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在不同时期的比较

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在不同时期的比较

论文摘要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情况在不同时期的差异,为临床选择三种种植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实验犬分为即刻种植组,植骨后三个月延期种植组及自然愈合后三个月延期种植组。麻醉下拔除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三、第四前磨牙,得到四个拔牙窝,随机选择其中三个,按每组的要求植入种植体。分别于种植手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处死各组的一半实验犬,取材、固定。处死前行四环素、茜素红双色荧光标记。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做带种植体的骨磨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种植体-骨组织界面新生骨的成骨情况;利用双色荧光标记法计算各组种植体周围新骨的生成率;骨磨片染色后行常规光学显微镜观察,测量各组的种植体-骨接触率(BIC)和种植体周围骨面积(BA)。最后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大体观察实验动物无一例死亡。本实验共72颗种植体,A1组两颗种植体于术后一个月松动,周围牙龈红肿,刮除炎性肉芽组织联合氯已定治疗后无缓解,于二期手术时取出。剩余70颗种植体均无感染,创口愈合良好,去除软组织后,种植体生长良好,未见松动现象。二、影像学观察X线平片检查,B1组一颗种植体的冠方有深约0.5cm的楔形密度减低区,周围骨质稍变致密,边界清楚。剩余种植体-骨组织界面无明显透射区,种植体周围骨密度正常。二、硬组织切片的组织形态学观察:六个实验组的种植体与骨组织都获得了较好的骨结合,骨-种植体接触率(BIC)和种植体周围骨面积(BA)分别为:BIC:A1组69.46±10.91;A2组78.54±9.20;A3组57.33±8.88;B1组79.77±13.12;B2组84.46±6.44;B3组77.40±8.36;BA:A1组61.85±6.82;A2组69.52±9.63;A3组51.59±7.00;B1组73.25±10.22;B2组77.47±9.88;B3组69.22±10.3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 BIC:p(A2和A3),p(A1和A3),p(A1和B1),p(A3和B3)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BA:p(A2和A3),p(A1和A3),p(A1和B1),p(A3和B3)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三、双色荧光标记:测定六个实验组的双色荧光标记条带之间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双色荧光条带距离和平均矿化率分别为:双色荧光标记间距:A1组6.13±0.66;A2组6.80±0.43;A3组5.23±0.37;B1组7.63±0.61;B2组8.38±0.84;B3组6.79±0.54;平均矿化率:A1组6.13±0.66;A2组6.80±0.43;A3组5.23±0.37;B1组7.63±0.61;B2组8.38±0.84;B3组6.79±0.5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 p(A2A3),p(A1A3),p(B2B3),p(B1B3),p(A1B1),p(A2B2),p(A3B3)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无论是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还是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均能达到良好的骨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骨结合率逐渐增加。2.拔牙窝植入Bio-oss骨粉后种植,种植体仍然能与骨组织发生良好的骨结合,且由于Bio-oss骨粉的骨诱导作用,植骨后种植组要比自然愈合后种植组骨结合率高。3.骨-种植体界面的骨改建活动,六个月时要比三个月时活跃。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三、文献综述
  • (一) 正文
  • (二) 参考文献
  • 四、附图
  • 五、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在不同时期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