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通口服液对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脑通口服液对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一、脑通口服液对脑梗塞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马彬[1](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2](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

赵奕[3](2013)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理,为通督调神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通督调神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主穴包括百会、神庭、印堂、人中、风府;辅穴包括:太冲、太溪、内关、丰隆、三阴交。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对照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辅穴:太溪、悬钟、足三里、大钟;得气候留针30分钟。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1.5寸不锈钢针灸针,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eale, HDS)、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S)、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 SDSVD)的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Hachinsrk氏(HIS)缺血积分、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积分、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积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积分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在HD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SMS(躯体性自理能力量表)、AD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DL总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5.在NFDS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较好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6.在SDSVD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SDSVD积分)疗效比较(PP)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别,均有较好效果。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者差别不明显。7.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与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着降低患者一氧化氮(NO)和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的测定值,且通督调神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法更明显。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通督调神针刺法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清除患者自由基和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更具有显着性。4.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宋琼明[4](2010)在《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同步观察分析,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范围内,客观观察评价针刺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参照2006年美国神经疾病协会制订的标准(DSM-Ⅳ、美国国立神经与语言疾病及中风研究所(NINCDS)及美国痴呆和相关疾病协会(ADRDA)制订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诊断标准、加拿大卒中网联合颁布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和1990中国中医药学会年提出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老年呆病的诊断标准筛选中风血管性障碍患者,根据临床需要设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适合入组研究的中风血管性障碍患者。临床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合格中风血管性障碍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的同时给与常规康复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与常规康复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针刺穴位以百会、风池(双)、人中、神门(双)为主穴,根据临床中医辨证肾虚者配以肾俞、太溪,肝肾阴虚者配内关、三阴交,痰瘀者配丰隆、三阴交,气滞血瘀者配膈俞、悬钟。刺法上,百会需向前平刺、人中需向上斜刺、风池需向对侧鼻尖球方向斜刺、神门直刺,配穴按照常规刺法进行,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合格受试者入组后,详细记录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重要疾病史、用药史、记忆病史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记录包括髓海不足、气血亏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脾肾两虚证等主证以及有关兼证的症状项目,应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应用画钟、人像辨认、物体记忆试验(FOM)、数字广度测试(DST)、词汇流畅性试验(RVR)和Boston命名试验(BNT)对患者的神经心理进行测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活动功能(FAQ)量表对患者进行社会生活功能的评价,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CT或MRI结果进行VCI的鉴别诊断。在以上基线资料均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后,按照试验方案分别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以就诊时、治疗后第一周末、第二周末、第三周末为观察点,详细记录主要效应指标CGIC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Guy 1976)和包括认知与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记分(MMSE总分、FAQ总分、ADL总分、画钟、FOM总分、RVR总分、DBT总分、BNT总分)的改变情况。用于观察安全性的包括血、尿、粪常规、GPT、BUN、血糖、血脂、心电图、CT或MRI等实验室检测项目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检测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如疑有不良反应时,应随时检测。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均必须如实记录,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症状的轻重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临床研究结束后,及时汇总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最后客观评价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根据数据资料及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分类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同时进行意图-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es, ITT)和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 subjects analysis)。次要效应指标中单项指标数据缺失,以该组的均数代替。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认知与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及组间的显着性检验。主要疗效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及重复测量分析方法,以终点值作为因变量,试验措施、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作为协变量,统计模型中检验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共有合格受试者120例,经过简单随机分组后,针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痴呆类型、VCI严重程度构成、教育程度和既往病史分布、病程、CT检查结果、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前合并用药情况、认知功能和社会、日常活动能力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和依从性比较上均没有差别,两组在基线水平上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以综合疗效评价参考CGIC为主要效应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意图一治疗分析中两组CGIC平均分分别为3.38(95%CI:3.07-3.68)和3.25(95%CI:2.96~3.53),两组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表明,两组CGIC平均分分别为3.38(95%CI:3.06~3.70)和3.15(95%CI:2.84~3.45),两组的差异也无显着性意义,这说明两组患者完成全部规定疗程并有高依从性。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高血压病史为协变量,以组别为影响因素,分别对各个次要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每4周两组MMSE均平均增加1分左右,但其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不显着,而且各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协方差分析模型结果是:合并高血压与否=0.09,性别=1.7,年龄=76.3,教育程度分级=1.8。多元分析显示,MMSE、FAQ、CDT. RVR和DST的时间效应的Wilks X检验F值分别为6.8、2.9、3.9、2.9和5.3,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0.04、0.01、0.04和0.002,其他指标Wilksλ检验的P值均>0.1,且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的比较,P值也均>0.1。为明确两组比较出现假阴性可能性的大小,即了解统计检验发现两组所存在差异的能力,对综合疗效比较进行检验效能(Power)的计算。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中,对照组进展率Pc=(15+2)/60=0.283,针刺组进展率Pt=(9+1)/60=0.166。经计算,统计检验效能为0.19<0.8。研究结果印证了该病病机及证候的有关认识。从表4、表5可见,以髓海不足、肾虚和以此为基础的复合证候的频数分布为66%(91/138),其次为心脾两虚(占18.84%)和气血两虚(占15.22%),兼证中则以瘀为主,其次为痰、火。安全性检测和不良反应观察中,治疗前检测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UN),心电图,其中治疗前正常心电图者治疗后复查,仍为正常。上述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改变。安全性的观察表明,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例进行了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肾功能(BUN)检测,未观察到针刺对血常规,心电图有影响。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在主要疗效和次要指标的比较上,尽管针刺治疗组对比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协方差模型的重复测量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对疗效的影响后,也未发现各个效应指标的有意义的组间差异。但通过统计检验效能的计算,可知本研究中检验效能较低(0.19),尚不能有足够的把握排除结果的假阴性,提示本研究的阴性结果可能是由于样本含量不足所致。如扩大试验的样本量,将能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综上所述,针刺治疗VCI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周厚勤[5](2009)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脑梗塞是指脑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突然中断,造成该供血区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脑组织梗死。患者发病突然,重者猝死,轻者发生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的范畴。祖国医学对中风治疗方面有大量的描述,传统中医理论为中风的现代治疗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思路、经验及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中风是脑血管的病变,这是全身血液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治疗的重点应该是保护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的脑组织,使缺血半暗带区域内那些处于可逆性损伤的脑细胞尽可能被挽回,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目前,尚无公认的常规疗法,但均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别采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和传统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针刺(对照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疗效、基本痊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依从性、副作用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以评断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根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为急性期脑梗塞,并于发病1周内接受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术(MRI)检查并证实有脑梗塞灶者,选取2008.6~2009.4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病房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分为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组30人,传统头针对照组30人。治疗组(病灶定位围针组):以CT或MR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8-30号1寸不锈钢华佗牌毫针,针尖与头部呈30°角刺入,针刺方向均朝向投射区的中心,每间隔2cm处进一针,进针方法同常规头皮针,得气(医者手下有沉、涩、紧的感觉,患者局部有酸、麻、胀、热感受为度)后以150-200次/min的频率捻转2min,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间隔5min行针1次。对照组(传统头针组):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针具、针刺角度、针刺手法及配穴同病灶定位围针组。治疗时主穴与配穴同时使用。配穴针法同常规针法,至病人有针感为度,采用提插与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疗程:每天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30天为1疗程。入院24h内进行第一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天时进行第二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0天时进行第三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疗效统计,并统计死亡数。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5天及30天时的NIHSS评分、MESSS评分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55.17%,显效率为31.03%,有效率为13.79%,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30%,显效率为40%,有效率为30%,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病灶定位围针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病灶定位围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方面都优于传统针刺相应头皮运动区与感觉区。因此,病灶定位围针更能刺激病灶,疗效更好,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张国威[6](2008)在《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本课题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及脑组织中GDNF、MMP-9、AQP-4和VEGF表达的影响来揭示对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相关机理,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方法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0只(其中160只大鼠用于光镜、电镜、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测定,另160只大鼠只用于检测脑水含量),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2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MMP-9、AQP-4和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1.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天时最严重。针刺组脑组织逐渐修复,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减少。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改变不显着。2.电镜下可见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或核成溶解状,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突触结构肿胀。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减轻,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突触结构较清晰。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改变不显着。3.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d脑水肿达高峰;7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d-7d时差异明显(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脑水肿程度减轻,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4.GDNF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DNFmRNA阳性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较明显的GDNFmRNA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1d时达高峰;2d时呈现下降趋势;7d时接近正常。针刺组GDNF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d时仍有很高表达。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MMP-9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明显的MMP-9表达增加;2d时达高峰;3d时出现缓慢下降;7d时MMP-9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MMP-9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相同时间点均差异明显(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6h-2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MMP-9表达在1d-7d时低于模型组(P<0.01)。6.AQP-4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QP-4阳性表达上升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AQP-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3d时达高峰7d时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AQP-4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2d时稍有差异(P<0.05)。7.VEGF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VEGF阳性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大量的VEGF阳性细胞表达并出现第一个高峰;1d、2d出现缓慢下降态势;3d突然增高并达峰值;7d时阳性表达仍高于空白组。在1d-3d时间点,针刺组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在7d时间点,针刺组VEGF阳性表达反而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7d时较模型组增多明显(P<0.01)。结论:1.“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急性期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水肿程度,提示对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有拮抗作用。2.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促进内源性GDNFmRNA表达、抑制内源性MMP-9和AQP-4表达、早期抑制VEGF的表达并后期促进VEGF的表达、降低脑水含量等途径发挥拮抗脑损伤及脑水肿作用。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疗效优于茴拉西坦。

李榕[7](2007)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寻找对脑梗塞有疗效的药物,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研究发现,血管生成能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TAG),即通过药物、基因、干细胞或其他方法促使缺血组织在原有微血管基础上形成新的毛细血管,并与原有的血管网相交汇以改善循环,这一方法的出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很有希望的新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公认促血管生成作用活性最强且必需的生长因子,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寻找一种提高内源性VEGF合成及分泌的药物或方法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生长,维持肌肉的基质和长度,对抗胰岛素和合成代谢作用,还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存活,抗凋亡,保护心肌的作用。1986年已能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与天然人的GH结构相同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 growth hormone,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具有与人体内源生长激素同等的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保护内皮细胞抵抗各种致伤因素的损伤,有效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和静脉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课题将重组人生长激素应用于脑缺血大鼠,研究其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生成、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可能机制以及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途径,丰富脑缺血后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内容,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缺血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或等量溶剂,饲养至2天、7天、14天、21天处死。观察脑组织含水量、梗塞体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微血管密度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情况,采用神经功能评分、SEP、MEP等检测指标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缺血后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梗死模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后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增高,7天时最高,21天时略有下降,干预组在14天时最高,持续至21天仍在较高的水平;各观察时相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着性。大鼠脑缺血后GFAP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染色加深,突起稍增粗和增多,呈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组在各时相点GFAP阳性细胞数较单纯缺血组增加更明显,染色加深,突起更多更长;GFAP免疫组化灰度值显着低于缺血对照组,阳性细胞面积显着高于缺血对照组。GFAP阳性细胞面积与MVD呈正相关。MCAo术后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受损,自身有一定程度的恢复。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大鼠,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更快,更明显,但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1.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明显减小脑缺血后脑梗塞面积,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SS)、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能明显促进脑缺血后缺失神经功能的恢复。2.重组人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存活,抗凋亡,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减少了梗死体积,对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延长了血运重建的治疗时间窗。提示其在血管生成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中,具有较单纯血管生成促进剂更优越的应用前景。3.重组人生长激素可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的脑缺血性梗死的程度,促进大鼠脑缺血周边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脑血流量的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促进VEGF表达引起。4.重组人生长激素干预可促进了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一方面通过胶质细胞增生可促进梗死病灶修复;另一方面增生胶质细胞可表达VEGF促进微血管生成,并改善梗死区血供。

洪银珠[8](2007)在《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及神经保护机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已成为中老年人第一位致残原因和前三位致死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发病率高、预后较差,给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经济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心脏猝死、心肌梗死和冠心病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医学界非常重视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就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寻找适当有效的早期防治措施是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方法本实验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大鼠高脂血症,再对大鼠施以大脑中动脉FeCl3刺激血栓性闭塞法,造成高血脂合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血脂四项、脑缺血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表达以及电针丰隆、三阴交,针刺百会、人中穴对各项指标的影响。(1)应用生化法观察高血脂大鼠脑缺血后血脂四项变化及针刺的影响;(2)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脑缺血后神经症状的改变情况;应用HE染色法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缺血坏死情况及针刺的作用;(3)采用ELISA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大脑匀浆TNF-α、IL-1β、IL-6含量的变化;(4)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缺血区ICAM-1、VCAM-1表达的变化;(5)采用ELISA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大脑匀浆NGF、BDNF、bFGF含量的变化;(6)采用ELISA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大脑匀浆NSE含量的变化。结果1.经典高脂配方饲料喂养高血脂模型大鼠CHO、LDL-C、TG有显着升高,说明本实验高血脂造模成功。HE染色结果可见,脑缺血损伤大鼠海马区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各组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脱失现象等病理改变。这种变化以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最为严重。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结合HE染色,说明本实验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成功。针刺能减轻神经元的变性脱失现象。2.针刺可降低CHO、LDL-C,升高HDL-C的含量,针刺可以有效地调节高脂血症血脂水平。3.电针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的CHO、LDL-C、TG含量,提高HDL-C含量。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的疗效更为显着,说明预防性针刺治疗高血脂更能显着降低血液中的CHO、LDL-C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4.缺血损伤发生后,模型大鼠大脑匀浆中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电针一方面可降低脑缺血大鼠大脑匀浆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提高IL-6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治疗Ⅰ组的效果显着优于治疗Ⅱ组,表明提前对高脂血症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5.缺血损伤发生后,模型大鼠大脑织缺血区的ICAM-1、VCAM-1阳性表达总面积及积分光密度显着升高。电针有效得降低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缺血区的ICAM-1、VCAM-1阳性表达总面积及积分光密度水平,从而抑制炎症的发生与发展,减轻脑缺血损伤。尤其治疗Ⅰ组的效果显着优于治疗Ⅱ组,表明提前对高脂血症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6.高血脂模型大鼠和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匀浆BDNF、NGF、BFGF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着下降,不利于对神经元修复作用。脑缺血后大鼠大脑匀浆中BDNF、NGF、BFGF含量显着升高,对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针刺可以显着提高BDNF、NGF、BFGF表达,对损伤神经元具有修复作用。治疗Ⅰ组的效果显着优于治疗Ⅱ组,表明提前对高脂血症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7.脑缺血后大鼠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显着升高。电针可降低脑缺血大鼠大脑匀浆中NSE含量,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治疗Ⅰ组的NSE含量显着低于治疗Ⅱ组,表明提前对高脂血症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脑缺血损伤程度。结论针刺治疗高血脂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血液循环;并通过提高BDNF、NGF、BFGF及IL-6的表达,降低NSE、TNF-α、IL-1β及ICAM-1、VCAM-1的过度表达,从而预防和减轻脑缺血状态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抑制炎症反应,对脑缺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何采辉[9](2007)在《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本病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同时致残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近年来,中医疗法以其西医疗法不可取代的确实疗效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本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查阅和整理近10年来国内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资料,首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现代研究概况作了简单综述;其次综述了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过程的几个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作了总结。实验研究部分:通过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12h、24h、3d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炎症反应情况,循环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FN-γ含量的变化,以及针刺“百会”透“曲鬓”穴配合脑血康灌胃对以上各项指标的影响,以研究针药结合的中医疗法对于大鼠脑缺血损伤不同时期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并探讨针药结合调节作用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的认识。方法:(1)采用栓线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2)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缺血坏死情况,炎症免疫反应改变,炎性细胞粘附、浸润情况;(3)采用免疫学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IFN-γ含量。结果:(1)局灶性脑缺血早期缺血皮质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聚集、粘附及浸润,脑组织坏死范围和程度随着病程进展及炎症反应的继续而扩大、加重。针药结合可降低炎性细胞粘附、浸润,减缓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坏死程度。(2)在脑缺血三个观察时间点中,12小时外周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即明显增高,在缺血24小时表达水平最高。针药结合可促进脑缺血后外周血中IL-6的分泌释放,且上调作用在缺血24h时表现明显。(3)随着脑缺血时间的延长,外周血清中IL-8水平逐渐降低;而外周血清中IFN-γ逐渐升高。针药结合可下调脑缺血后外周血中IFN-γ、IL-8水平,其下调作用在缺血后12h时即表现明显,且其下调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显着。结论:针药结合疗法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的功能活性,来抑制炎性细胞在缺血区的聚集和激活、抑制细胞毒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了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发生,改善了微循环,促进了大脑血液供应,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可推知,有效协调各细胞因子的网络平衡关系,减缓由其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紊乱的免疫状态来减轻脑缺血损伤,是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机理(途径)之一。

罗春霞[10](2006)在《蜕皮甾酮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寻找对脑梗塞有疗效的药物,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研究发现,血管生成能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TAG),即通过药物、基因、干细胞或其他方法促使缺血组织在原有微血管基础上形成新的毛细血管,并与原有的血管网相交汇以改善循环,这一方法的出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很有希望的新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公认促血管生成作用活性最强且必需的生长因子,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寻找一种提高内源性VEGF合成及分泌的药物或方法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蜕皮甾酮(ecdysterone,EDS)是一种昆虫蜕皮活性的天然甾体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蜕皮甾酮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保护内皮细胞抵抗各种致伤因素的损伤,有效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和静脉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蜕皮甾酮在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应用前景使我们推想:蜕皮甾酮可能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潜在的治疗价值?相关研究尚未见国内外报道。EDS在动植物界广泛存在,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大批量生产EDS的国家,相对于重组的VEGF蛋白或基因治疗来说,易于获取,成本低廉,对其医用价值的研究有助于获得尽早真正用于临床的适合我国医疗现状的治疗手段。本课题将蜕皮甾酮应用于脑缺血大鼠,研究其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生成、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促血管生成作用的可能机制以及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途径,丰富脑缺血后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内容,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模型制备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缺血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蜕皮甾酮或等量溶剂,饲养至2天、7天、14天、21天处死。

二、脑通口服液对脑梗塞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通口服液对脑梗塞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痴呆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名与病位认识
        二、中医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血管性痴呆的辩证分型
        四、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一、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
        二、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理
        三、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
        四、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第三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病机取穴
        二、特色取穴
        三、头针
        四、电针
        五、艾灸
        六、眼针
        七、耳穴
        八、穴位注射
        九、舌针
        十、针药结合
        十一、综合疗法
    第四节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一、针刺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二、针刺对脑部缺血、缺氧状态的影响
        三、针刺对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四、针刺对VD大鼠海马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五、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
        六、促进大脑损伤后再修复
        七、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功能
        八、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九、β淀粉样蛋白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西医诊断标准
        三、中医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病例标准
        七、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的处理
        二、分组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安全性指标
        五、疗效评价性指标
        六、疗效评定标准
        七、安全性观察
        八、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三、治疗后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一、通督调神针刺法的选穴依据
    二、痴呆量表的选择依据
    三、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积分的变化分析
    四、安全性观察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六、存在问题和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二、中医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
        (一) 病因、病机、病位
        (二) 证候学特点
        (三) 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五、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治疗前基线特征可比性检查
        三、两组治疗前认知功能和社会、日常活动能力的情况
        四、疗效分析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观察表
    附录二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附录三 CGIC量表
致谢

(5)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1 中风病名的沿革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药对脑梗塞的治疗
        1.4 缺血性中风的针灸治疗
        1.5 其它疗法
        1.6 调摄养生与护理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1 机理的基本认识
        2.2 急性脑梗塞的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疗效评定
        3.4 统计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疗效比较
        4.3 不良反应与依从性
    5 讨论
        5.1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时机选择与疗效关系
        5.2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中风的可能机理探讨
        5.3 选穴依据
        5.4 临床结果评价
        5.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6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脑出血的研究
        1.1 中医学对人脑功能的理解
        1.2 中医学对脑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脑出血的辨证治疗概况
    2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韵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人脑生理功能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
        2.3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治疗概况
    3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研究进展
        3.1 GDNF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3.2 GDNF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与表达
        3.3 GDNF的受体及信号传递
        3.4 GDNF的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3.5 问题与展望
    4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研究进展
        4.1 MMPs分类和MMP-9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4.2 MMP-9的生物学特性
        4.3 MMP-9的信号传导途径
        4.4 MMP-9的损伤机制
        4.5 问题与展望
    5 水孔蛋白-4(AQP-4)的研究进展
        5.1 AQPs分类和AQP-4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5.2 AQP-4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5.3 AQP-4的调节及其表达的影响因素
        5.4 AQP-4与脑水肿相关性的研究
        5.5 问题与展望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研究进展
        6.1 VEGF家族和VEGF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6.2 VEGF的分布及表达
        6.3 VEGF的生物学特性及信号传导通路
        6.4 VEGF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6.5 问题与展望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光镜观察结果
        2.2 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电镜观察结果
        2.3 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的测定结果
        2.4 各组大鼠GDNF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2.5 各组大鼠MMP-9阳性细胞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6 各组大鼠AQP-4阳性细胞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7 各组大鼠VEGF阳性细胞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讨论
    1.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2.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探讨
    3.头穴透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探讨
        3.1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水含量影响的探讨
        3.2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DNFmRNA表达影响的探讨
        3.3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MP-9表达影响的探讨
        3.4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影响的探讨
        3.5 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影响的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前言
    第一部分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照片及图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重组人生长激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VEGF、新血管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8)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及神经保护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综述二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机理研究进展
    综述三 脑缺血损伤的炎症机制及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 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三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四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及HE 染色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五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IL-1β、IL-6、TNF-α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六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ICAM-1、VCAM-1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七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GF、BDNF、bFGF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八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SE 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合讨论
        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
        2. 针刺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3.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4.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及 HE 染色的影响
        5.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匀浆 TNF-α、IL-1、IL-6 含量的影响
        6.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大脑缺血区 ICAM-1、VCAM-1 表达的影响
        7.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匀浆 BDNF、NGF、BFGF 含量的影响
        8.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匀浆 NSE 含量的影响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9)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现代研究概况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生理
        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缺血性脑血管病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研究
        1 白细胞介素6(IL-6)
        2 白细胞介素8(IL-8)
        3 干扰素γ(IFN-γ)
        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中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临床治疗研究
        3 实验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指标检测与方法
        4 数据处理分析
    实验结果
        1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行为学改变
        2 局灶性脑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3 针药结合对参与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分析讨论
        1 立题依据
        2 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所伴发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3 针药结合对脑缺血损伤细胞因子平衡的双向调节作用
        4 针药结合对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时程特点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病理图片

(10)蜕皮甾酮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蜕皮甾酮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照片及图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蜕皮甾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新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四、脑通口服液对脑梗塞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2]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3]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4]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D]. 宋琼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5]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D]. 周厚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D]. 张国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12)
  • [7]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D]. 李榕.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4)
  • [8]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及神经保护机制的影响[D]. 洪银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D]. 何采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蜕皮甾酮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D]. 罗春霞. 第三军医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脑通口服液对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