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高泉沟流域不同作物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定西高泉沟流域不同作物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以黄土丘陵区甘肃定西市高泉沟流域内的典型农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胡麻(Sesamum indicum)、豌豆(Pisum sativum Linn.)、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扁豆(Lablab purpureus)为研究对象,对以上立地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变化进行长期定点观测,设定小区测定了径流量和侵蚀量,并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年份土地的土壤水分循环过程,大气降水分配特点,土壤侵蚀及径流量变化,以及不同土地作物类型的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土保持效应,以期为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类型,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1989年~1995年,高泉沟小流域阳坡中部土壤水分均值大小依次为1992年<1989年<1995年<1991年<1990年<1994年<1993年,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1991年>1995年>1994年>1990年>1989年>1992年>1993年。且不同年份土壤变异系数随土层增加自上而下呈减小趋势,说明表层是土壤水分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2)土壤含水量基本一致,从上层向下逐渐减小,但起伏变化逐渐平缓。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依次可分为活跃层(0~40cm),中间层(40~80cm)和稳定层(80cm以下)。根据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累积期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3)土壤含水量受丰水年枯水年影响存在年际差异,在降雨背景相似时间,丰水年1993年和1994年各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均较高。土壤含水量年内动态变化受降雨量影响,最高含水量与最低含水量分别出现在9月和5月。在坡耕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降水的消耗按照土壤水分平衡的组成分量划分,主要部分用于蒸发、蒸腾和冠层截留。(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系数的差异不大,除马铃薯径流系数23.17%较小外,其他基本相同,但均小于休闲地的29.44%。(5)不同作物类型的径流量、侵蚀量大小排序是不同的。不同作物类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序为:胡麻>休闲>豌豆>扁豆>小麦>马铃薯;胡麻的径流量最大,蓄水能力最差;马铃薯的径流量最小其蓄水能力最强。不同作物类型的多年平均侵蚀量排序为:休闲>胡麻>豌豆>扁豆>小麦>马铃薯;休闲地的侵蚀量最大,马铃薯地的侵蚀量最小。马铃薯的蓄水保土能力最强,小麦次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水分传输研究
  • 1.2.2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研究
  • 1.2.3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研究
  • 1.3 土壤水量平衡研究
  • 1.4 影响土壤水分特征的环境因子
  • 1.4.1 土壤特性
  • 1.4.2 气象因子
  • 1.4.3 地形因子
  • 1.4.4 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
  • 1.5 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
  • 1.5.1 水土流失数量变化规律研究
  • 1.5.2 水环境效应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及水土流失状况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候
  • 2.2.4 水文
  • 2.2.5 土壤
  • 2.2.6 植被
  • 2.2.7 森林资源状况
  • 2.2.8 水土流失状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土壤水分观测
  • 2.3.2 径流和泥沙测定小区设置及测定
  • 2.3.3 数据分析
  • 2.4 研究内容
  • 2.4.1 同一立地条件不同年份土壤剖面水分特征研究
  • 2.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2.4.3 不同植被类型蓄水保土效益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作物类型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及蓄水保土功能
  • 3.1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
  • 3.1.1 同一立地条件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 3.1.2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 3.1.3 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
  • 3.2 土壤水量平衡
  • 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3.3.1 不同种植类型水土流失数量变化规律
  • 3.3.2 水土保持效应及其时间变化
  • 3.4 不同植被类型蓄水保土分析
  • 3.4.1 蓄水效益分析
  • 3.4.2 蓄水保土效益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土壤水分变化
  • 4.1.2 水土保持效应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半干旱区垄沟集雨系统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J]. 生态学报 2019(01)
    • [2].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地下水 2011(04)
    •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坡面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 [4].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J]. 干旱区研究 2016(02)
    • [5].高寒草原根系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降雨格局的响应[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9)
    • [6].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及其概率密度函数模拟[J]. 水科学进展 2013(01)
    • [7].太行山前平原井灌农田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J].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3)
    • [8].陕西不同区域苹果林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生产力模拟[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2)
    • [9].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下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动态影响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5)
    • [10].干旱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J]. 中国沙漠 2013(02)
    • [11].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与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6)
    • [12].水平沟整地措施对黄土丘陵区草原土壤水分动态平衡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1)
    • [13].不同覆盖措施下夏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J]. 灌溉排水学报 2014(01)
    • [14].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分动态的时间序列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1)
    • [15].区域尺度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4)
    • [16].淮北平原基于水文气象多因子的土壤水分动态预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4)
    • [17].长期降雨波动对半干旱灌木群落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动态的效应[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02)
    • [18].基于概念模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J]. 气象 2010(12)
    • [19].不同灌溉保墒措施对杏园土壤水分动态及耗水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1(12)
    • [20].白刺沙包浅层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9(15)
    • [21].垄沟集雨系统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5)
    • [22].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及空间分布[J]. 中国沙漠 2015(04)
    • [23].北方典型林地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和水量平衡随机模拟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雨季土壤水分动态分析[J]. 土壤通报 2017(02)
    • [25].不同灌水量对温室膜下滴灌黄瓜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7)
    • [26].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6)
    • [27].冬小麦沟灌土壤水分动态和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2)
    • [28].山西临汾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J]. 人民黄河 2011(12)
    • [29].陕北黄土丘陵区山地苹果园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5)
    • [30].基于BEPS生态模型模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3)

    标签:;  ;  ;  ;  

    定西高泉沟流域不同作物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