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导航门控3D DE-MRI和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呼吸导航门控3D DE-MRI和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PAWS算法呼吸导航门控3D DE-MRI与屏气2D DE-MRI序列对比显示梗死心肌的可行性研究目的:以屏气2D DE-MRI序列作为参照,评价基于PAWS算法的呼吸导航门控3D DE-MRI序列在显示梗死心肌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三只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磁共振对比剂注入10~25分钟之后,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心脏MRI延迟增强扫描,包括常规屏气2D(2DBH)DE-MRI序列及PAWS算法呼吸导航门控3D(3DNAV)DE-MRI序列(先后顺序随机安排),采集左室短轴位图像。分别记录两个序列的扫描时间,对比并评价两个序列短轴位包含心肌梗死延迟强化灶的对应层面图像质量:(1)半定性评价,由两位有经验的心血管MRI诊断医师独立评价:1)对同2DBH序列图像层面对应的3DNAV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印象分级:0级无法诊断,Ⅰ级较差,Ⅱ级较好,Ⅲ级很好;2)对两个序列图像相对诊断可信性进行主观评分:-1为2DBH质量更好,0为2DBH与3DNAV质量相同,1为3DNAV质量更好。(2)定量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心血管MRI诊断医师共同评价:1)测量梗死面积并计算梗死体积;2)比较心肌梗死区SNR(SNR1)、有活性心肌SNR(SNR0)及梗死心肌-有活性心肌的CNR(CNR1-0)。评价两位医师评价3DNAV图像质量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两位医师的诊断相对可信性主观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两个序列之间心肌梗死体积的相关性评价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两个序列SNR与CNR的差异用双尾配对t检验进行评价。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位医师评价3DNAV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较好(Kappa指数=0.532,P<0.05);两位医师对于两个序列图像的相对诊断可行性评分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609,P<0.05),二者相对诊断可行性评分的平均值均大于0,即两位医师均认为3DNAV序列的图像质量及相对诊断可信性总体上好于2DBH序列;三只实验犬3DNAV序列扫描时间分别较2DBH序列缩短88.2%,62.4%和79.5%;根据两种序列图像所测得梗死体积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8,P<0.05);3DNAV序列各层面图像的SNR1(t=-5.691,P<0.001)、SNR0(t=-3.317,P<0.001)及CNR1-0(t=-6.005,P<0.001)均较2DBH序列有明显提高,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与2DBH DE-MRI序列相比,PAWS算法呼吸导航门控3DNAVDE-MRI序列梗死心肌成像在显著减少成像时间并提高成像效率的前提下,可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心肌梗死诊断和评价可信性。第二部分PAWS及SMV算法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第二部分之一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质量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相对于屏气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的心脏成像质量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材料和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18名,男15名,女3名,平均年龄34±6岁,年龄范围22~49岁,分别进行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2DNAV)DIR FSE黑血MRI序列及屏气2D(2DBH)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两个序列扫描参数相同,分别采集4个层面图像。分别记录两个序列的扫描时间,对比并评价两个序列短轴位对应层面图像质量:(1)半定性评价,由两位有经验的心血管MRI诊断医师独立评价:1)对同2DBH序列图像层面对应的2DNAV DIR FSE黑血序列图像进行主观印象分级:0级无法诊断,Ⅰ级较差,Ⅱ级较好,Ⅲ级很好;2)对应层面的2DBH和2DNAV黑血序列相对诊断价值进行主观评分:-1为2DNAV序列图像明显影响诊断,0为2DNAV序列图像稍差于2DBH序列,但对诊断价值无明显影响,1为两序列图像质量相当,诊断价值相同。(2)定量分析,由两位有经验的心血管MRI诊断医师共同评价:比较左室心肌SNR(SNR1)、左室心腔SNR(SNR0)及左室心肌-左室心腔CNR(CNR1-0)。评价两位医师评价2DNAV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位医师的诊断相对可信性主观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两种序列扫描时间、SNR与CNR的差异用双尾配对t检验进行评价。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志愿者两个序列扫描成功者15例,共计60个对应层面黑血序列图像纳入本研究。两位医师根据评价标准独立评估2DNAV DIR FSE黑血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较好(Kappa指数=0.573,P<0.001);两位医师对图像平均相对诊断可信性主观评分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33,P<0.001),二者主观评分的平均值均大于0.2DNAV序列较2DBH序列的扫描速度稍快,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8,P<0.05);2DNAV序列各层面图像的SNR1(t=-15.847,P<0.05)、SNR0(t=-18.399,P<0.05)及CNR1-0(t=-14.824,P<0.05)均低于2DBH序列,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与2DBH DIR FSE黑血MRI序列相比,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NAV DIR FSE黑血MRI序列对于屏气配合差的患者的扫描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具有与2DBH序列相当的诊断价值,同时可避免患者反复屏气及缩短扫描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对屏气配合良好的受检者,由于2DNAV序列SNR与CNR低于2DBH序列,不宜作为首选序列。第二部分PAWS及SMV算法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第二部分之二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高分辨黑血MRI序列对冠状动脉管壁的显示效能目的:探讨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高分辨黑血MRI序列对冠状动脉管壁的显示效能,评价分析其成像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为今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21名,男17名,女4名,平均年龄30±7岁,年龄范围22~50岁,进行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高分辨黑血MRI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采用呼吸导航门控3D FIESTA序列采集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前降支(LAD)图像,以此定位形成RCA中段和/或LAD近或中段横断面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心血管MRI诊断医师共同评价。测量RCA和/或LAD近或中段管壁平均厚度。RCA及LAD管壁厚度之间的差异采用双尾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除各种因素所致的图像无法评价的层面,共获得31个冠状动脉横断面图像层面(RCA共13个层面,LAD共18个层面)纳入评价。测得RCA中段及LAD近或中段管壁厚度平均值分别为0.94±0.16mm和0.89±0.15mm,RCA与LAD厚度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0.790,P>0.05)。结论: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高分辨黑血MRI序列在冠状动脉管壁显示及厚度测量方面方面具有初步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但是,同时也存在分辨率相对低、SNR不高及冠脉管壁厚度高估等局限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PAWS算法呼吸导航门控3D DE-MRI与屏气2D DE-MRI序列对比显示梗死心肌的可行性研究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7.附图表
  • 第二部分 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 引言
  • 参考文献
  • 一.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7.附图表
  • 二.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2D DIR FSE高分辨黑血MRI序列对冠状动脉管壁的显示效能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7.附图表
  • 研究创新点、限制和展望
  • 文献综述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国际会议交流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呼吸导航门控3D DE-MRI和2D DIR FSE黑血MRI序列心脏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