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君臣观研究

先秦时期君臣观研究

论文摘要

君臣观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君臣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君臣观问题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这种源于政治共同体内的政治家与思想家在观念和意识上的认同,逐渐形成一定政治思维模式,并至今影响着国人的民族心理。所以从中国古代君臣观中梳理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优势和缺陷,对现代政治文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观中国古代君臣观的研究,虽然已经逐渐被学界重视,并在专著的个别章节和期刊中论述,但以君臣观为研究对象,集中讨论的著作比较少,其分散性不利于君臣观的深入研究。因此以君臣观为研究主题,对其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细致的梳理和论述是十分必要的。但鉴于君臣观贯穿于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始终,其观念传承之久,以整个封建时代为背景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将时代背景选取在具有代表性的先秦时期进行研究。恩格斯曾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这是由于欧洲人在构筑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往往溯源到古希腊思想的缘故。在中国,各种思想文化体系的萌芽应扎根于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君臣观具有代表性,后续朝代的理论多是加以综合而鲜有创新。所以本文试图以先秦时期为背景,对君臣观的形成与发展,先秦诸子建构的君臣观加以系统地阐述,使君臣观产生、发展的线索得以明朗、清晰。然后对先秦君臣观的起源、形成、发展、整合各个时期分析比较,归纳出先秦时期君臣观的特点。本文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尧、舜、禹部落联合体时代的溯源。此时的君臣观的理想色彩十分浓郁,存在着原始社会的遗风,政事议定也具有民主性,强调君臣互相监督、勉励,共治天下;第二部分是夏商周三代君臣观的形成时期,君与臣褪去理想油彩回归现实,君臣关系最终以“策命礼”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规范君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促进政治运作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第三部分春秋的政治变革时代迎来了新旧君臣观的困惑与矛盾,统治阶层中所出现的权力斗争和地位转化,使得传统宗法制度难以应付,有的思想者在新旧观念交替中茫然不知所措,有的思想者开始穿越宗法及血缘的迷雾,重新审视君臣关系,制定出新的行为规范;第四部分是先秦诸子的君臣观,主要以儒、墨、道、法四大家的代表人物为切入点,阐述他们对君臣问题的碰撞与整合;第五部分论述先秦时期的君臣观呈现的四个特点,亦是君臣文化延续发展的方向所在。第一,君臣间是对立还是统一的探讨,主要是针对君臣利害关系问题;第二,君臣在面对道义与权势两难中做出的抉择,君臣是践行君道、臣道的组成部分;第三,无为与有为中所产生的共鸣,主要是侧重君臣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职权分配思想;第四,主要是如何对君臣角色品分、评价的论辩,是期许典范之治,还是回归理性选择,改变“重人”的传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唐虞之世的畅想与积淀
  • 二、夏商周三代的形成与发展
  • 三、春秋时代的困惑与矛盾
  • 四、先秦诸子的碰撞与整合
  • (一) 儒家君臣观
  • 1、孔子的君臣观
  • 2、孟子的君臣观
  • 3、荀子的君臣观
  • (二) 墨家的君臣观
  • (三) 道家君臣观
  • 1、老子的君臣观
  • 2、庄子的君臣观
  • 3、黄老学派的君臣观
  • (四) 法家君臣观
  • 1、《管子》的君臣观
  • 2、韩非子的君臣观
  • 五、先秦时期君臣观的特点
  • (一) 统一与对立
  • (二) 道义与权势
  • (三) 无为与有为
  • (四) 典范之治与中人之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元朝君臣关系“主奴化”再辨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5)
    • [2].略谈高中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教学为例[J]. 文教资料 2016(32)
    • [3].“天变”“人言”“祖宗” 王安石可以不理,宋神宗岂能不顾[J]. 国家人文历史 2017(02)
    • [4].略论汉代官吏两重君臣关系[J]. 青年文学家 2013(15)
    • [5].君臣关系[J]. 意林(少年版) 2013(16)
    • [6].论先秦诸子的君臣关系模式[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7].《藏书》中的汉代君臣关系论[J]. 文山学院学报 2018(05)
    • [8].从朝议立庙看诸葛亮与后主刘禅的君臣关系及其成因[J]. 南都学坛 2015(05)
    • [9].解读“白帝托孤”隐藏的君臣关系[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10].温和政治关系的积渐——以康熙帝与李光地君臣关系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7(01)
    • [11].试论《蒙古秘史》中的臣服仪式与君臣关系的确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2].三纲与中国古代王权的合法性建构[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3].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韩非子的君臣关系[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4].笑话[J]. 文苑(萌) 2013(06)
    • [15].也谈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J]. 绥化学院学报 2010(05)
    • [16].周代礼仪制度中的“宾道”观念[J]. 泰山学院学报 2013(02)
    • [17].司马迁的君臣观[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03)
    • [18].贞观十七年后唐太宗心态变化下的君臣关系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19].民本思想与君臣纲纪[J]. 人文论丛 2019(01)
    • [20].试析孔孟荀的君臣观[J]. 考试周刊 2014(74)
    • [21].清帝遗念赏赐制度[J]. 历史档案 2013(03)
    • [22].快乐浪花[J].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13(06)
    • [23].小幽默[J]. 琴童 2013(11)
    • [24].新眼看“忠诚”[J]. 市场瞭望(上半月) 2014(11)
    • [25].贞观君臣析[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15(02)
    • [26].道教魂魄鬼神论[J]. 武当 2009(04)
    • [27].论语片解·之五[J]. 名作欣赏 2012(13)
    • [28].浅议明代的权宦与廷杖[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1)
    • [29].宋代股肱之臣曹彬自全之道的借鉴价值[J]. 领导科学 2017(12)
    • [30].真知灼见[J]. 当代广西 2014(04)

    标签:;  ;  ;  ;  

    先秦时期君臣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