(22)
    • [13].家庭环境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影响[J]. 考试周刊 2013(57)
    • [14].散打运动员最高竞技水平保持阶段的训练方法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6)
    • [15].命名艺术:散打运动员美称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 军事体育学报 2018(04)
    • [16].降体重对散打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影响[J]. 山西体育科技 2008(Z1)
    • [17].散打运动员赛前减重期的高蛋白摄入的意义、机制与建议[J]. 武术研究 2020(07)
    • [18].福建省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特点的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 2018(12)
    • [19].福建省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J]. 运动 2018(23)
    • [20].不同级别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及其对击打速度的影响[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8(01)
    • [21].浅析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调整方法[J]. 才智 2014(36)
    • [22].福建省女子散打运动员右鞭腿的运动学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11)
    • [23].散打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分析[J]. 青年与社会 2018(27)
    • [24].对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索[J]. 科学中国人 2016(29)
    • [25].中国散打运动员训练监测手段与评定方法[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7)
    • [26].浅议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标准[J]. 少年体育训练 2009(03)
    • [27].我国散打运动员体能理论研究进展[J]. 中华武术 2008(01)
    • [28].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J]. 军事体育学报 2014(02)
    • [29].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4(04)
    • [30].高校散打运动员竞赛技术运用特点分析——以吉首大学“首届校园散打王争霸赛”为例[J]. 搏击(武术科学) 2014(03)

    标签:;  ;  ;  ;  

    悬吊训练对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