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对社区血管性痴呆人群的预后研究

穴位敷贴对社区血管性痴呆人群的预后研究

(1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黄浦200010)(2上海市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上海黄浦200010)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对社区的血管性痴呆人群的影响结果。方法:使用黄芪、石菖蒲、川芎三药研磨成粉敷贴于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四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6月,根据MMSE量表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在治疗结束6月后与对照组不存在差异,但两组停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存在差异。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人群有规律的间断治疗有效,但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穴位敷贴;血管性痴呆

【中图分类号】R24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49-02

血管性痴呆,即VD(中医称“中风痴呆”)系对患者、家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因此研究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具重要意义。中医很早就对中风痴呆有一定的认识,属“中风呆病”,而“痴呆”这一病名出自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且有诸多病名如“痴证”、“呆病”等均与此有关。

敷贴治疗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属于同一范畴。并且对穴位有不同程度的物理化学刺激作用,可以起到与针灸类似但比针灸更为持久的治疗效果,药物通过透皮吸收,比内服更能直接起到治疗作用,通过经络系统而调节脏腑功能,直达病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00例本街道或部分外街道社区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57~90岁,平均80.24±6.7岁,MMSE11.5±4.3分,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18.52±4.9。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71~94岁,平均81.08±5.4岁,MMSE11.9±4.2分,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18.92±5.1。两组年龄比较P=0.49,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P=0.69,MMSE初始值比较P=0.63,差异无显著性。研究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因死亡等原因退出分别为3例和2例。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血管性痴呆诊断、辩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1]

1.3纳入标准

(1)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2)Hachinski缺血量表记分≥7分。(3)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22分。

1.4排除标准

(1)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原因的痴呆;(2)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者,如各种失语、视听障碍等;(3)明显抑郁症病人或患有其他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病人。

1.5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针对相应的慢性疾病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八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一周一次,每三周后休息一周,疗程共八周,具体措施及方法如下:(1)中药敷贴备药:选取中草药黄芪、石菖蒲、川芎,委托加工,混合研磨成细末。使用时三种药按2:1:1加黄酒,做成药丸状,成直径10mm圆球,用医用胶布粘贴于穴位上。(2)敷贴穴位及方法:选穴大椎、神门、足三里、三阴交。60天为一疗程。

1.6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均由经过培训的专科医师进行检查,治疗前进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MMSE量表、BBS量表、ADL量表测定,侧重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情况,观察患者的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吃饭自理能力等等。

1.7疗效评判标准

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为认知功能的判定。得分增加≥20%为显效,增加≥12%为有效,增加<12%为无效,增加≤-12%为恶化。

1.8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MMSE测量比较。表1。

表3所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过8周穴位敷贴治疗,停止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0.05),治疗组总有效率23.4%与治疗组10.4%比较有差异(P=0.09<0.1)。通过观察,在穴位敷贴治疗期间,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进程有影响作用,停止治疗后,对于痴呆进程没有明显的后续效应,但最终对于减缓记忆力、认知能力衰退等仍有一定程度的良性作用。

3.讨论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诊断必须具备3条,即痴呆、脑血管病且两种损害有因果关系,具备下述一项或两项:(1)在明确的中风后3个月内发生痴呆;(2)突然认知功能衰退,或波动样、阶梯样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1]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穴位敷贴的使用记载,最早的外治之法见于此。穴位敷贴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3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经络学说,三是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通过特定部位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2]正是基于以上理论,穴位敷贴广泛应用于临床。用药取黄芪、石菖蒲、川芎三味药,行补中益气、升阳、化痰湿、开窍醒神、活血祛瘀之功,研磨成粉(在药物敷贴时,粉末接触面较广,易于发挥药效综合治疗,提高效果)。在选穴方面,盛丹丹等[3]对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体针多取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头针多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本研究选穴考虑到老年病人的实际情况,选穴位置以便于敷贴、不影响生活等为目的,取大椎(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以升阳益气,取神门(手少阴之本)以安神宁心,取足三里以调理脾胃、化湿利气、扶正培元,取三阴交(足三阴之会)以助运化、疏下焦、调血室、祛风湿,与目前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穴基本符合。

由于VD与中风病有共同体质因素,在中医分型方面曾有一项调查研究400例中风病人,缺血性中风多为中经络(90.49%),以气虚血瘀证居多(29.28%),出血性中风病人多为中脏腑(55.64%),以阴虚阳亢居多(41.94%)[4]。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血管性痴呆辩证量表(SDSVD)对病人进行评分,确以肾精亏虚和气血亏虚的病人占多,虽未按其辩证而施治,仍因取穴及用药均兼顾得良效。

本研究表明,穴位敷贴确实对血管性痴呆有良性作用,经过穴位敷贴治疗的病患其病情恶化程度明显轻于未经治疗的病患,但停止治疗后,没有预期的疗效维持效果。可见穴位敷贴虽兼药物及经络刺激两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优于针灸效果,但对于血管性痴呆而言,须以有规律的间断治疗方能维持其一定的疗效。再者,在研究中发现,对病人进行量表测定时,家属关注度高的病患其MMSE评分的上升空间较大,说明适当的交流、关注可以明显减缓血管性痴呆的恶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田金洲,韩明向等.血管性痴呆诊断、辩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4(5):329-331.

[2]张艳宏.穴位敷贴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英应用现状[J].甘肃中医,2007,20(2):1-3.

[3]盛丹丹,蔡圣朝等.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9.31(9):878-879.

[4]肖诗鹰,等.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中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53.

附:课题经费来源:上海市黄浦区科委

项目编号:(2009)HGG-6

标签:;  ;  ;  

穴位敷贴对社区血管性痴呆人群的预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