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下游某市饮用水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分布及净化

东江下游某市饮用水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分布及净化

论文摘要

近年来饮用水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含量水平及净化技术引起了环境科学界热切关注。而在我国,此方面的问题还未见相关报道。本论文针对饮用水中PPCPs的分布及其净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对液质联用分析技术(HPLC/MS/MS)优化,建立了饮用水中37种PPCPs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水样预处理采取固相萃取技术,Oasis HLB萃取效果较好,滤速和洗脱剂体积设置为10ml/min和6ml。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和检测限范围分别为25.8~106.3%和0.9~29.4ng/L。(2)研究调查了饮用水系统中的PPCPs的分布特征。在不同水样中被检出17种PPCPs;对于受污染的原水,检测出了35种PPCPs。水源水、水厂进水、出水和管网龙头水分别检测出了15、16、9和5种PPCPs,浓度范围分别为n.d.~20.2ng/L、n.d.~19.8ng/L、n.d.~7.1ng/L和n.d.~1.4ng/L。(3)常规工艺能够去除部分PPCPs,水厂出水中能检出7种PPCPs,去除率范围为50~93%;中试装置模拟常规工艺出水中林肯霉素和泰妙菌素被完全去除,其余6种PPCPs均能检出,去除率范围为50~84%。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能对所有PPCPs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仅检出了氨糖美辛1种PPCPs且去除率高达95%;中试装置模拟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PPCPs浓度均降至检出限以下。(4)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林肯霉素和氨糖美辛对滤速比较敏感,提高滤速能显著降低其去除率;林肯霉素、氨糖美辛和磺胺甲恶唑对pH值比较敏感,降低或提高pH值均能降低林肯霉素和氨糖美辛的去除率,而磺胺甲恶唑的去除率与p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天然有机物浓度提高会影响PPCPs去除效果。(5)臭氧氧化PPCPs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反应速率,安替比林、林肯霉素、磺胺甲恶唑和氧苄胺嘧啶在接触5min以内即可反应完全,达舒平和舒必利在10~15min时才能反应完全,而氨糖美辛反应最慢,反应15min后臭氧接触柱的出水中仍能检出残留;臭氧投加浓度达到3mg/L以上时可全部去除所研究的8种PPCPs。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分类
  • 1.2.1 抗生素
  • 1.2.2 雌激素
  • 1.2.3 消炎镇痛药
  • 1.2.4 杀菌消毒剂
  • 1.2.5 人工合成麝香
  • 1.2.6 显影剂
  • 1.3 相关研究及进展
  • 1.3.1 PPCPs 的来源途径
  • 1.3.2 饮用水中 PPCPs 的残留
  • 1.3.3 饮用水中 PPCPs 的去除技术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饮用水中 PPCPs 分析方法优化
  • 2.1 环境中 PPCPs 常用的检测方法
  • 2.2 HPLC/MS/MS 分析平台的建立
  • 2.2.1 高效液相色谱双质谱联用仪及其特点
  • 2.2.2 研究物质的选择及标准溶液制备
  • 2.2.3 HPLC/MS/MS 条件及参数的确定
  • 2.3 预处理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2.3.1 装置与方法
  • 2.3.2 回收率及检出限
  • 2.3.3 参数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供水系统中PPCPs的含量水平及分布特征
  • 3.1 研究对象与实验计划
  • 3.2 PPCPs的总体检出情况
  • 3.2.1 磺胺类抗生素
  • 3.2.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3.2.3 林肯霉素类抗生素
  • 3.2.4 消炎解热镇痛药
  • 3.2.5 抗心律失常药
  • 3.2.6 其他药物
  • 3.3 四类水样中 PPCPs 的检出情况汇总
  • 3.3.1 水源水
  • 3.3.2 水厂水
  • 3.3.3 管网及龙头水
  • 3.4 与国外相关研究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饮用水处理工艺 PPCPs 的中试研究
  •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1.1 实验装置
  • 4.1.2 实验方法
  • 4.2 常规及深度处理工艺对PPCPs去除效果
  • 4.2.1 常规工艺
  • 4.2.2 深度处理工艺
  • 4.3 活性炭吸附去除PPCPs的影响因素
  • 4.3.1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2 滤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3.3 投加有机物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 臭氧氧化去除PPCPs的影响因素
  • 4.4.1 接触时间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 4.4.2 臭氧投加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PPCPs的环境暴露、毒性效应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04)
    • [2].高铁酸钾去除水中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类污染物(PPCPs)的效率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13)
    • [3].臭氧氧化去除二级出水中PPCPs的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4)
    • [4].污水处理厂内PPCPs赋存情况及去除因素分析[J]. 工业水处理 2014(02)
    • [5].去除污水中PPCPs的超声降解池设计[J]. 环境科学导刊 2016(01)
    • [6].水环境中PPCPs的臭氧氧化和高级氧化技术[J]. 给水排水 2009(S2)
    • [7].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污染来源、环境残留及生态毒性[J]. 生态学杂志 2009(09)
    • [8].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及其受纳水体中典型PPCPs的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 2014(04)
    • [9].渔业环境及水产品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研究进展[J]. 南方水产科学 2016(03)
    • [10].个人护理品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科技风 2010(10)
    • [11].膜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去除水环境中的PPCPs[J]. 给水排水 2009(S2)
    • [12].北京城区水体中PPCPs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J]. 环境科学 2017(05)
    • [13].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受纳水体中5种典型PPCPs的赋存特征和生态风险[J]. 环境科学 2013(03)
    • [14].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中不同种类PPCPs的臭氧氧化效果与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11)
    • [15].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4种酸性PPCPs[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6].骆马湖表层水体中32种PPCPs类物质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J]. 环境科学 2017(01)
    • [17].土壤中7种典型PPCPs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5)
    • [18].水环境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水资源保护 2013(04)
    • [19].污水处理厂中目标污染物PPCPs的归趋及迁移转化分析[J]. 广东化工 2017(08)
    • [20].污泥对目标污染物PPCPs的吸附特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08)
    • [21].人工湿地处理PPCPs污水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7(05)
    • [22].吸附法去除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 2017(06)
    • [23].典型PPCPs与纳米铜颗粒理化性质的交互影响[J]. 化工学报 2016(10)
    • [24].巢湖东半湖饮用水源区沉积物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分布与生态风险[J]. 环境化学 2016(11)
    • [25].PPCPs类微量污染物去除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0(02)
    • [2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饮用水中PPCPs残留[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24)
    • [27].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PPCPs残留[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18)
    • [28].纳滤去除水中布洛芬的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4(02)
    • [29].中国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污染现状及管控对策建议[J]. 生态毒理学报 2020(03)
    • [30].西江支流新兴江中微污染物PPCPs的分析水平调研[J]. 科技资讯 2018(15)

    标签:;  ;  ;  

    东江下游某市饮用水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分布及净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