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域开放式综合公园的边界空间改善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城市中心区域开放式综合公园的边界空间改善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论文摘要

公园自诞生之日起,就和民众的生活、城市的建设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建设的高度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园走向开放是必然的趋势。在公众高喊“公园免费”、“还绿于民”“开墙透绿”的口号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公园从形式化的开放走向实质性的开放,在这个过程中,边界空间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便捷性和现状的诸多问题渐渐成为了焦点。在我国,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相关理论和实例都比较少,针对边界空间而做的改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急需完善。本文正是以城市公园的边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公园在走向开放后理想化边界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两座正在转型之中的城市综合公园——成都市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进行调研,总结归纳出中国大多数走在开放道路上的城市公园可能存在的现状和通病,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无论是公园内部空间还是边界空间都属于城市开放空间中的一员,边界空间又是联系公园内部空间和其他开发空间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公园边界空间真正实现与城市生活融合、与周边用地融合、与其他开放空间融合才能最大发挥公园的多元价值,真正成为能促进城市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世外桃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城市中心区域综合公园边界空间范围界定
  • 1.4.1 城市中心区域范围限定
  • 1.4.2 城市综合公园概念阐释
  • 1.4.3 边界空间的概念的阐释
  • 1.4.4 城市开放公园边界空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开放式城市综合公园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开放城市综合公园综述
  • 2.1.1 开放式城市综合公园的发展概述
  • 2.1.2 开放式城市综合公园的特点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理论
  • 第3章 城市综合公园走向开放后理想化边界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及现状问题
  • 3.1 利用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空间(以下简称边界空间)营造城市特色
  • 3.1.1 利用边界空间营造城市景观特色
  • 3.1.2 利用边界空间营造城市生态特色
  • 3.1.3 利用边界空间营造城市文化特色
  • 3.2 边界空间有助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连续性的构建
  • 3.2.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组成
  • 3.2.2 公园边界空间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作用
  • 3.3 利用边界空间实现城市公园与相邻城市用地的衔接
  • 3.3.1 城市用地分类简述
  • 3.3.2 公园边界空间常见相邻用地类型分析
  • 3.3.3 边界空间——公园与相邻用地衔接的关键
  • 3.4 从城市角度剖析边界空间现状问题
  • 3.4.1 开放程度较低
  • 3.4.2 设施缺乏和空间功能单一
  • 3.4.3 与相邻的城市空间缺乏过渡
  • 3.4.4 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界空间现状问题实例调查研究
  • 4.1 调研对象
  • 4.2 调研方法
  • 4.2.1 调研范围
  • 4.2.2 主要调研内容及方法
  • 4.3 成都市人民公园调研
  • 4.3.1 A区域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3.2 B区域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3.3 C区域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3.4 其他线性封闭边界空间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3.5 人民公园调研成果小结
  • 4.4 成都市百花潭公园调研
  • 4.4.1 A区域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4.2 B区域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4.3 C区域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4.4 其他线性封闭边界空间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 4.4.5 百花潭公园调研成果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空间改善建议
  • 5.1 改善原则
  • 5.1.1 整体化原则
  • 5.1.2 安全优先原则
  • 5.1.3 开放高效原则
  • 5.1.4 多样性原则
  • 5.2 改善方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空间句法的福州市综合公园可达性分析[J]. 中国城市林业 2020(05)
    • [2].综合公园及其有效服务范围的空间布局分析[J]. 城市规划 2017(11)
    • [3].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初探[J]. 住宅产业 2018(Z1)
    • [4].可持续城市综合公园评价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建筑 2016(10)
    • [5].城市综合公园中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探析[J]. 现代园艺 2016(14)
    • [6].城市综合公园人工湖驳岸设计研究——以兰州雁滩公园为例[J]. 中国包装 2019(12)
    • [7].安阳市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3)
    • [8].哈尔滨市综合公园景观安全性调查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1)
    • [9].观赏果树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以长沙市为例[J]. 现代园艺 2019(21)
    • [10].保护生态系统 凸显社区景观——上海芦潮港社区综合公园景观设计剖析[J]. 城乡建设 2019(21)
    • [11].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东阿县综合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甘肃林业科技 2018(02)
    • [12].关于新时期的综合公园园林施工技术探讨[J]. 河南建材 2018(04)
    • [13].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服务多时空粒度辐射特征研究——以武汉为例[J]. 中国园林 2019(01)
    • [14].城市综合公园边界空间开放性景观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4)
    • [15].北方综合公园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研究[J]. 建设科技 2018(08)
    • [16].西南地区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09)
    • [17].探析现代城市公共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技法与文化传承——以甘肃省礼县综合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 园林科技 2016(03)
    • [18].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株洲神农城综合公园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2019(03)
    • [19].深圳香蜜公园开启智慧公园2.0时代[J]. 中国园林 2018(S2)
    • [20].山西太原市综合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J]. 风景园林 2019(08)
    • [21].新时期的综合公园园林施工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 2019(02)
    • [22].综合公园导向系统中的字体选择[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5)
    • [23].城市中心区开放式综合公园使用后评价——以曲靖市麒麟公园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0)
    • [24].秦皇岛市中心开放式综合公园环境景观设计[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4)
    • [25].晋中市综合公园中花境的改良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 2016(17)
    • [26].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深圳星河公园为例[J]. 大众文艺 2018(24)
    • [27].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9(04)
    • [28].“城市公园+”建设策略与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8)
    • [29].城市更新——铁路旧址综合公园[J]. 装饰 2017(07)
    • [30].女性视角下济南西郊森林公园空间感知研究[J]. 现代园艺 2017(05)

    标签:;  ;  ;  ;  ;  

    城市中心区域开放式综合公园的边界空间改善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