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上的运用

浅议城市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上的运用

身份证号码:33010519860829xxxx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雨水收集的介绍,提出一些该类景观现存的问题;以杭州为例探讨一些景观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的设计、应用,总结得出一些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的应用上的一些成果与结论,从而解决该类型景观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园林景观;雨水资源

前言

水—人类的生命源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如何减少雨水给城市造成灾害的同时又能巧妙的利用雨水来营造环保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美的园林景观是当前城市雨水利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城市雨水收集的重要性

雨水收集利用是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手段;雨水收集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雨洪危害、提高废水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2.城市雨水收集的形式

2.1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上的直接利用

园林景观中,雨水收集的直接应用主要有:绿化浇灌、水景景观的补充用水,景区附属设施的厕所冲洗、洗车、冲洗道路以及作为消防的补充水源等。

2.2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上的间接利用

雨水景观的间接利用就是景观本身可能不直接利用收集来的雨水,而是通过设计不同景观的特性来起到收集雨水资源。这类型的景观形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下凹式绿地;透水型地面如渗水地砖、植草砖、卵石、冰裂纹、碎拼等铺装方式。

3.存在的问题

国内该方面的景观主要存在了以下几个问题

3.1生态性重视不够

我国目前的一些雨水景观往往忽视项目的生态性,或把其放在景观性之后再考虑,从而造成一些景观在刚建成时效果尚佳,远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破坏与缺陷。

3.2不重视细节处理、景观化程度不够、美观性不够

现存的城市雨水下渗收集设施一味追求雨水收集的效率,却忽视了设施本应具备的景观效果,在人工设计和城市规划研究基础上的雨水径流明显,忽略了城市景观因素的参与,并未给市民提供应有的视觉美感。

3.3成本大、耗能高、盲目追求新技术,缺少可持续发展性

一些景观设计时,为了追求技术创新,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的效率,盲目追求新技术、高科技,而忽略了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这使得建设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很高的能耗。

3.4植物配置不合理

植物种植不能做到因地制宜,景观植被选择和配置以为追求视觉美感,追求社会效益,大量的选用昂贵植物,没有重视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自然群落机理,从而导致植物群落的生态性缺失,从而加大了径流量,反正加剧了雨水资源的流失。

4.以杭州为例研究分析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上的合理利用

杭州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不计其数的优秀园林景观;且杭州雨水资源相当丰富,所以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未像北方地区那样重视。随着城市的扩张,农田变房产,众多细小的河流被填土造路,造成了城市渗透能力减弱,雨季只要短时间内雨量一大就会出现严重内涝;随着园林景观不断建设,养护高耗能问题也日渐凸显,种种问题都指向了雨水收集这的欠缺。建设者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一些建设项目的设计建造上也加入了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雨水收集利用这一概念在杭州的园林景观建设上正逐步走向主流。

通过对杭州公园景观的调查,发现近来杭州的园林景观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从一些案例上可以找到解决我国雨水景观现状问题的一些办法。

4.1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

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侧有一个湿地公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公园利用长桥溪的微地形和水系,将公园打造成一个水生态修复与园林造景巧妙结合的公园景观。

长桥溪公园内,水系作为主要造园要素贯穿全园,利用地形上的高差变化,将整个水系分为四个不同高度、相互独立又联系的大型跌水景观。雨季,上游水池水位上升,漫过水池边缘,便流入下一层水池;水依次跌落,形成了大型叠水景观。非雨季时,每个水池是独立存在的,且每层水池高差、水深不同,设计有不同挺水、浮水、沉水植物,有效的阻止了雨水对于岸边的冲刷,保持水土不被流失。

同时公园也是一个大型雨污水净化系统,该地区改造前污染较严重,为治污在公园中加设了一套污水处理装置,池水先由植物根系的生物反应得到净化,再由污水处理系统净化,然后水重新进入水系循环。且水系中的水为山体中雨水汇集而成,无需外部水源引入。园路多为木栈道,每块材料之间留有空隙,雨季时,雨水通过空隙流入木栈道下的低凹绿地以及水池中,避免了路面积水的问题。

4.2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是较为大型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

在西溪湿地中,多采用柳树桩生态护坎,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地面铺装尽采用透水性材料,车行道中多采用沥青,加大渗水面,防止路面积水;主园路中多采用花岗岩碎拼、冰裂纹铺装,有效增加了路面渗水率;在一些较小的游步道中多采用汀步或者卵石铺装与草坪的结合,加大路面渗水。

植物设计中以西溪湿地原本的乡土植物为植物群落内的骨干树种,主要树种均为杭州地区的常见树种,植物以耐水湿、抗性强为特点,环境适应性强,景观观赏性强,治污能力良好。

4.3下沙沿江湿地公园

下沙沿江湿地公园位于之江东路与下沙大桥的交叉口的钱塘江北岸,占地约50万平方米,是杭州市“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运用的首例。

公园内通过下沉式绿地,新型透水性铺装,植草沟等低成本、高欣赏性的雨水收集处理技术使景观的欣赏性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完美的融合为一体,且园内植物品种丰富,适地适树的湿地植物起到了很好的治污作用且观赏性俱佳。

5.结论

通过对杭州市内一些优秀景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后,对于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在园林景观上运用存在的现状问题得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结论。

5.1尊重生态优先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上,不论是雨水收集利用的系统设计利用,还是景观美学的营造都应该以生态优先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只有尊重生态原则,所建设的景观才会是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长久性景观效果的。

5.2从细节入手,深入渗透雨水收集利用的观念

通过一些微小的处理细节,使整个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得到充分实现,避免了使用雨水收集设施而破坏了景观整体性的现象,而且造价低廉、便于实施。

5.3先进技术与简单、环保、低成本的雨水收集利用措施相结合

切勿盲目追求新技术,而忽略最原始最简单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方法。例如植草浅沟、大面积井盖上置放卵石营造旱溪效果,都是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景观效果却很好。只要有深入正确的雨水收集的概念,简单、低成本的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5.4利用雨水变化的特殊性,设计具有多重观赏性的园林景观

在以上的调查研究的项目中,有很多景观都运用了雨季与非雨季的变化,设计出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有着不同风貌的景观,利用雨水变化的这一特性,设计出富有动态美、有丰富变化的园林景观。

5.5雨水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至关重要

在雨水景观特别是在湿地设计中,必须以原有的植物群落为基准,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采用的植物必须以成本合理、可实现粗放养护、观赏性适宜、顺应自然群落机理的苗木品种。合理的植物配置,才能让雨水景观实现雨水收集利用,达到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蒙小英,张红卫,孟瑶磊.雨水基础设施的景观化与造景系统[J].中国园林,2009(11):33

[2].陈琳,饶利华.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J].Garden·园林,2010(8):28

标签:;  ;  ;  

浅议城市雨水收集在园林景观上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