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和控制研究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和控制研究

论文摘要

电力系统正在向大电网、高电压和远距离输电发展,这对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电压稳定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热点问题。 本文在回顾和归纳现有的电压稳定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一,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方程的奇异诱导分岔(Singularity Induced Bifurcation,SIB);二,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发电机高压母线电压控制(High Side Voltage Control,HSVC)。 1、在简要介绍奇异诱导分岔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分岔理论,针对一个单机-单负荷简单系统,探讨了励磁放大倍数、电压控制点和励磁顶值等励磁参数对奇异诱导分岔点的影响。 2、提出了以与代数方程雅可比矩阵Dyg的零特征值相对应的左特征向量判断最近SIB发生方向的方法,据此调整系统的运行方式,可以使系统有效地避免这类分岔的发生。 3、从理论上在对变压器阻抗的补偿作用和对系统阻尼的改善两个方面,论证了高压侧电压控制对单机—无穷大系统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并与机端电压控制作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在重负载下,高压侧电压控制在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极限方面都明显优于机端电压控制。 4、从简化的发电机模型出发,应用特征根方法分析HSVC对单机-恒功率负荷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随后,从HSVC对升压变压器电抗的补偿作用的角度,对这种改善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解释。通过一个多机系统算例的时域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5、简要讨论了高压侧电压控制设计时应注意的过电压问题、同一母线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压稳定领域研究现状
  • 1.2.1 静态电压稳定
  • 1.2.2 动态电压稳定
  • 1.3 本文工作
  • 第2章 电压稳定静态分析
  • 2.1 电力系统基本模型
  • 2.2 奇异值分析法
  • 2.2.1 奇异值分析理论
  • 2.2.2 奇异值理论在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 2.3 灵敏度分析法
  • 2.3.1 灵敏度指标分类及其物理意义
  • 2.3.2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
  • 2.3.3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应用
  • 2.4 裕度指标分析法
  • 2.4.1 裕度指标定义
  • 2.4.2 裕度指标的算法简介
  • 2.5 电压稳定静态安全指标的等价性
  • 2.5.1 简单系统中静态电压稳定安全指标的等价性
  • 2.5.2 复杂系统中静态电压稳定安全指标的等价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系统的奇异诱导分岔和电压稳定
  • 3.1 奇异诱导分岔的基本概念与奇异诱导分岔点的搜索
  • 3.1.1 SIB的基本概念
  • 3.1.2 奇异诱导分岔定理
  • 3.2 励磁参数对奇异诱导分岔的影响
  • 3.2.1 单机-单负荷系统模型
  • 3.2.2 励磁参数对奇异诱导分岔点的影响
  • 3.3 预防奇异诱导分岔的控制措施
  • 3.3.1 奇异诱导分岔的防范措施
  • 3.3.2 具体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电机高压侧电压控制
  • 4.1 高压侧电压控制简介
  • 4.1.1 控制信号的取得
  • 4.1.2 高压侧电压控制的各种应用
  • 4.2 高压侧电压控制应用简介
  • 4.2.1 日本应用的 PSVR系统
  • 4.2.2 意大利的 REPORT系统
  • 4.3 高压侧电压控制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 4.3.1 高压侧电压控制对变压器电抗的补偿作用
  • 4.3.2 高压侧电压控制对小干扰稳定的影响
  • 4.4 高压侧电压控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4.4.1 系统模型
  • 4.4.2 特征值分析
  • 4.4.3 仿真算例分析
  • 4.5 设计和应用高压侧电压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 4.5.1 过电压问题
  • 4.5.2 同一母线下发电机间的无功分配
  • 4.5.3 高压侧电压控制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的配合使用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7节点算例
  • 附录2 IEEE14节点算例
  • 附录3 IEEE30节点算例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区域保护控制和输配协调电压控制技术——基于城市电网优化运行[J]. 工业技术创新 2017(01)
    • [2].改进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的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3].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主动配电网分区电压控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07)
    • [4].考虑分级电压控制作用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计算[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12)
    • [5].分布式电源的本地电压控制策略[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09)
    • [6].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模式的演化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8(01)
    • [7].省地二级电压控制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9(02)
    • [8].电力系统二级电压控制的合作博弈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15)
    • [9].浅谈电力系统二级电压控制的研究现状及不足[J]. 科学之友 2011(06)
    • [10].基于最优潮流的二级和三级电压控制(英文)[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13)
    • [11].模糊聚类法在二级电压控制分区中的应用[J]. 继电器 2008(11)
    • [12].电力系统的最优二级电压控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8(03)
    • [13].充放储一体站并网的多级阶梯电压控制分区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15)
    • [14].电网二级电压控制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J]. 科技传播 2010(19)
    • [15].改进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主动电压控制策略[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9)
    • [16].考虑负荷模糊性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J]. 现代电力 2015(06)
    • [17].数字化变电站电压控制系统子站探讨[J]. 华北电力技术 2011(05)
    • [18].远程电压控制模式下的潮流计算[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34)
    • [19].在线滚动的单步电压控制优化模型[J]. 电网技术 2016(12)
    • [20].基于聚类分析的三阶段二级电压控制分区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05)
    • [21].考虑快速动态无功补偿的二级电压控制[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02)
    • [22].基于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二级电压控制[J]. 电网技术 2010(04)
    • [23].协调二级电压控制对长期电压稳定的影响分析及改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20)
    • [24].励磁系统中高压侧电压控制的优化[J]. 黑龙江电力 2010(06)
    • [25].具有鲁棒容错特性的网络化二级电压控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2(01)
    • [26].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模式的演化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7].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2)
    • [28].异步发电机的电压控制原理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17)
    • [29].电压控制技术在异步电动机节能中的应用[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09(04)
    • [30].配电网中基于网络分区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集群电压控制[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21)

    标签:;  ;  ;  ;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和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