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潜能开发研究

员工潜能开发研究

论文摘要

人的潜能开发伴随着人的一生和人类的始终。关于人的发展一直有两条平行的研究线路,一条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人的解放和人自身的发展,一条是从管理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实用角度挖掘人的潜能,而教育学则在两者中间,在不同的时期有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综合国内外有关员工潜能开发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局限:一是研究主题分散。由于潜能开发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主题,主要有从管理学中的激励,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教育、培训,心理学的潜意识,生理学的体能开发等不同的研究角度。目前,从这四个角度进行的潜能开发研究分别进行,没有一个有效的模型将上述研究进行整合。特别是在职业生涯这一人生的黄金时期,如何开发员工的潜能,目前还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二是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脱节。理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了大量潜能开发的研究,但它的实际应用不理想;实践中,成功学代表人物的大量论述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三是潜能开发方法上,个体潜能开发方法研究多,团体、组织内潜能开发方法研究少。现有的大量研究和实践集中在脱离群体环境的抽象的个人身上,没有和个体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四是缺乏对员工潜能开发的量化研究,员工潜能开发的测量还是个空白。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充分实现人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实,试图寻找能够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途径。本文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第二章从潜能的定义出发,参照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的模式,区分了四种潜能的类型,提出了潜能视窗(Potential Windows)的概念,提出了潜能开发可以通过实践(Practice)、学习(Learning)和潜意识开发(Awareness-building)三个维度进行。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由于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是从潜能的定义出发提出的,通过这三个维度的丌发,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自身的发展。然而员工是处于特定组织中的个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员工潜能丌发的目标和其所在组织的目标即组织绩效的提升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在第三、四、五章中,作者试图在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上,找出那些既能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又能促进员工所在组织的绩效提升的因素。只有那些能够同时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和组织绩效提升的因素,才是在当前历史发展阶段开发员工潜能的现实选择。第三章“员工潜能的实践开发”,分析了员工潜能实践开发方法的理论研究以及跨国公司激发员工实践案例,探讨了实践影响组织绩效的方式,最后归纳了既激发员工实践、又促进组织绩效提升的四个影响因素。第四章“员工潜能的学习开发”,分析了不同学习理论对员工潜能开发的指导作用,不同种类的学习对员工潜能开发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探讨了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化问题,并提出了学习维度的两个影响因素。第五章“员工潜能的潜意识开发”,分析了潜意识开发问题,提出了潜意识开发可以分为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组织层面的潜意识开发对个体潜意识开发也具有影响,最终提出了六个影响因素。第六、七章将第二至第五章的理论分析通过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396名员工中开展的调查进行了验证。第六章验证了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并开发了由15道题目组成的员工潜能开发问卷。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第七章验证了:1、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对组织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是实现组织和员工共同发展的途径;2、员工潜能开发的实践、学习、潜意识开发维度上分别有3个、1个、4个因素对员工潜能开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丰富了员工潜能丌发的三维模型;3、员工发展的体验、收入保障、组织共同愿景、组织深度汇谈、个体内心的宁静五个因素既对员工潜能开发、又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促进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有效措施,应作为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方向。由于作者视野的有限,本文对员工潜能开发三个维度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得出的同时影响员工潜能开发与组织绩效提升的因素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同时由于调查样本的限制,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需要更广泛样本调查的支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 二、组织的发展vs人的发展
  • 三、员工潜能开发: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 第一章 员工潜能开发文献综述
  • 1.1 潜能的定义及分类
  • 1.1.1 潜能的定义与性质
  • 1.1.2 潜能的分类
  • 1.2 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潜能开发
  • 1.3 潜能开发的方法
  • 1.3.1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 1.3.2 心理分析学派
  • 1.3.3 行为主义学派
  • 1.3.4 人本主义心理学
  • 1.3.5 成功学代表人物对潜能开发的论述
  • 1.3.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与潜能开发
  • 1.4 以往有关潜能开发研究的不足以及本文的目的
  • 第二章 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
  • 2.1 潜能视窗(Potential Windows)
  • 2.2 员工潜能开发的三个维度
  • 2.2.1 实践
  • 2.2.2 学习
  • 2.2.3 潜意识开发
  • 2.3 员工潜能开发三维模型的理论支持
  • 2.4 员工潜能开发三维模型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 第三章 员工潜能的实践开发
  • 3.1 员工潜能实践开发方法的理论研究
  • 3.1.1 自我实现与高峰体验
  • 3.1.2 激发工作本身的兴趣
  • 3.1.3 组织气氛
  • 3.2 跨国公司激发员工实践案例
  • 3.2.1 GE公司的"群策群力"计划和"无边界行动"
  • 3.2.2 3M公司的激励员工实践
  • 3.2.3 关于TQM的研究显示员工参与是TQM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 3.3 实践影响组织绩效和员工潜能的方式
  • 3.3.1 自发行为(discretionary behavior)
  • 3.3.2 工作生活质量(QWL)研究
  • 3.3.3 更多的研究证明了关注员工福利、促进员工工作/家庭和谐有利于员工潜能开发
  • 3.4 激发员工实践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员工潜能的学习开发
  • 4.1 不同学习理论对员工潜能开发的指导作用
  • 4.1.1 学习的不同定义
  • 4.1.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在职培训: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4.1.3 认知学习理论与讲授法:强调学习过程
  • 4.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体验培训:强调学习与潜意识开发相结合
  • 4.1.5 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与行动学习:强调学习与实践、潜意识开发相结合
  • 4.2 不同种类的学习对员工潜能开发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 4.2.1 无意识学习
  • 4.2.2 情境学习与非情境学习
  • 4.3 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 4.3.1 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
  • 4.3.2 国内外的研究证明了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之间高度正相关
  • 4.4 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化
  • 4.4.1 Swieringa and Wierdsma对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研究
  • 4.4.2 Kim和Hayes and Allinson对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研究
  • 4.4.3 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的转化方式
  • 4.4.4 个体学习向组织学习转化的条件
  • 第五章 员工潜能的潜意识开发
  • 5.1 个体潜意识开发
  • 5.1.1 奥图归纳的激发潜能的八种方法
  • 5.1.2 坦诚团体训练
  • 5.1.3 人类潜能运动
  • 5.1.4 个体潜意识开发的大量做法有待检验
  • 5.2 潜意识开发与组织绩效
  • 5.2.1 潜意识开发与组织绩效之间直接关联的现有研究
  • 5.2.2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与员工潜意识开发
  • 5.2.3 潜意识开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间接联系
  • 5.2.4 潜意识开发在潜能开发中的作用
  • 5.3 开发潜意识、促进个体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 5.3.1 潜意识开发的基础:静心
  • 5.3.2 潜意识开发的重点:反思
  • 5.3.3 充分利用积极暗示促进潜能开发
  • 第六章 员工潜能开发的测量
  • 6.1 员工潜能开发三维模型的验证
  • 6.1.1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形成
  • 6.1.2 样本的来源、特征及施测过程
  • 6.1.3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6.1.4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6.1.5 员工潜能开发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6.2 员工潜能开发的测量
  • 6.2.1 理论测定法与间接测定法
  • 6.2.2 员工潜能开发指数EPDI
  • 6.2.3 员工潜能开发测量的展示
  • 第七章 实现员工潜能开发与组织绩效同步提升
  • 7.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对象
  • 7.2.2 研究工具
  • 7.3 研究结果
  • 7.3.1 员工潜能开发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7.3.2 假设的验证
  • 7.4 分析和讨论
  • 7.4.1 员工个人变量对潜能开发各维度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 7.4.2 实践、学习、潜意识开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7.4.3 实践、学习、潜意识开发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迅速激发员工潜能的真招[J]. 商业文化 2019(30)
    • [2].“八项机制”提升班组管理水平[J]. 现代班组 2017(09)
    • [3].挖掘员工潜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8(02)
    • [4].企业员工潜能激励的人本探索[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5)
    • [5].领导者应具备的八种心态[J]. 安装 2008(06)
    • [6].迅速激发员工潜能的真招[J]. 企业管理 2019(07)
    • [7].活用斥责方式激发员工潜能[J]. 医学美学美容(财智) 2008(09)
    • [8].企业管理之道四:用人扬长避短,激发员工潜能[J]. 商品混凝土 2020(03)
    • [9].基于军工企业激活员工潜能的愿景管理——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江北公司实施愿景管理激活员工潜能纪实[J]. 国防科技工业 2020(03)
    • [10].音乐在企业全面发展中的积极意义[J]. 企业研究 2012(24)
    • [11].基于军工企业激活员工潜能的愿景管理[J]. 中国军转民 2020(04)
    • [12].激发员工潜能,推动企业发展[J]. 现代企业教育 2008(07)
    • [13].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探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4(18)
    • [14].音乐在企业员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 企业研究 2012(16)
    • [15].激活员工潜能:愿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企业文明 2020(05)
    • [16].“全力以赴”与“尽力而为”——浅谈如何挖掘员工潜能[J]. 中国核工业 2014(06)
    • [17].实施“网络问企”发掘员工潜能 促进管理升级[J]. 当代工人(C版) 2014(05)
    • [18].创新培训机制 激发员工潜能[J]. 成功(教育) 2008(09)
    • [19].打破职场壁垒,释放员工潜能[J]. 年轻人 2019(06)
    • [20].降低成本 激发潜能[J]. 信息方略 2010(01)
    • [21].茶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 福建茶叶 2017(06)
    • [22].挖掘员工潜能“三部曲”[J]. 现代班组 2009(10)
    • [23].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相融合 激发员工潜能[J]. 民营科技 2009(02)
    • [24].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J]. 企业研究 2010(24)
    • [25].企业如何留住人才?[J]. 中国职工教育 2011(10)
    • [26].员工潜能如何释放[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27].危机之下谈激励[J]. 现代焊接 2009(12)
    • [28].用心沟通 激发九零后员工潜能[J]. 现代家电 2016(18)
    • [29].管理VS激励[J]. 中国有色金属 2012(S1)
    • [30].想要提高工作效率,看看坐在你身边的人[J]. 中外管理 2017(Z1)

    标签:;  ;  ;  ;  ;  

    员工潜能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