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论文摘要

杂环化合物是指具有环状结构,并且除碳氢原子外,至少还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化合物。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含有硫、氮、氧三类杂原子的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这些杂环化合物是严重的污染源,化石燃料中的含硫、含氮化合物是在燃烧过程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这些化合物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物处理方法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费用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DBT)是化石燃料中含有的一种典型的有机硫化合物,使用传统的加氢脱硫(Hydrodesulfurization,HDS)难以去除,因此选择DBT作为微生物脱有机硫反应的模式化合物。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咔唑(Carbazole,CA)的各种烷基衍生物,所以生物脱氮的研究是以CA为模式化合物。二苯并呋喃(Dibenzofuran,DBF)是研究二恶英类(dioxin-like)氧杂环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模式化合物。 本工作使用实验室前期分离出来的一株降解DBT的菌株XP为研究对象。菌株XP为常温菌株,可以在30℃左右降解含硫化合物。对XP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XP菌落生长初期形成短的分枝菌丝体,然后分化成球菌及棒杆菌的形态;菌落有光泽,从奶白色逐渐变为粉红色;XP菌株的分枝菌酸属于红球菌分枝菌酸;脂肪酸类型为无分支,含有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结核菌脂酸,与数据库中的红平红球菌脂肪酸类型有86.5%的同源性;XP菌株的riboprint模式与模式菌株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DSM 43066T相似;XP菌株的16S rDNA序列在诊断区(1-500个碱基)与模式菌株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DSM 43066T的16S rDNA序列100%的同源。通过上述常规的形态学、化学分析法(包括脂肪酸、分枝菌酸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结果(Riboprint pattern和16S rDNA序列的比对),最终确定XP菌株属于红平红球菌,命名为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XP。 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XP可以利用各种硫源,包括部分甲基噻吩、甲基苯并噻吩及全部测试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唯一硫源生长。通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有机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的分布及其特点
  • 1.1 化石燃料中含硫化合物
  • 1.2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
  • 1.3 环境中的含氧化合物
  • 2.硫、氮、氧孤对电子杂环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 2.1 硫杂环的微生物降解
  • 2.2 氮杂环的微生物降解
  • 2.3 氧杂环的微生物降解
  • 3.微生物降解硫氮氧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的应用及其研究前景
  • 第二章 脱有机硫菌株的鉴定及代谢途径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菌株和培养基
  • 1.3 分析方法
  • 1.4 菌株鉴定
  • 2.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鉴定
  • 2.2 平红球菌XP在30℃生长及脱硫情况
  • 2.3 各种硫杂环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分析
  • 3.小结
  • 第三章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XP休止细胞对燃油的脱硫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休止细胞的制备
  • 1.3 菌体干重与吸光度关系确定
  • 1.4 休止细胞降解各种硫杂环化合物
  • 1.5 XP休止细胞对各种燃油的脱硫
  • 2.结果与讨论
  • 2.1 休止细胞体系降解DBT类化合物
  • 2.2 XP休止细胞对柴油的脱硫实验
  • 2.3 XP休止细胞对原油的脱硫实验
  • 2.4 XP休止细胞对汽油的脱硫实验
  • 3.小结
  • 第四章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XP脱硫基因的克隆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1.3 菌株和质粒
  • 1.4 DNA操作技术
  • 1.5 HPLC检测条件
  • 1.6 GC分析方法和条件
  • 1.7 dszD基因表达产物的酶活测定
  • 2 结果和讨论
  • 2.1 XP菌株目的基因的扩增
  • 2.2 转化子XPEC24A对DBT类化合物的降解
  • 2.3 dsz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酶活检测
  • 2.4 同时表达dszA和dszC基因降解DBT生成HPBS
  • 3.小结
  • 第五章 咔唑降解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红球菌的表达
  • 1.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及测定方法
  • 1.3 菌株和培养基
  • 1.4 DNA操作技术
  • 1.5 目标转化子的筛选
  • 1.6 双相反应
  • 2.结果与讨论
  • 2.1 carA基因导入XP菌中
  • 2.2 carABC基因导入XP菌株
  • 3.小结
  • 第六章 耐有机溶剂假单胞菌脱硫菌株的构建
  • 1.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1.3 主要试剂
  • 1.4 基因操作
  • 1.5 测定方法
  • 2.结果和讨论
  • 2.1 耐有机溶剂假单胞菌的构建
  • 2.2 重组假单胞菌A4在10%二甲苯条件对DBT的降解
  • 2.3 重组假单胞菌A4在有机溶剂环境下的生长
  • 2.4 重组假单胞菌A4对各种硫杂环的降解及代谢产物分析
  • 2.5 重组假单胞菌A4在各种有机溶剂下的脱硫
  • 3.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REFERENCES
  • 致谢
  • 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的原子构型的判断方法[J]. 化学教育 2015(16)
    • [2].孤对电子对碲热电传输性能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18(21)
    • [3].浅谈高中结构化学中的孤对电子问题[J]. 高考 2019(13)
    • [4].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7(05)
    • [5].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08(10)
    • [6].水在水合、水化、水解中的作用例析[J]. 学生之友(初中版)(金视野) 2010(01)
    • [7].苯与羰基钼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0(04)
    • [8].关于卤化硼的Lewis酸性强度的讨论[J]. 大学化学 2016(12)
    • [9].关于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系列问题(7)——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几个问题[J]. 高中数理化 2014(05)
    • [10].CH_3SH与HOCl分子间氢键和卤键的结构与性质[J]. 化学学报 2009(06)
    • [1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一种简洁推导[J]. 武警学院学报 2008(02)
    • [12].如何通过分子式直接推断分子的立体结构[J]. 化学教与学 2010(03)
    • [1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检测[J]. 新高考(物理化学生物) 2009(02)
    • [14].聚苯并咪唑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J]. 材料导报 2009(07)
    • [15].断键与非键电子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初探[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8(03)
    • [16].例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复习策略[J]. 高中数理化 2019(14)
    • [17].Al(N_3)_3和P(N_3)_3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3(03)
    • [18].NO在Y_n(n=1—12)团簇表面的解离性吸附[J]. 物理学报 2013(24)
    • [19].D_(3h)CN_3X_3~+(X=Si,Ge,Sn,Pb):不含硼的平面六配位碳分子[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0].夹心型配合物二茂铁和E_5FeE_5(E=N,P,As,Sb,B i)的结构和芳香性[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1].异二氯乙烯价壳层轨道电子结构的电子动量谱研究(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9(04)
    • [22].水助酮和烯醇类化合物互变异构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 2009(12)
    • [23].非水条件下有机碱分解氯化铵回收氨的工艺[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24].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9(02)
    • [25].离子液体Cl复合盐酸改性木质素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 2016(01)
    • [26].封面图案[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15)
    • [27].以咔唑为π-桥的D-π-A型有机染料分子的合成与性能[J]. 中国科学:化学 2016(05)
    • [28].氢键学说发展概论[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09)
    • [29].无机酸分子的酸性[J]. 考试周刊 2015(33)
    • [30].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应用进展[J]. 云南化工 2011(01)

    标签:;  ;  ;  ;  ;  

    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