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场主要种源性疫病的流行情况研究

肉种鸡场主要种源性疫病的流行情况研究

论文摘要

禽类种源性疾病(Disease of avian embryo)是一类由多病原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可造成禽胚发育受阻,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肉鸡增重减慢、胴体降级和废弃增多等现象,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005年3月份以来,山东某规模化AA肉鸡集团公司(饲养30万套肉种鸡,共分6个分场)三个父母代肉种鸡分场的种鸡群所产种蛋孵化时出现明显的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弱雏增多,雏鸡出现呼吸道症状,饲养到30天左右时,大肠杆菌及新城疫病毒等的感染率明显升高,鸡只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其他分场未出现类似情况,由此推测该病与种鸡群有关。为了进一步探讨引起该规模化种鸡场种源性疫病的原因,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查,并对其主要病原进行了PCR检测,为肉种鸡场从源头净化该类疫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3部分:一、规模化种鸡场种源性疫病病原学研究山东省某规模化AA肉鸡集团公司(集种鸡场、孵化场、商品鸡场及肉品加工于一体)的种鸡场现存养AA肉种鸡30万套,6个分场,各鸡场呈地区分布,相距很远。2005年3月份以来,其孵化场出现胚胎死亡、弱雏增多,孵出的雏鸡30d左右出现免疫应答不良、生长缓慢等症状。通过对该大型AA父母代肉种鸡场中的三个分场产蛋鸡及其所产种蛋孵出的1d商品雏鸡、30~40d商品鸡的血清抗体检测,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4.33%、5.00%,鸡白痢(Pullorosis)、鸡败血支原体(MG)、滑液囊支原体(MS)、鸡大肠杆菌(E.coli)和禽波氏杆菌(Bordetella avium)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3.59%、12.69%、5.97%、19.62%和6.72%,从死亡鸡胚、肉仔鸡弱雏和死雏、商品育成鸡等内脏器官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分离到大肠杆菌(36.00%)、沙门氏菌(24.73%)、支原体(19.53%)和禽波氏杆菌(12.33%) 4种病原菌及ALV-J、CIAV两种病毒。结果表明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禽波氏杆菌及ALV-J、CIAV共感染种鸡后,由种蛋垂直传播到鸡胚、雏鸡造成的。二、主要免疫抑制病病原的分子生物学调查当鸡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时,鸡群将对其它病毒或细菌变得易感,而且感染的症状、病变不典型,并造成免疫失败。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检查,发现该场存在蛋传递性免疫抑制性病毒(ALV-J、CIAV)的感染。为了解该场是否存在蛋传递性病毒与其他免疫抑制性传染因子的多重感染,本研究将采取的肉仔鸡弱雏和死胚、商品育成鸡等的脏器(胸腺、肝、脾、法氏囊、关节液及骨髓等),分别按常规方法提取组织DNA与RNA,通过四重PCR方法检测CIAV、MDV、REV、ALV-J,通过RT-PCR方法检测IBDV和VAV,结果仅检测到ALV-J和CIAV的存在,阳性率分别为9.50%和6.50%,这一结果显示,ALV-J和CIAV感染是导致该鸡场发生免疫抑制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三、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核衣壳蛋白p27基因的克隆与测序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是90年代初由英国鉴定出来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新的亚群,主要引起肉鸡的骨髓瘤白血病。近年来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我国于1999年首先在肉用型鸡群中分离鉴定出了ALV-J的中国株(杜岩,崔治中等,1999),并通过接种1日龄雏鸡发现了一株急性转化型毒株。此后,又在中国分离出了更多的毒株(张志,崔治中等,2002)。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J亚群禽白血病是造成AA父母代肉种鸡种源性疫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分离率为24.33% ),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本实验根据已报道的ALV-J前病毒基因组gag p27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 PCR方法扩增出与报道相同的720bp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 18-T载体中,转化受体菌TG1,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测序和分析,与已发表的ALV-J前病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该片段编码序列与国内宁夏分离株(NXO101)的同源性达97.3%,表明鸡群中存在ALV-J感染。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1 种源性疫病概述
  • 2 肉种鸡种源性疫病的分类
  • 2.1 细菌性种源性疫病
  • 2.2 真菌性种源性疫病
  • 2.3 病毒性种源性疫病
  • 3 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蛋传病毒的多重感染
  • 3.1 免疫抑制的概述
  • 3.2 免疫抑制流行病学调查
  • 3.3 免疫抑制的主要机理
  • 4 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核衣壳蛋白 p27 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4.1 J 亚群禽白血病的病原学
  • 4.2 J 亚群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
  • 4.3 J 亚群禽白血病的致肿瘤机理
  • 4.4 J 亚群禽白血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组织学变化
  • 4.5 J 亚群禽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 5 种源性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5.1 重视种禽的科学管理
  • 5.2 种蛋的卫生管理
  • 5.3 搞好孵化器、孵化室的消毒工作
  • 5.4 易感鸡群的防治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试验一、AA 肉鸡种源性疫病的病原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被检材料
  • 1.1.2 培养基、试剂及诊断液
  • 1.1.3 实验动物
  • 1.1.4 有关培养基的配制
  • 1.1.5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流行病学调查
  • 1.2.2 病原学检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流行病学调查
  • 2.1.1 血清学调查结果
  • 2.1.2 孵化情况调查
  • 2.1.3 商品育成鸡生长情况调查
  • 2.2 病原学检查
  • 2.2.1 细菌学检查
  • 2.2.2 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 2.2.3 病毒学检查
  • 3 讨论
  • 试验二、主要免疫抑制病病原的分子生物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被检材料
  • 1.1.2 生化试剂
  • 1.1.3 缓冲液及其他试剂的配制
  • 1.1.4 PCR 引物
  • 1.1.5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样品DNA 与RNA 的提取
  • 1.2.2 聚合酶链反应(PCR)
  • 1.2.3 PCR 产物DNA 电泳
  • 2 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J 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核衣壳蛋白P27 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1 材料与方法
  • 1.1.1 菌株
  • 1.1.2 载体
  • 1.1.3 PCR反应所用试剂
  • 1.1.4 SPF鸡胚
  • 1.1.5 溶液配制
  • 1.1.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ALV 病毒的RT-PCR 扩增
  • 1.2.2 PCR 产物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 1.2.3 PCR 特异性试验
  • 1.2.4 PCR 敏感性试验
  • 1.2.5 对疑似分离毒株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T-PCR 扩增结果
  • 2.2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
  • 2.3 PCR 特异性试验
  • 2.4 PCR 敏感性试验
  • 2.5 疑似分离毒株的检测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肉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现状分析[J]. 湖北畜牧兽医 2020(03)
    • [2].现代肉种鸡管理之我见[J]. 家禽科学 2020(08)
    • [3].肉种鸡生产关键性技术探讨[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10)
    • [4].笼养肉种鸡1~10周龄的体重管理[J]. 家禽科学 2018(01)
    • [5].肉种鸡高产集成技术的内容和推广措施[J]. 养殖与饲料 2018(10)
    • [6].种母鸡生产评估办法与应用——父母代肉种鸡生产评估办法及应用之一[J]. 中国畜禽种业 2016(11)
    • [7].现代肉种鸡进入产蛋期的饲喂技巧[J]. 今日畜牧兽医 2016(11)
    • [8].提高肉种鸡育雏率的综合措施[J]. 山东畜牧兽医 2016(11)
    • [9].现代肉种鸡育雏的5项基本原则[J]. 家禽科学 2016(09)
    • [10].如何做好肉种鸡的分群工作[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6(03)
    • [11].现代肉种鸡场种蛋的护理要点[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6(03)
    • [12].新常态下肉种鸡场使用抗菌药注意事项[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6(10)
    • [13].肉种鸡生产中的记录系统[J]. 家禽科学 2017(08)
    • [14].肉种鸡全自动定量投料机的试验效果分析[J]. 山东畜牧兽医 2017(10)
    • [15].产蛋周龄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效果的影响[J]. 广东饲料 2016(03)
    • [16].我国首次进口曾祖代白羽肉种鸡[J]. 农业知识 2017(06)
    • [17].父母代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四)[J]. 家禽科学 2020(05)
    • [18].高产集成技术在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11)
    • [19].河北省肉种鸡场饲养现状调研和分析[J]. 北方牧业 2019(06)
    • [20].肉种鸡腿病的控制[J]. 家禽科学 2019(10)
    • [21].推广高产技术,发展肉种鸡生产[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11)
    • [22].产蛋期肉种鸡铜需要量的研究[J]. 广东饲料 2018(09)
    • [23].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上)[J]. 家禽科学 2017(04)
    • [24].规模养鸡场肉种鸡夏季散热技术与管理措施[J]. 科学种养 2017(07)
    • [25].现代肉种鸡的饲养管理[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7(10)
    • [26].单独称重饲养中的肉种鸡——第2部分[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7(08)
    • [27].肉种鸡产蛋率下降过快的预防[J]. 中国畜禽种业 2016(03)
    • [28].夏季提升肉种鸡生产潜能的措施[J]. 山东畜牧兽医 2014(11)
    • [29].父母代肉种鸡的高产技术推广措施及效益[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12)
    • [30].肉种鸡两种不同加料方法的对比[J]. 家禽科学 2014(10)

    标签:;  ;  ;  ;  ;  

    肉种鸡场主要种源性疫病的流行情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