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秒级脉冲波形参数国家基准不确定度的研究

皮秒级脉冲波形参数国家基准不确定度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详细研究了基于NTN 校准技术的脉冲波形参数国家基准的不确定度。其主要内容为:影响测量量kick-out 脉冲显示(响应)波形的不确定度因素分析,主要不确定度分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数据处理算法的不确定度传递过程和不确定度合成评定结果。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叙述。首先,对影响测量量kick-out 脉冲显示(响应)波形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确定了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测量重复性、连接的重复性、NTN 校准技术的有效性、NTN 校准技术的测量重复性、时基抖动、转接头(同轴适配器)影响和时基漂移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分量的测量和计算。其次,根据计算单台取样示波器脉冲过渡时间和带宽的数据处理步骤和算法,研究傅里叶变换、反傅里叶变换、去抖动滤波、反卷积滤波、正负波形相减除2、除法运算、开方运算,以及计算脉冲过渡时间的直方图运算和计算-3dB 带宽的线性内插运算等算法,对不确定度分量传递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依据ISO 指南,对单台取样示波器脉冲过渡时间和带宽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脉冲波形参数和不确定度概述
  • 2.1 脉冲波形参数简介
  • 2.1.1 概述
  • 2.1.2 相关脉冲波形参数的定义
  • 2.1.3 脉冲波形参数的应用
  • 2.2 不确定度简介
  • 2.2.1 不确定度的由来
  • 2.2.2 ISO 指南概述
  • 2.2.3 不确定度的相关术语
  • 2.2.4 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 2.3 小结
  • 第3章 取样示波器工作原理及NTN 校准技术概述
  • 3.1 取样示波器
  • 3.1.1 取样示波器工作原理
  • 3.1.2 取样示波器校准的任务
  • 3.2 NTN 校准技术概述
  • 3.2.1 Nose-to-nose 校准技术理论基础
  • 3.2.2 NTN 校准技术的优点
  • 3.3 小结
  • 第4章 kick-out 脉冲显示波形不确定度分析
  • 4.1 影响测量量不确定度的可能因素
  • 4.1.1 测量重复性
  • 4.1.2 连接的重复性
  • 4.1.3 NTN 校准技术的有效性
  • 4.1.4 NTN 校准技术的测量重复性
  • 4.1.5 时基抖动的影响
  • 4.1.6 转接头(同轴适配器)的影响
  • 4.1.7 时基漂移
  • 4.1.8 信号源偏置电压Offset 变化的影响
  • 4.1.9 垂直灵敏度变化的影响
  • 4.1.10 平均次数的影响
  • 4.1.11 温度变化的影响
  • 4.2 kick-out 脉冲显示波形的不确定度分析
  • 4.2.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2 连接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3 NTN 校准技术的有效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4 NTN 校准技术的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5 时基抖动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6 转接头(同轴适配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 4.2.7 时基漂移引入的不确定度
  • 4.3 小结
  • 第5章 数据处理算法引入的不确定度传递方法
  • 5.1 数据处理算法流程概述
  • 5.2 不确定度经数据处理算法的传递
  • 5.2.1 不确定度经FFT 算法的传递
  • 5.2.2 不确定度经IFFT 算法的传递
  • 5.2.3 正负波形相减除2 的不确定度传递
  • 5.2.4 不确定度经乘、除法的传递
  • 5.2.5 不确定度经开方的传递
  • 5.2.6 直方图法计算脉冲过渡时间的不确定度传递
  • 5.2.7 线性内插算法计算带宽的不确定度传递
  • 5.3 小结
  • 第6章 脉冲过渡时间和带宽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 6.1 不确定度实验基本情况
  • 6.1.1 不确定度实验列表
  • 6.1.2 不确定度实验设备
  • 6.1.3 不确定度实验连接
  • 6.2 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FPGA的8通道脉冲波形分析器的研制[J]. 核技术 2017(09)
    • [2].发射脉冲波形对探地雷达响应的影响[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4(01)
    • [3].用于核反应测量的脉冲波形数字甄别系统设计方案[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0(11)
    • [4].核脉冲波形甄别方法研究[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7(08)
    • [5].皮秒级快速任意脉冲波形发生器[J].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10(01)
    • [6].超宽带正交脉冲波形设计[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8(07)
    • [7].激光脉冲波形优化与材料压缩特性[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06)
    • [8].FPGA中主脉冲波形的输出和触发输出的实现[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9].基于信号延迟和宽度调理的脉冲波形设计[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0].高功率激光整形脉冲波形控制技术[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09)
    • [11].阶跃Q开关激光器输出光脉冲波形的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12].奈氏准则下MB-UWB脉冲波形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10(26)
    • [13].基于LabVIEW的激光脉冲波形测试系统[J]. 应用激光 2011(02)
    • [14].超宽带脉冲波形的设计优化与性能分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15].脉冲激光在光纤中时间波形传输特性研究[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8(06)
    • [16].脉冲堆积条件下n与γ脉冲波形甄别仿真分析[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7(01)
    • [17].神光-Ⅲ原型装置初步的激光脉冲整形实验[J]. 光学学报 2010(04)
    • [18].一种计算机可控的脉冲波形产生组件设计方法[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9(04)
    • [19].布里渊放大脉冲波形控制相遇时间设计[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04)
    • [20].TCL王牌等离子(PDP)4226H/42U3H型彩电驱动电路分析(二)[J]. 家电检修技术 2010(21)
    • [21].基于GTAF装置的FlashADC数据获取系统[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00)
    • [22].相遇时间对双布里渊放大池放大控制脉冲波形的影响[J]. 中国激光 2008(06)
    • [23].基于半正定规划的超宽带正交脉冲波形设计[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07)
    • [24].基于电光采样的超快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研究[J]. 光学学报 2018(05)
    • [25].一种OOK调制UWB脉冲波形产生电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5)
    • [26].抽运光对双布里渊放大池放大控制脉冲波形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08(06)
    • [27].补偿脉冲发电机放电波形优化方法[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09)
    • [28].航天科工二院二○三所首次研建国内太赫兹脉冲波形校准系统[J]. 中国计量 2015(02)
    • [29].一种基于CSS的认知UWB系统脉冲波形设计方法[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 [30].飞秒激光脉冲宽度和脉冲波形测试技术[J]. 应用光学 2019(02)

    标签:;  ;  ;  ;  

    皮秒级脉冲波形参数国家基准不确定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