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Express IP核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方法研究

PCI Express IP核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高速通信和交换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追求更快速度、更高带宽的传输,已经成为了业界中不容忽视的课题。同时,由于并行总线传输技术的限制较多,且传输速度较低,渐渐成为了制约高速通信的瓶颈。在此背景之下,高速串行传输技术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应用较广的串行总线有PCI Express, RapidIO, USB3; Ethernet等等。利用高速的串行模块来传输数据,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传输效果,高速串行传输技术正在成为传输技术里的新潮流。PCI Express是一种应用于各类计算机与通信平台的高性能、通用、串行I/O互连协议,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软件兼容等优点,它为嵌入式系统的互联通信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正是基于高速串行总线PCI Express的诸多优点,在某款高性能SoC芯片设计中,将PCI Express接口作为SoC芯片的主机接口,以满足系统应用的需求。本课题结合PCI Express IP核的设计与验证过程,探索了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方法,以确保所设计的PCI Express IP核符合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本论文在介绍PCI Express总线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PCI Express IP核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本文介绍了IP核的结构、接口分类及其功能、寄存器等,并分别在FPGA平台和PC机平台上设计了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这两套平台上的软件都可以实现消息的传输、DMA、中断等功能。。论文重点对PCI Express IP核的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国外先进的验证标准,从功能验证、协议一致性验证和性能验证这三个方面着手,设计了详细的验证规范,构建了以PCI Express IP核为核心的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和FPGA原型验证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验证用例,采用软硬件协同验证手段,对PCI Express IP核进行充分的验证。最后分别在虚拟原型验证平台和FPGA原型验证平台上实施验证,该验证可达到较高的信号和功能覆盖率,为基于PCIExpress IP核的SoC芯片设计与验证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PCIe总线协议分析
  • 2.1 概述
  • 2.2 拓扑结构
  • 2.3 PCIe层次
  • 2.3.1 事务层
  • 2.3.2 数据链路层
  • 2.3.3 物理层
  • 2.4 PCIe中断方式
  • 2.4.1 MSI消息中断
  • 2.4.2 INTx#消息中断
  • 2.5 PCIe配置空间
  • 2.5.1 配置空间结构
  • 2.5.2 PCIe头及其类型
  • 2.5.3 PCIe设备专用寄存器组和新功能寄存器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CIe IP核的设计
  • 3.1 硬件设计
  • 3.1.1 PCIe的关键特性
  • 3.1.2 IP核的结构
  • 3.1.3 接口分类及功能
  • 3.1.4 寄存器描述
  • 3.2 软件设计
  • 3.2.1 FPGA 平台软件设计
  • 3.2.2 PC机平台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Ie IP核的验证
  • 4.1 验证规范
  • 4.2 功能验证
  • 4.2.1 功能验证流程
  • 4.2.2 软硬件功能验证平台
  • 4.2.3 虚拟原型验证平台的搭建及PCIe IP核的验证
  • 4.2.4 FPGA原型验证平台的搭建及PCIe IP核的验证
  • 4.3 协议一致性验证
  • 4.3.1 验证标准
  • 4.3.2 PCIe物理层一致性验证
  • 4.4 性能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SOPC的软硬件协同设计[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9(02)
    • [2].软硬件协同设计分析[J].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08(03)
    • [3].关于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12)
    • [4].嵌入式系统中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10(05)
    • [5].关于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08)
    • [6].软硬件协同设计及其在LCD驱动自动检测中的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23)
    • [7].基于平台的SOC设计方法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3(01)
    • [8].基于平台和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J]. 电子测试 2018(12)
    • [9].数字音频解码器软硬件协同设计[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0(12)
    • [10].高性能处理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9(S1)
    • [11].用C语言建模辅助软硬件协同设计[J]. 信息技术 2010(08)
    • [12].基于遗传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方法[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14)
    • [13].SoC FPGA在声波测井仪器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8(04)
    • [14].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航天控制系统综合技术[J]. 航天控制 2013(02)
    • [15].一种基于RSOC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01)
    • [16].可满足模理论在软硬件划分领域的应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7].基于SOPC嵌入式系统中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研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18].FCMAC网络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 2008(01)
    • [19].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SoftMax函数的FPGA实现[J]. 信息通信 2019(10)
    • [20].基于FPGA的AFDX软硬件协同设计[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09)
    • [21].基于SOPC的FC-2层协议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08)
    • [22].基于μCOS-Ⅱ的SoC协同设计和验证[J]. 航空计算技术 2008(03)
    • [23].基于SoC的卷积神经网络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 2019(10)
    • [24].基于过程级编程模型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框架[J]. 计算机工程 2010(04)
    • [25].SoC系统平台在EDA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08)
    • [26].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软硬件划分[J]. 计算机应用 2011(07)
    • [27].基于多代理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J]. 计算机工程 2010(04)
    • [28].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划分方法探索[J]. 计算机应用 2008(09)
    • [29].FPGA逻辑研究与设计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7)
    • [30].面向嵌入式片上系统的应用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3)

    标签:;  ;  

    PCI Express IP核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验证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