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域可分级的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研究

时空域可分级的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研究

论文题目: 时空域可分级的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者: 江涛

导师: 张兆扬

关键词: 精细粒度可分级,编码效率,时域,精细粒度可分级,空域,精细粒度可分级,时域,空域,精细粒度可分级,可用带宽

文献来源: 上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PC或者非PC设备接入互联网或无线网络进行流媒体点播服务成为现实。流媒体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多媒体web服务,它允许用户无需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被完全下载,便可以享受在线的实时的视频点播服务。因此,流媒体技术有着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 网络的异构性、带宽的波动性和各类不同用户的多重服务要求对当前的视频编码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视频编码后得出的码流必须能够适应网络带宽不断波动的变化,具备一定的抗差错能力,以及能同时提供图像质量、时域、空域及解码复杂度的可分级能力。 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案是解决Internet流媒体应用中带宽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传统的可分级编码仅能提供粗糙的可分级能力,无法精细地匹配网络带宽的变化。MPEG-4标准中采纳的FGS编码方案可有效地解决精细匹配网络带宽波动问题。不仅如此,采用FGS方案编码后的码流还获得较好的差错复原能力和解码复杂度可分级的能力。但是,FGS获得的所有这些特性都是以牺牲编码效率为代价的。FGS方法的编码效率较低,因为FGS编码中的增强层未使用任何运动补偿的措施来去除原始视频序列在增强层上的时域冗余。 针对FGS编码效率较低的缺点,我们提出了两种在增强层也使用运动补偿的视频编码方案:双环MC+FGS结构编码方案和单环MC+FGS结构编码方案。双环MC+FGS和单环MC+FGS的编码方案虽然在实现结构上借鉴了Mihaela van der Schaar的思想,即使用图像质量更好的增强层图像做参考,通过提高运动补偿的效率来达到提高编码效率的目的,但是本文对此作了重要的改进。在所提出的方案中引入了接收端驱动(receiver-driven)的思想使得能根据网络的可用带宽动态地调整用于重建高质量参考帧所使用位平面的个数,这样不仅可妥善解决上述两种编码结构在低比特率情况下会产生预测漂移的问题,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在高比特率情况下的编码效率。对于在无法引入接收端驱动思想的情况下,也对两种结构的FGS增强层中究竟使用多少个位平面来重建高质量的参考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这些重要改进后,使得这两种结构的编码性能产生了质的提高,不但预测漂移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编码效率还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针对时域可分级的SNR FGS,MPEG-4标准中引入了FGST(时域FGS)方案,该方案实现了混合时域/SNR的精细粒度可分级。但是,FGST方案继承了FGS方案编码效率较低的缺陷。因此,我们把MC+FGS与FGST相结合,得到一种MC+FGST结构的编码方案,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流媒体应用在传输上面临的挑战

1.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1.2.1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及其应用场合

1.2.2 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方法

1.2.3 适用于流视频传输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

1.2.3.1 质量可分级

1.2.3.2 空域可分级

1.2.3.3 时域可分级

1.2.3.4 频率可分级

1.2.3.5 精细粒度可分级

1.3 本文的结构与创新

第二章 精细粒度可分级视频编码的分析研究

2.0 引言

2.1 精细粒度可分级的FGS编码

2.1.1 DCT系数的位平面编码方案

2.1.1.1 位平面编码的过程

2.1.1.2 位平面编码方案的效率

2.1.2 原始FGS编解码器的结构

2.1.3 FGS方案的编码性能

2.1.4 FGS方案的高级功能

2.1.5 FGS编码方案的性能总结

2.2 渐进精细粒度可分级编码方案

2.2.1 基本的PFGS编码的基本思路

2.2.2 简化的PFGS结构

2.2.3 改进的PFGS结构

2.2.4 PFGS结构的性能总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增强层运动补偿的MC+FGS视频编码方案

3.0 引言

3.1 双环MC+FGS编码方案

3.1.1 双环MC+FGS编码方案的结构

3.1.2 双环MC+FGS编码方案的编解码器

3.1.3 如何确定双环MC+FGS编码方案中用于参考的位平面个数

3.1.4 双环MC+FGS编码方案的优缺点

3.2 单环MC+FGS编码方案

3.2.1 单环MC+FGS编码方案的结构

3.2.2 单环MC+FGS编码方案的编解码器

3.2.3 如何确定单环MC+FGS编码方案中用于参考的位平面个数

3.2.4 单环MC+FGS编码方案的优缺点

3.3 两种MC+FGS结构编码方案的性能比较

3.3.1 两种结构编码效率的比较

3.3.2 两种结构编码方案的复杂度比较

3.4 从两种结构中选取MC+FGS的标准结构

3.5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空域可分级的MC+FGS视频编码方案

4.0 引言

4.1 时域可分级的MC+FGS视频编码方案

4.1.1 FGST结构的编码方案

4.1.2 MC+FGST结构的编码方案

4.1.2.1 MC+FGST的结构

4.1.2.2 MC+FGST结构的编解码器

4.1.2.3 传输过程中的速率分配策略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空域可分级的MC+FGSS视频编码方案

4.2.1 FGSS结构的编码方案

4.2.1.1 FGSS的结构

4.2.1.2 FGSS结构的编解码器

4.2.2 MC+FGSS结构的编码方案

4.2.2.1 MC+FGSS的结构

4.2.2.2 MC+FGSS结构的编解码器

4.2.3 空域下抽样及上抽样策略

4.2.3.1 空域下抽样

4.2.3.2 空域上抽样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时空域可分级的MC+FGSST视频编码方案

4.3.1 FGSST结构的编码方案

4.3.1.1 FGSST的结构

4.3.1.2 FGSST结构的编解码器

4.3.2 MC+FGSST结构的编码方案

4.3.2.1 MC+FGSST的结构

4.3.2.2 MC+FGSST结构的编解码器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A) 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

(附录B) 文中部分缩写词汇的中英文含义表

发布时间: 2005-09-16

参考文献

  • [1].分级预测视频编码感知质量优化研究[D]. 公衍超.西北工业大学2017
  • [2].高效视频编码H.265/HEVC率失真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杨楷芳.西北工业大学2017
  • [3].基于运动分析的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优化[D]. 肖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 [4].高性能视频编码中的低复杂度算法研究[D]. 单娜娜.西北工业大学2016
  • [5].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优化研究[D]. 李宇琛.北京邮电大学2018
  • [6].基于率失真优化的视频编码方法研究[D]. 高艳博.电子科技大学2018
  • [7].H.265/HEVC视频编码率失真优化技术研究[D]. 贺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 [8].立体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朱仲杰.浙江大学2003
  • [9].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基础算法研究[D]. 杨志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
  • [10].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和视频编码的研究[D]. 孙朝晖.中国海洋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面向通信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D]. 丁贵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 [2].网络通信中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研究[D]. 张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 [3].面向网络传输的视频图像可伸缩编码研究[D]. 付文秀.吉林大学2005
  • [4].H.264/AVC实时编码系统及其相关算法的研究[D]. 滕国伟.上海大学2005
  • [5].复杂度可分级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D]. 张冬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
  • [6].基于H.264/AVC的可伸缩视频编码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 李志刚.上海大学2005
  • [7].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技术与可伸缩视频编码[D]. 赵增华.天津大学2006
  • [8].视频通信与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D]. 阎金.北京邮电大学2007

标签:;  ;  ;  ;  ;  

时空域可分级的精细粒度可伸缩视频编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