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

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

论文题目: 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作者: 张璞

导师: 田明中

关键词: 第四纪后期,沉积环境,福建,漳州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福建省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东部,晚三叠纪以来就进入了濒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地带发展阶段,由于地质历史长期处于这种特定构造环境,构造活动带极为复杂,活动带不断变迁,但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都呈北东向带状分布。漳州则位于福建省三大构造单元中的闽东火山断坳带之中,就是受控于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相互切割而成的,是一个以北西向断裂起主导作用的地堑型的断陷盆地。受构造影响,区内沉积物发育不尽相同,为研究方便,将漳州分为两个沉积小区,分别为漳州小区和珩坑—天宝小区。 根据漳州盆地野外勘察、钻孔岩芯、浅层地震剖面探测、构造解译及分析,14C和光释光测年等,对岩性、沉积相、沉积旋回、沉积层序、孢粉及藻类组合进行分析、确定了地层划分依据、岩性标志层、不整合面、断层位置及活动时间等,利用层序和年代学对比方法,绘制连孔柱状图和二维剖面的等时层序格架对比图,提出了精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第四系划分为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和东山组、全新统长乐组。在地层划分的同时建立了盆地分析等时地层单元对比和地层格架。根据详细的第四纪沉积物粒度、有孔虫及硅藻分析,并综合研究区内代表性钻孔的岩性和岩相等资料,得出了研究区第四系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的认识。研究表明漳州第四系演化历史、地层发育完整程度、起始时间、成因类型、厚度和沉积特征各不相同,其沉积环境以海湾相为主。利用岩芯孢粉样品,采用孢粉谱定量分析的方法,并结合14C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揭示了各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总体为温暖型,但期间经历了冷、热不断交替的五大变化期,其中晚更新世晚期两期即由温暖偏干→温暖湿润,全新世有三期即温暖偏干→温暖湿润→温暖偏干。结合地层、测年、孢粉、沉积物、构造等资料对福建东部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作出了分析。 将福建漳州、泉州、厦门沉积物、地层、气候等逐一进行对比研究,反映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化与全球变化是相一致的的。经历了两次海侵。但受构造影响,各地沉积环境略有所不同。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选题依据

1.2 福建省第四纪研究的历史及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福建省漳州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福建漳州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植被

2.1.3 水系

2.1.4 海湾

2.2 地貌

2.3 地质概况

2.3.1 地层

2.3.2 构造

第三章 福建省漳州第四纪地层

3.1 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原则

3.2 区域第四纪地层划分

3.2.1 更新统下部

3.2.2 更新统中部

3.2.3 更新统上部

3.2.4 全新统

3.3 漳州第四纪地层系统

3.3.1 代表性钻孔剖面岩性描述

3.3.2 钻孔岩石地层学划分与特征

3.3.3 浅层地震剖面地震波组特征

3.3.4 年代地层划分与界面分析

3.3.5 粒度分析与层面划分

3.3.6 生物地层划分与特征

第四章 福建省漳州第四纪地层时空格架

4.1 第四纪年代地层格架

4.2 第四纪岩石地层格架

4.3 第四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其特征

4.4 第四系综合柱状图

第五章 漳州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变化

5.1 沉积物粒度反映的环境变化特征

5.1.1 粒度分布曲线

5.1.2 粒度参数

5.2 钻孔硅藻、有孔虫反映的沉积环境特征

5.2.1 钻孔硅藻分析

5.2.2 钻孔有孔虫分析

5.3 孢粉记录的气候、植被变化特征

5.3.1 孢粉类型

5.3.2 孢粉组合带特征

5.3.3 孢粉反映的全新世气候、植被演化

第六章 福建漳州活动断层特征与盆地演化

6.1 漳州活动构造分布特征

6.1.1 北西向断裂

6.1.2 北东向断裂

6.2 漳州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6.2.1 漳州盆地的形成

6.2.2 漳州盆地的演化

第七章 福建东部沿海城市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7.1 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结构特征

7.2 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7.2.1 更新世晚期

7.2.2 全新世

7.3 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7.3.1 第一阶段

7.3.2 第二阶段

7.3.3 第三阶段

7.3.4 第四阶段

7.3.5 第五阶段

第八章 主要成果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图

图版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D]. 贾建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相关论文

  • [1].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张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
  • [2].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 蒋富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
  • [3].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D]. 庄丽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
  • [4].兰州三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化与古环境重建[D]. 杨桂芳.中国地质大学2003
  • [5].冲绳海槽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古环境演化[D]. 常凤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
  • [6].长江三角洲东部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新构造运动、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的耦合作用[D]. 魏子新.华东师范大学2004
  • [7].苏北盆地兴化钻孔近3Ma环境变化记录研究[D]. 舒强.南京师范大学2004
  • [8].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 kaBP以来的气候演化[D]. 谢远云.中国地质大学2004
  • [9].青藏高原中部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D]. 吴艳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2
  • [10].南海南部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D]. 付淑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标签:;  ;  ;  ;  

福建漳州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