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的唐诗学

谢榛的唐诗学

论文摘要

近二十年来,学者对谢榛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多集中在他的诗学理论和美学思想,而对于他的改唐诗、诗歌创作关注较少。研究谢榛的改唐诗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盛唐诗歌艺术表现的一些特点,也能使我们看清唐人原作不可改易的好处,还能更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谢榛诗歌审美观的理解。在明代格调派诗人中,谢榛的诗歌创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本文试图从分析谢榛的诗学入手,重点分析谢榛的改唐诗活动和他的诗歌创作,并试图探求谢榛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全文共分两个部分,即引论、正文、结语。正文部分又由四章组成。引论:介绍谢榛研究的概况以及所存在的不足。第一章:论谢榛的诗学理念。谢榛“以盛唐为法”,但并不是仅推崇盛唐诗人,对中晚唐的诗人也有肯定。因此,本章第一节主要从谢榛对唐代初盛唐、中晚唐诗人的评价,来了解他推崇哪些诗人以及这些诗人所代表的风格特征。谢榛论诗,主要是近体诗。因此第二节从四个方面对谢榛论近体诗进行分析。第三节对谢榛诗歌审美观的四个方面:格高气畅、意境浑成、自然美、模糊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较为全面的理解谢榛的诗学理念。第二章:分析谢榛的改唐诗。《四溟诗话》中被谢榛改过的唐诗有20多处。按他改唐诗的原因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把这二十多首的改唐诗分为:高雅醇正、抑扬顿挫、雄浑悲壮、清音有馀四个方面。本章拟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比较谢榛改唐诗和原作的优缺点。第三章:论谢榛的诗歌创作。谢榛将毕生精力全部倾注于诗歌创作中,留下了2550多首诗。本章第一节主要从诗歌的题材:边塞诗、民生诗、亲情诗等三个方面来论述谢榛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二节论谢榛的诗歌情感:分别从爽朗、昂奋和清苦、婉曲两种感情来论述。第三节论诗歌的体裁和风格。主要从四言、乐府、歌谣、古体、近体等各种体裁举例分析谢榛诗歌的风格特征。从这三个方面对谢榛自身创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结语:谢榛诗与盛唐的差距。主要从时代的差异、谢榛自身的局限以及批评思维与创作思维的不同三个方面来分析谢榛诗歌和盛唐诗歌差生差距的原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以盛唐为法"—谢榛的诗学理念
  • 第一节:谢榛对唐代诗人的评价
  • 第二节:谢榛论近体诗
  • 第三节:谢榛的审美理念
  • 第二章 审美理想指导下的改唐诗
  • 第一节 体格:高雅醇正
  • 第二节 声律:抑扬顿挫
  • 第三节 气象:雄浑悲壮
  • 第四节 结构:起爆结馀
  • 第三章:谢榛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谢榛诗歌的题材
  • 第二节:谢榛诗歌的审美风貌
  • 第三节:谢榛诗歌的体裁特征
  • 结语——理论与实践的逆反
  • 一 时代的差异
  • 二 谢榛自身的局限
  • 参考书目和文献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谢榛诗学的理论价值[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谢榛师法“自然”的诗学体系[J]. 文艺评论 2015(08)
    • [3].谢榛不让朋友生闷气[J]. 新长征(党建版) 2019(08)
    • [4].己所不欲不妨施于人[J]. 第二课堂(B) 2018(Z1)
    • [5].谢榛诗学师法观刍议[J]. 文化与诗学 2017(02)
    • [6].谢榛诗论的美学诠解[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7].“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J]. 文学遗产 2010(02)
    • [8].谢榛改唐诗综论[J].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5)
    • [9].谈谢榛的诗歌创作思想[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 [10].布衣诗人谢榛的颠沛人生[J]. 山东档案 2009(06)
    • [11].近三十年谢榛诗学理论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 2018(04)
    • [12].论谢榛之“求声调”[J]. 文艺评论 2012(04)
    • [13].谢榛诗法简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9)
    • [14].透析谢榛“可解、不可解、不必解”的诗歌批评观[J]. 池州学院学报 2010(01)
    • [15].1994年—2007年谢榛研究述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6)
    • [16].非经典文本的程式化写作:以谢榛七律送别诗为例[J]. 求是学刊 2018(04)
    • [17].试论谢榛的“诗能剥皮说”[J]. 长江学术 2011(01)
    • [18].独标旨趣,和而不同——由“冯评谢诗”看冯惟讷的批评倾向[J]. 齐鲁文化研究 2012(00)
    • [19].谢榛的修辞观刍议[J].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03)
    • [20].课虽毕,意犹存——数学课堂结尾艺术例谈[J]. 小学时代(教师) 2010(05)
    • [21].论《诗家直说》的审美理想[J]. 梧州学院学报 2011(03)
    • [22].再谈谢榛的卒年——与崔建利同志再商榷[J]. 沈阳大学学报 2011(05)
    • [23].“感兴”与“情景”——解读谢榛“感兴”说[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4].例谈数学课堂的精彩结尾[J]. 吉林教育 2008(14)
    • [25].论谢榛的乐府观及其乐府诗创作[J]. 戏剧之家 2019(17)
    • [26].有情则诗生 无情则诗死——例说花单诗中的情感寄托[J]. 诗潮 2015(12)
    • [27].谢榛诗法论[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
    • [28].“兴象”视角下明诗式微原因分析——以李梦阳和谢榛的诗为例[J]. 宿州学院学报 2016(05)
    • [29].如何写出有“亮点”议论文的开头?[J]. 中学语文 2020(11)
    • [30].谢榛与李攀龙之争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02)

    标签:;  ;  ;  ;  

    谢榛的唐诗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