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及外周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控机制

中枢及外周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控机制

论文摘要

胃肠动力障碍病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的病症,致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作为胃肠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研究重点。同时,针刺对胃肠运动功能的调整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实,针刺“足三里”穴能明显缓解消化系统的急慢性炎症,调节胃肠功能,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病。但针刺胃经穴位是否对MMC有调整作用及其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是什么,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胃由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并以肠神经系统做为转换神经元。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作用是促进胃肠运动,起源于脑干的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DMV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主要启始位点,其神经元上有接受来自不同核团投射神经元所发出的神经递质的多种受体,对DMV神经元的活动产生调控作用。DMV神经元自身也包含多种神经递质,除了乙酰胆碱经典神经递质外,还有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多巴胺、一氧化氮等,对外周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目前有关自主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已证实摄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对DMV投射至胃的神经元中神经化学物质的分子水平变化至今未有报道。下丘脑是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它不仅调控胃的生理功能,也对如肾上腺、肝脏、心脏等其它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行调控,对生物钟的调控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调控生物钟节律的重要核团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SCN是哺乳动物内源性昼夜节律的一个主要的起搏器,被称为人体的“生物钟”,负责调控哺乳动物生理及行为的节律性活动。通过跨节示踪已显示了SCN和许多外周器官如肝脏、胰腺、肾上腺、松果体等存在的多突触解剖学联系。其中,室旁核(PVN)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包含有前自主交感和前自主副交感神经元。近十年来,研究发现存在于SCN的钟基因(clock gene)参与了SCN生物钟的分子调节机制。对于哺乳动物而言,钟基因主要包括CLOCK、BMAL1、PERIOD(Per1/2/3)和CRY(CRY1/2)。研究人员发现钟基因不仅表达于SCN,在脑SCN以外其他结构和外周组织中也广泛表达。损毁SCN和体外培养研究则提示外周组织的钟基因依赖于SCN的调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假设SCN活动可以影响外周钟基因的表达,而外周钟基因的变化可能与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有关。研究目的与内容:1.电针调节胃肠功能时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MMC)的变化及胃、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AChE、NOS阳性神经成分的变化。2.DMV-胃投射神经元调控胃生理功能过程中神经递质及受体在分子水平的变化。3.下丘脑SCN活动变化对外周组织器官中钟基因的影响及这些变化是否与某些生理过程相偶联。研究方法:1.采用夹尾刺激激怒法制成大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用应力传感器记录大鼠胃和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采用组织化学技术观测胃、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AChE、NOS阳性神经成分的变化。2.应用Aglient 2100生物分析仪和RT-PCR比较应用于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MPC)的大鼠非固定、不同固定时程脑组织总RNA质量以及神经肽mRNA水平表达,建立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的最佳动物材料的实验研究方法学。3. LMPC结合CTB追踪技术,检测DMV-胃投射神经元中PACAP、NO、ChAT、GABA-AR等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子水平在禁食和重新喂食时的变化。4.分别采用白天PVN微量渗析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及夜间光照大鼠,观察外周组织器官:松果体、肾上腺、肝脏、心脏及肌肉组织中钟基因的mRNA变化。研究结果:1.(1)MMC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胃肠动力障碍组胃-肠MMC周期、Ⅰ、Ⅱ相延长、Ⅲ相缩短(P<0.01),Ⅲ相频率减慢(P<0.01)、幅度下降(P<0.05),胃Ⅲ相发生率降低(P<0.01),胃-肠平均协调收缩率显著下降(P<0.01);西药治疗组、电针治疗组与胃肠动力障碍组比较,胃-肠MMC周期、Ⅰ、Ⅱ相缩短、Ⅲ相延长(P<0.01),Ⅲ相频率加快(P<0.01)、幅度上升(P<0.05),胃Ⅲ相发生率升高(P<0.01),胃-肠平均协调收缩率显著升高(P<0.01)。(2)胃窦、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AChE阳性神经元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胃肠动力障碍组显著减少(P<0.01);与胃肠动力障碍组比较,西药治疗组、电针治疗组显著增加(P<0.01);(3)胃窦、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胃肠动力障碍组显著增加(P<0.01);与胃肠动力障碍组比较,西药治疗组、电针治疗组显著减少(P<0.01)。2.(1)非固定下丘脑脑片总RNA浓度、完整性均高于固定脑片,随着固定时间延长,总RNA浓度下降、降解增加;(2)短片段目的基因GAPDH、NSE、MCH、MC4R均能从非固定和固定脑片扩增得到,长片段目的基因GR只能从非固定脑片扩增得到;(3) CRH、TRH在PVN小细胞部高表达,在SON及PVN大细胞部不表达或低表达;AVP、OT在PVN大细胞部和SON高表达,在PVN小细胞部低表达; (4) DMV标记神经元和非标记神经元看家基因表达含量无显著差异。3.与对照组比较,禁食48小时后,DMV投射至胃神经元神经递质PACAP和NOS的mRNA水平下降(P<0.05),ChAT及TH无显著性变化;重新喂食60分钟后, PACAP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NOS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禁食组GABA-AR的mRNA水平下降(P<0.05),恢复进食组GABA-AR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受体GR、TRHR、orexin-R、oxytocin-R、NK1R无显著性差异。4.在2小时BIC渗析作用下外周钟基因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松果体钟基因在30分钟及60分钟夜间光照下发生改变,其他组织外周钟基因30分钟光照无变化,延长光照时间至60分钟后,肾上腺、肝脏、心脏钟基因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而肌肉组织钟基因仍无变化。结论:1.(1)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可能是胃肠动力障碍大鼠发病机制之一;(2)大鼠胃、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氮能神经紊乱可能是胃肠动力障碍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的神经化学基础;(3)针刺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ACh、NO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2.激光显微切割技术适用于不同来源大脑神经元定性及定量研究,取材尽量采用非固定或短暂固定的组织;其优越性在于特异地从各种脑核团细胞、各种细胞结构的组织中分离出单细胞类型或组织结构,将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结合,对该单细胞种类或组织结构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3. PACAP、NO和GABA-AR可能参与了副交感神经系统调控胃生理功能的不同神经化学机制。4.SCN对外周钟基因具有调控作用,但外周钟基因可能不与外周生理活动直接偶联,而主要与调节纪录外周时间系统有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第一部分 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及电针调整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
  • 材料和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附图
  • 第二部分 应用LMPC 技术对不同来源神经元总RNA 质量差异的研究
  • 附图
  • 第三部分 大鼠在禁食及投食后DMV 投射至胃神经元中基因表达变化
  • 第四部分 SCN 对外周钟基因及生理功能的分化调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附录: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相关论文文献

    • [1].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26)
    • [2].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
    • [3].半夏泻心汤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改善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12)
    • [4].患胃肠动力障碍如何用药[J]. 求医问药 2010(11)
    • [5].胃肠动力障碍的检测方法及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0)
    • [6].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体会[J].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08)
    • [7].中医药对应激性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03)
    • [8].当归挥发油对实验性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04)
    • [9].胃肠动力障碍相关因素及其治疗[J]. 湖南中医杂志 2014(04)
    • [10].生大黄治疗颅脑创伤患者瘦素和胃肠动力障碍临床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01)
    • [11].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06)
    • [12].基于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的气滞胃痛颗粒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J]. 药学研究 2017(02)
    • [13].肝硬化相关胃肠动力障碍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6)
    • [14].大承气汤联合麦粒灸治疗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12)
    • [15].改良鼻饲法对胃肠动力障碍痴呆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1)
    • [16].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厚朴“发汗”前后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06)
    • [17].普芦卡必利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7)
    • [18].成纤维细胞因子对急性胰腺炎家兔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18(11)
    • [19].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2)
    • [20].中药外敷改善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10)
    • [21].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3(05)
    • [22].补中益气汤改善脾虚型胃肠动力障碍大鼠代谢组学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5)
    • [23].大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09)
    • [24].脊髓损伤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及其可能机制[J]. 胃肠病学 2012(07)
    • [25].胃肠动力障碍的中医研究概述[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11)
    • [26].慢性便秘与胃肠动力障碍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 青海医药杂志 2017(08)
    • [27].参附注射液合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6(04)
    • [28].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肠动力障碍14例临床分析[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05)
    • [29].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腔内超声检查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9(01)
    • [30].海星醇提取物对疾病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11)

    标签:;  ;  ;  ;  ;  ;  ;  ;  ;  ;  ;  ;  

    中枢及外周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控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