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建构与困境救赎——王小波及其文学世界

主体建构与困境救赎——王小波及其文学世界

论文摘要

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一位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在“文学即人学”的意义上投身文学创作,其人生和文学主题与主体问题互相呼应和叠映。本文围绕自我主体的建构和救赎展开对王小波创作活动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深入剖析了作家在主体建构的实质、要素、途径、困境、救赎方式等多侧面的文本试验和人生实践。在王小波的人生和文学世界中,自我主体的确立是一个剥除“自我的重负”和“给定的自我”的过程,“自我的重负”的重要表征是“角色意识”对“主体意识”的取代和挤压,“角色意识”是对“做人”(to be)之表演要求的顺役,“主体意识”则代表着“成为自己”(be)的强烈意向。“自我呈现”与“角色扮演”的分歧和对峙标志着个体成长的不同向度,后者导入了一种“程式化”的人生,它的可供套入的模式和拒绝差异与变化的教条式规范是王小波批判和解构的对象,他以“反程式化”和“去程式化”的策略助推主体从“角色扮演”到“自我呈现”的质变。王小波在其现实人生中亦受制于“角色”规约,他的困境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和自由意志的主体必然会碰到的悖论性境遇,即,身处特定社会的角色系统和演出体系之中却又拒绝归属和认同,针对这种“在……之中而不属于”的两难,王小波利用小说创作中的文本镶嵌和镶嵌文本,将主体后发的批判精神和反思成果“回注”于当时的“角色”身上,使主体意识得以维护和阐扬。王小波的主体建构最终诉诸于“自性开显”,争取“行动能力”和“自由空间”,以“自治自律”取代“他治他律”,从而在终极意义上摆脱了“扮演角色”的主体困境。王小波面对中国两次启蒙运动的缺陷,其主体建构回到康德启蒙的原点——“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王小波的主体建构有几种要素:作为本能诉求的“性”,探索“确定性”的理性要素,追求差异性和可变性的感性要素以及“向死而生”的死亡叙事。作家从“人”的困境角度表现“性”的困境,尽呈“性本体”和“性主体”双双扭曲和异化的态势,揭露并批判了政治和社会习俗针对“性”的软硬两种暴力。他对知识分子主体受控状况的揭示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负筛选”和“向下拉齐”等“反智倾向”对知识分子的禁锢和伤害,一是失衡的“真善关系”及过度的道德规约对知识分子的强力捏塑,作家不断赋予人物突破重围的智慧和激情,同时充分借用了艺术秉赋的多样化和可变性特征去破坏和颠覆同一化的齐平均静,通过“穷尽可能”的文本试验,建构人物的“生存美学”。王小波以死刑想象对抗死亡景观包裹的“常人”特征,通过爱欲与死欲的纠结呈现主体在“求死意志”导引下进行的生命极限体验以及感染了死亡本能的个体从内心深处爆发的“巨大的欢欣”,从而将“死亡”建构为自我确立的积极因素。针对权欲、物欲、情欲三种基本人欲的现状和实现阻力,本文考察并探讨了王小波关于两组欲望对立的关系——父与子所代表的秩序与自由、生存法则和存在之道——的冲突,他以欲望中的主体作为小说的观照对象和表现焦点,从匮乏和泛滥的欲望以及欲望流转的交易渠道中实施主体救赎。“分化”原则作为主体得以建构的途径,主要表现为真善美诸价值领域的分化、个体摆脱群体专制以及道德内涵、职能的分化等,它以“逃”为具体实施策略,体现的是“消极自由”的实质,目标在于使个体“免于他治他律”和“不受强权和暴力的干预”。“逃于言”是主体在丧失话语权和言说自由的困境中,或以沉默对抗、或以言说病态疏离主流表达模式要求来实现的主体救赎。逃遁与隐身是主体相对于追索者以退守姿态反呈的对峙,此间的张力标明了主体自救的行动能力。王小波小说的时间观呈主观性、相对性、差异性、可变性等特点,与其彰显自性、完美自我的主体诉求相一致。小说人物空间的转移,包括从社会性空间向自然空间的逃亡,从公共空间向个人空间的藏匿,从“阳”的世界向“阴”的世界的隐遁,等等,标明了主体突破以“圆”与“方”为主要空间造型之圈禁的路向,同时,以“荒原”意象取代中国人习惯认同的“桃花源”,使时空之“逃”贯穿这样的主体原则:从幽闭、逼仄转向敞开、舒展,从而助其挣脱控制、获得自由。王小波的身体叙事亦围绕主体困境及其救赎,揭示了身心矛盾的实质和文化渊源在于身心分离的设计,“心脑冲突”是其主要方面,特别对知识分子群体构成致命威胁,具体诉诸“礼乐”和“刑政”两种规训手段,迫使处于绝对弱势的知识分子走向了“弃身”、“保身”和在身心错位中“苟活”等应对方式,但都无法避免个人主体性的流失,呈现出主体受控与身体被虐互为因果、相互加强的关系。王小波揭示了“施虐/受虐”关系的实质和历史文化成因,说明“施虐狂”和“受虐狂”之间既对立又共生、依存的关系,揭示了“虐恋”表相背后的“施虐/受虐”实质。两性关系中的自我主体执守成为本文论述王小波主体建构的落脚点。在王小波设置的“女强(主)男弱(次)”的两性关系模式中,弱势主体最后的自由系于对这种“性关系”和“两性关系”的命名,那些位处边缘和劣势的男主人公们表现出明显的嘲讽婚姻、规避爱情的意向。在反对对“爱”的误用和恶意利用的前提下,王小波最终将理想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指向超越了“两性关系”和“性关系”的广义的“爱”,“爱”是在诸多关系格局中安妥个人主体性的最佳交往方式。本文以肯定王小波在主体的建构、执守和救赎这一(现代个)人的核心命题上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卓异贡献作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关于王小波和王小波研究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论述框架
  • 第一章 自我主体的追寻
  • 第一节 徘徊于主体意识与角色意识之间的自我
  • 一、自我呈现与角色扮演:“成长”的实质分歧
  • 二、自我主体内含于以“角色”为核心的社会演出体系
  • 第二节 主体、表述主体及主体表述的“反程式化”特征
  • 一、阐释和表演体系的“程式化”传统及其批判
  • 二、突破自我呈现的“程式化”禁锢
  • 三、“人生如戏”在王小波作品内外的折射
  • 第三节 自我主体与自性、个性、共性的关系
  • 一、“我”与“我们”的区分:自性穿越共性和个性得以开显的途径
  • 二、主体的自由与义务:自性开显的必备条件
  • 第四节 与启蒙的缺失相对立的王小波的自我选择
  • 第二章 主体建构的要素及其困境分析
  • 第一节 性——主体建构的本能要素
  • 一、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淆乱和改写
  • 二、对“性能力”在主体建构中所起作用的辩证分析
  • 三、“性感”与“快感”:“自性特征”和“统配资源”之间的较力
  • 第二节 “我思故我在”——主体建构的理性要素
  • 一、理性之辨
  • 二、“科学”概念的“格致化”
  • 三、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
  • 四、《寻找无双》:求知者和智慧遭遇困境的寓言
  • 五、“反智倾向”及其表现
  • (一) 被剥夺了求知权利的“爱智者”
  • (二) “负筛选”与“向下拉齐”对“智性”发展和知识分子的禁锢与伤害
  • 六、义利之辨以及“真”“善”关系
  • (一) 儒墨不同的义利(关系)观念以及王小波对传统资源的批判
  • (二) “求真实”与“受欢迎”:权力威压下知识分子的两难选择
  • (三) 在“求真”基础上建构道德之“善”
  • 第三节 “我感故我在”——主体建构的感性要素
  • 一、承载感性的艺术和审美在主体建构中的独特作用
  • 二、“诗意”的发现和“诗化”的表达
  • 三、艺术“叵测”与“穷尽可能”
  • 第四节 向死而生:主体建构中的死亡叙事
  • 一、死亡景观与死刑想象
  • 二、爱欲与死欲的纠结
  • 三、对死亡的凝视与深描
  • 四、被剥夺的自杀权和死亡解释权
  • 五、生殖在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双重匮乏和空置
  • 第三章 三种基本人欲和两组对立关系
  • 第一节 以主体建构为目标的欲望叙事
  • 第二节 以(类)“父子冲突”呈现的秩序与自由的内在张力
  • 第三节 “生存法则”与“存在之道”的悖谬
  • 第四章 分化:主体建构的途径
  • 第一节 作为现代社会转型要求的价值领域分化
  • 第二节 个体摆脱群体的监管和围剿
  • 第三节 传统道德观念及其职能批判
  • 一、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道德教化的消极效应
  • 二、矫正之道:道德内涵的分层与道德职能的分化
  • 三、对传统道德统驭下理性缺失的两类知识分子的角色批判
  • 第五章 追逃之间:主体的救赎方式
  • 第一节 逃:个体争取自由的策略
  • 第二节 言说与沉默:主体的话语救赎
  • 一、写作的意义
  • 二、沉默不言的力量
  • 三、话语混淆的复杂景观及其后果
  • 四、话语管制与主体异化
  • (一) “真实”的荒诞和荒诞的真实
  • (二) 话语的“程式”规范和言说的规训程序
  • 第三节 逃遁与隐身:主体的行动救赎
  • 一、“逃于行”:作为救赎策略的追逃游戏
  • 二、“逃于形”:化妆、变形与假死
  • 第四节 时间与空间:主体寄居之四维维度的改写
  • 一、时间维度的相对性和革命性
  • (一) 时间观与时空关系的变革
  • (二) 王小波小说作品对时间维度的重塑
  • 二、空间的隐喻和圈禁的突围
  • (一) 圆与方:封闭与禁锢的两种空间造型
  • (二) “荒原”与“桃花源”:不同的空间寓意和理想取向
  • 第六章 身体的主权归属:身体与主体的关系叙事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身心遭遇及应对策略
  • 一、自杀:弃“身”的自我救赎
  • 二、“苟活”:对执守己身权利的(消极)抗争
  • 三、“龟头血肿”:身心分裂的伤病景观
  • 第二节 受虐的身体与受控的主体
  • 一、作为政治和社会惯常现象的“施虐/受虐”关系及其历史文化成因
  • 二、痛感与快感:以“虐恋”表相呈现“施虐/受虐”实质
  • 第七章 两性关系中的自我执守
  • 第一节 关于“女性”与“性”的观念反思和重构
  • 一、陈清扬的“正名”
  • 二、为“性”正名
  • 第二节 两性关系的命名及其深层意蕴
  • 结语或尾声:王小波的三条道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小波的生平及主要经历
  • 附录二 王小波作品发表和出版情况概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学的自由与困缚——论王小波的《怀疑三部曲》[J]. 南方文坛 2020(03)
    • [2].从边缘中生出知识和美——重评王小波及其写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6)
    • [3].王小波与文学史[J]. 学术月刊 2017(12)
    • [4].王小波作品的国外译介与研究[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5].叙事革新与文化反讽——谁是王小波[J]. 文艺评论 2017(11)
    • [6].王小波:“背叛者”的守望——评房伟的《王小波传》[J]. 创作与评论 2016(20)
    • [7].王小波作品[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 [8].“挣脱开王小波”后的房伟[J]. 文学自由谈 2017(05)
    • [9].漫长的祭礼——读房伟的系列“抗日小说”[J]. 长江文艺评论 2017(04)
    • [10].王小波笔下的“性”女性[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1].作为方法论的和美学的"王小波"——从房伟的"王小波研究"谈起[J]. 创作与评论 2016(06)
    • [12].王小波1990年代的经济收入[J]. 现代中文学刊 2016(04)
    • [13].王小波是如何‘炼’成的?[J]. 读书 2014(12)
    • [14].评房伟《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6)
    • [15].走入王小波书店[J]. 休闲 2019(10)
    • [16].当代文学的史料发掘与文学史建构——以房伟的《王小波传》书写实践为例[J]. 传记文学 2020(01)
    • [17].众声喧嚣,再读一读王小波[J]. 记者观察 2020(07)
    • [18].王小波:智趣的诞生[J]. 广州文艺 2020(06)
    • [19].当代文坛与王小波的经典化[J]. 广州文艺 2020(06)
    • [20].忆王小波[J]. 北方人(悦读) 2020(06)
    • [21].空间[J]. 五台山 2019(12)
    • [22].樱花虽凋谢,但毕竟灿烂地盛开过——纪念孤独的王小波[J]. 南腔北调 2020(08)
    • [23].有趣之人王小波[J]. 初中生 2020(Z4)
    • [24].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王小波小说[J]. 青年文学家 2019(33)
    • [25].后现代语境下的“王小波热”现象探析[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11)
    • [26].王小波:有趣的灵魂就那么几个[J]. 读与写(初中版) 2018(02)
    • [27].王小波是一面镜子[J]. 人民周刊 2017(07)
    • [28].厚重的鲜花——评房伟《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J]. 雨花 2015(22)
    • [29].王小波笔下的畸人形象[J]. 芒种 2015(24)
    • [30].在边缘处建立“极地之国”——王小波的文学反抗与颠覆[J]. 滇池 2016(05)

    标签:;  ;  ;  ;  ;  ;  ;  

    主体建构与困境救赎——王小波及其文学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