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之都

墨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之都

一、沫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琳[1](2021)在《文旅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以宜宾临港天原项目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也与之俱来发生了转变,在“文化+旅游”的休闲旅游战略品牌的大背景下,旅游产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其地位不可小觑。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城市发展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的门面和名片,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发展也备受重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城市公共空间则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文化旅游的融合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赋予更多的生命力,也是文化底蕴传承发展的创新模式,基于文化旅游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城市风貌有机结合,挖掘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如何在文化旅游视角下进行规划设计,值得我们探索和考究。本文在了解相关研究背景,包含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城市背景等的基础下,了解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趋势,明确了其选题研究的必要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立足于国内外文化旅游及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相关概念解释,为下文提供研究基础。并对相关研究做了整体分析和评述,分析了相关案例,总结优秀案例中的相关经验和规划设计策略。同时基于文化旅游的视角,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进探讨和策略构建并实施。选取宜宾临港天原作为主要规划设计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宜宾市临港天原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分析宜宾临港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必要性,为设计实践提供落脚点,确立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性和用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可行性。综上,在对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构建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将研究结果、设计原则、设计手法实践应用,进行论证和总结,明确规划目的和规划手段。将项目定位于文化旅游生态型城市空间,提取当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整体性原则、结合自然原则、特色与创新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安全规划原则,以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信息化”为发展目标的文化旅游城市公共空间。旨意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索,对今后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赵昕宇[2](2020)在《博物馆集群策略研究 ——以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集群,指的是各博物馆及相关企业集中分布,并共同从事博物馆相关的工作和活动,是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发展模式,我国数量众多的博物馆中也有很多进行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齐都文化城,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东部,太公湖北岸,由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规划建设,集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民间艺术馆、古玩市场于一体,是齐文化、蹴鞠文化的研究、保护、展示主阵地,是淄博市临淄区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是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的龙头项目。在我国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博物馆之间运营能力差距较大等问题,整个文化城发展受限。因此,齐都文化城需要进行集群发展,构建博物馆合作网络,实现博物馆集群整体进步。本文是典型的案例研究,以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期望构建一套适宜的集群发展策略,构建博物馆合作网络,给予集群中非国有博物馆明确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同时为我国逐渐增多的地市级博物馆集群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采用前人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以南通环濠河文博馆群、建川博物馆聚落、杭州工艺美术馆群、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为例进行分析,划分集群发展模式和博物馆合作网络模型,归纳我国现有博物馆集群的发展优势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主要案例——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参与式观察、实地参观、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其集群发展策略:以齐文化博物馆为核心,以构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为最终目标,各博物馆间、博物馆集群与社会机构间展开全方位合作,以观众为中心,突出自身发展优势,明确各项业务合作内容,充分发挥集群作用。本文最终认为,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通过构建博物馆合作网络,实现集群发展,对于集群成员和整体、城市经济和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发展经验也可为其他地市的博物馆集群所效仿,对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非国有博物馆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李昊[3](2020)在《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从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文学创作关系入手,考察了上海租界空间及文化对作家文学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影响,以上海二三十年代文人实践活动作为参考,力图探讨在上海二三十年代具体的文化历史语境下,作为上海文化活跃建构因素的租界及文化是如何影响文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审美倾向与美学追求的,又是如何影响文学思潮的产生,都市文学类型的多样以及某些文学类型的叙事症候,以期得出一些与前辈学人略有不同的结论。全文整体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及相关的文献综述。首先整理出中外史学家有关上海租界的专门史着作和文献,然后大致爬梳了以前在海派文学框架下,与上海租界相关的都市文化有关的文学实践专着与文献,从中择选出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关的着作文献。第二章,专门论述了租界空间与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以及租界空间尤其是租界文化对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审美、文学心理实践机制的影响。上海租界作为殖民空间的表征具有与以往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空间的华界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而这种空间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打乱了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发展的节奏。上海租界空间特有的性质及文化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论文首先介绍了上海租界的来历以及历史演变过程,归纳出上海租界发展史上几件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接下来阐述了上海租界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分别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维度诠释了租界及租界文化给文学领域带来的影响。上海租界及文化对于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有着结构性的功能意义,对这一时期文学样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借用布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把整个上海租界作为文学场域进行考察,把身居租界文学场域中的多种文化类型背景文人共同体当做文学场域中的子域来考察,将影响文学的外部因素和内在形式两个维度有机的结合起来。上个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文化中心实现了南移,租界化的上海毫无质疑地赢得了中国现代文学版图的中心地位。上海租界为文学场域的生成提供了众多客观条件,传统文人在上海租界内实现了向职业作家转型的过程,并且重新建构起新型的文人作家公共交往空间模式。上海租界内出版业的发达也为文人作家实现这种身份的转变提供了经济、物质上的保障。192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上海汇聚了多种文化背景的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内活动的主要有左翼文人、南迁的自由主义文人和海派文人。通过考察不同文化背景文人的“惯习”,分析出上海租界内各类文人的空间分布与活动规律。各类文人在租界空间的活动规律折射出其对上海租界的文化立场,同时也显示出租界文学场域对各类文人的召唤和调试作用,这其中隐含着各自场域中文人作家特有的文化逻辑。各类文人在租界文学场域中的空间移动,究其实质还是各种权力话语在上海租界中对象征资本的争夺。第三章,这一章选取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是与上海地域文化相关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品,是指那些既包括上海籍及后到上海原籍江浙一带的作家创作的与上海地域文化有密切关联的作品。上海开埠以来,上海租界空间打破了传统中国社会空间的结构。而现代的都市空间性质和社会结构催生了现代市民阶层。现代市民阶层的诞生必然要有一种与之审美品味相匹配的文学形式。而通俗文学的代表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就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勃发了。上海租界的都市化新型生活为鸳鸯蝴蝶派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新兴的市民阶层为这类通俗小说培育出大量的有消费潜力的读者,市民社会的内部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审美倾向丰富了原有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类型。鸳鸯蝴蝶派小说作为最早反映上海租界空间的小说对新到上海的移民在都市生活方面起到启蒙的作用。第四章,毋庸置疑,海派文学是与上海租界及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海派文学与上海租界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共生的关系,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作为依托的文学现象。因而海派小说对唯美主义症候群式的追求,必然与上海租界及文化有着关联。上海租界的繁华物质环境和成熟的消费主义体系为这种唯美主义追求提供了生发的契机,而租界独特文化所具有的金融商业性和消费性为海派唯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精神土壤。租界空间独特的性质也深深地影响了身居上海租界海派作家的审美倾向和认知方式。应该说海派作家是有意选择唯美主义这种西方舶来文学思潮来表达对租界空间的映射反应的。而这种海派唯美追求在文本中表现为对刹那主义时间观的追求,对无机质女体塑造的推崇和文本中对视觉刻意的追求。海派作家对唯美主义追求不但体现在文学实践上,还把唯美主义的美学理念付之于生活实践之中。而这种唯美生活实践也不知不觉的影响了文本的建构,使服装饰品、化妆品、装饰艺术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意象进入了文本之中。这种审美旨趣的促成与西方唯美主义和上海租界的文化语境有着网状的相互影响。第五章,上海都市文学作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的文学经验,它的产生机制是依赖上海租界以商业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在此意义上,海派小说一定是属于都市文学的范畴。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范畴内,每每提到都市文学,与之发生刻板联系的一定是海派文学特别是新感觉派一支。左翼小说因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被排除在都市文学视野之外的,但就其萌发、发展的机制上看,左翼小说产生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语境都不能脱离上海租界提供的成熟的都市空间样本。因此,从这个维度上看,新感觉派小说与左翼小说是同源的问题,同源的“源”是指二者同样都根植于当时上海经济繁荣发展的租界。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的共生性也导致了左翼都市小说诸如叙事主体分裂、革命+恋爱的独特叙事形式的症候群的形成。而作为真正洋场小说的新感觉派,因其努力地与世界文学思潮保持同步,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世界主义的色彩,在叙事的情感姿态上,也无法避免的带有了“自我东方主义”的姿态。第六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租界化的上海以其地理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以文学的先锋性、多元性和商业性为特质的都市文学类型成为当之无愧的地域性文学典范。上海的租界文化在上海地域性文化的建构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租界文化的因子长久以来已经浸润到上海文化的肌理里。因此,租界文化的影响是有关上海都市文学创作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从现代化的进程上看,租界文化确实给文学和作家的现代职业化带来了推动的力量,但是租界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殖民文化也的确给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域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949年以后,租界空间彻底的消失,与租界及租界文化有着极强共生性的上海地域性文学传统被中断。然而进入新时期之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经济的再次繁荣激发了作家以上海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内在情绪,从而形成了“上海怀旧”的热潮。在对上海进行追寻和重构的过程中,有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期的上海成为重新建构新型上海重要的文化资源。上海的租界及文化在线性历史进程的耗损中,已经变身成为“后殖民主义”等抽象的学术概念。这个所谓的“后殖民主义”在重构上海的怀旧文学热潮中可以具体而实在地被指认为“租界性”。这种“租界性”以不在场的方式影响着后代作家的叙事内容和言说风格,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新世纪的洋场小说创作。

戴美玲[4](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高莉莉[5](2014)在《文化资本视角下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产业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扩大内需、促进文化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伴随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文化产业开始新一轮的增长,文化消费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也即将来临。要“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实现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必须提升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力,让消费者形成对于文化消费的强烈偏好和稳定的文化消费习惯,而这些都离不开文化资本的积累。本文融合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文化资本界定,将文化资本内涵区分为文化资本Ⅰ(即文化能力)和文化资本Ⅱ(即文化资源)两种形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微观和宏观两种视角,采用理论和实证两种方法来论证文化资本对文化消费的作用机制及作用大小。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文化消费习惯形成和提升文化消费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文化资本会产生数量增进效应和质量提升效应,促进文化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者拥有较强的文化能力,会产生对于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稳定需求,同时较强的“编码——解码”能力使其能更好的理解文化产品,也能创造出更富有内涵的文化作品。另一方面,文化消费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积累。消费者通过“消费中学习”的过程提升文化品味,积累文化资本,逐步形成稳定的偏好结构;消费者还通过文化消费的过程产生外部性,通过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和“示范效应”的产生,影响他人或社会文化资本的积累。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不断固化,促使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和稳定的文化消费需求。结合理论分析,本文予以相应的实证检验。首先,利用来自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微观数据测度文化能力对于居民文化消费时间支出和家庭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个体文化资本对居民文化消费时间支出均具有显着积极作用,其中尤以个体文化资本的作用更甚。同时,家庭中户主文化资本对于家庭文化消费支出也具有显着正效应。家庭文化娱乐支出对户主文化资本的依赖性最强,家庭教育支出相对刚性,受户主文化资本的影响较小。结合其对于户主文化消费时间的影响来看,户主文化资本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大小存在下列关系:γ文化消费时间>γ文化娱乐支出>γ文教娱乐支出>γ教育支出。其次,文化资源也会从供给侧对文化消费存在显着积极影响。本文以文化遗产和文化市场供给作为文化资源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文化市场供给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更加显着和直接。公共文化服务和基于互联网络的免费文化服务供给对文化消费带来两种效应:“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一方面免费文化参与能积累文化资本,增加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却会“挤出”私人文化消费支出。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普及对文化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强;而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却更多带来“溢出效应”,增加文化消费需求。免费文化服务对文化消费的效应会随文化资本积累发生逆转。再次,通过运用“理性致瘾”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文化消费领域确实存在理性致瘾现象。消费者滞后一期的文化消费和提前一期的文化消费对当期文化消费支出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但是显然消费习惯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力度更强,此中主要是文化资本在起作用,因而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消费文化商品或服务十分重要。理性致瘾模型中文化消费支出对于价格和收入的敏感度降低,说明消费者一旦对文化消费上瘾,基于价格的政策调整效果将会比较有限,更有效的决策应该是从改变消费者偏好入手。文化商品或服务消费是一种有益的上瘾,政策上应该鼓励消费,增加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接触渠道。因而,要促进我国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微观主体要转变意识。坚持发展型消费观念,重视文化消费,以达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和个人文化品位的提升;同时通过家庭教育、正规教育和文化活动参与等方式积累文化资本,提升文化消费能力。二是企业要完善市场供给体系。文化企业要以“内容为王”,创造出更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需求为导向不断革新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方式;注重文化产业的强关联效应,拓展消费者的关联性文化需求。三是政府要优化制度设计。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居民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以此积累文化资本,刺激文化消费需求;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企业创新文化产品或服务;同时还要进行消费调研,掌握真实需求,并由政府搭建供需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此外还可以通过收入政策以及各种补贴政策促进文化消费水平提升。

刘容[6](2013)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研究》文中认为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是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推行的三大旗舰文化项目之一。相较于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创意城市网络虽然设立时间较晚,但重要性却丝毫不低于前两者。它的设立代表着教科文组织全球文化保护理念的新动向。但由于设立时间短,知晓度不高,对此开展综合性研究的成果较少。截止目前,已有34个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城市获准加入,其中我国深圳、上海、成都、杭州和北京已成功加入。此外,我国还有多个城市曾经申请却未成功,或正在申请。面对申报热潮,我国城市须准确把握创意城市网络成立的背景和文化诉求,准确理解创意城市网络相关政策和“申都”标准,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创意城市和“申都”经验,制定合理的申报路径和政策,以提高申报的成功率。绪论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框架思路及重难点、创新点等。对涉及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第一章是本研究的研究基础。首先,归纳阐述近年来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和文化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以揭示教科文组织设立创意城市网络的基本文化诉求和创意城市网络设立的实质;其次,总结创意城市网络目前的规模、成员和重要活动概况,明确该网络目前运行现状,为研究目标实现建立坚实感性基础;最后,收集整理“申都”相关政策,归纳评审标准和要求,着重对7大类别城市“申都”标准进行阐述和解读。第二章是本研究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分析了创意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其次,根据不同创意城市发展模式,结合相应的代表性城市案例,对建设创意城市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再次,对已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代表性城市如何建设创意城市,如何“申都”的经验进行总结;最后,对国内外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异同进行对比性研究,揭示对我国拟“申都”城市的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本研究需解决的重点和目标。本章首先归纳总结我国城市“申都”的现状,总结我国成功“申都”城市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城市“申都”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发展创意产业,改变观念发展创意旅游,完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民的参与度等方面,梳理了“申都”应完成的基础工作;并针对我国申都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申都”技术性策略;最后围绕基础工作和技术策略的实施,提出我国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政策支持体系。第四章是本研究的案例分析部分。本章以重庆市如何申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成为“美食之都”为目标,探索具体路径和政策。首先,从重庆的文化基因和重庆的申都现状方面,分析重庆选择“美食之都”申报的合理性;其次,对重庆申报“美食之都”进行SW0T分析,对重庆“申都”基础进行理性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申报“美食之都”的相关对策。结论和展望部分,主要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升华。通过对创意城市网络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逐渐从五个层面厘清了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本质。第一,创意城市网络作为教科文组织的三大旗舰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项目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项目中所蕴含的文化保护理念,在全球化后工业社会中的必然延续;第二,对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而言,它们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其次是文化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再次是懂得发挥人的创造性,善于运用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繁荣昌盛的城市;第三,对文化多样性而言,创意城市网络是在城市场域下对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和再利用的国际交流平台;第四,对文化产业而言,创意城市网络为成员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国际销售渠道;第五,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而言,教科文组织通过在城市场域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实现文化多样性保护和文化产业繁荣昌盛的双赢。鉴于创意城市网络的上述特点,拟“申都”城市制定“申都”路径和政策时,应注重经济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申都”仅仅是创意城市国际化拓展的第一步,今后应更加关注“创都”工作,以实现“申都”的预定目标。未来,随着创意城市网络规模的扩大,将会构建相关管理机制,我国城市应努力在创意城市网络中获取话语权,力争对我国城市发展有利的政策氛围。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一是选题本身具有创新意义。目前缺乏针对创意城市网络的综合性理论研究成果。本研究相关内容为创意城市网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相关素材,打下了一定理论基础;二是对教科文组织文化保护理念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目前对教科文组织三大旗舰项目——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和创意城市网络,多是就单个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缺乏对教科文组织三大文化旗舰项目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通过系统梳理可以把握教科文组织文化保护理念的发展趋势,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三是从文化视角出发研究创意城市。创意城市网络由创意城市构成。但目前对创意城市的研究多是从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视野和方法出发,少见以文化学为出发点的理论关照。“创意城市是人的城市”, 并且创意城市网络是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旗舰文化项目,因此以人文视野为理论关照,从文化学出发对创意城市及创意城市网络进行研究是合理的理论视角。四是着重从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民众积极参与,惠及民众的角度探索“申都”的路径和政策,对我国固有的“申都”模式有所创新。

谭继和,魏红珊[7](2012)在《走向“文化中国”的解读——近十年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近十年来,以"郭沫若与文化中国"为题,郭沫若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精度都有了新的开拓,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成为郭研的新视野,也成为近十年郭研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个新趋势下出现了大量新的成果。本文对近十年郭沫若研究基本状况进行回顾与展望。

谢晖,任文举[8](2012)在《历史文化名人郭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对名人品牌及其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代名人身上,对历史文化名人品牌及其价值研究稀少。关于历史文化名人郭沫若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郭沫若本人及郭沫若作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丰富;但关于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研究的文献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邓明艳[9](2012)在《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研究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旅游空间塑造为导向的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全球化趋势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特征,以及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展示存在的大量问题,迫切需要从目的地层次进行文化展示研究,以指导目的地文化展示实践。本文应用多学科的理论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指导,针对文化展示和形象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文化展示系统基础理论的阐述,对文化展示系统特征和结构的分析,对旅游者感知的研究和形象演化机制的探讨,建立了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的模式,作为目的地调控文化展示进行形象管理的工具,从而实现目的地文化整体展示,形成独特的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发展。最后,运用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的模式,通过分析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当前形象和未来形象,提出了乐山世界遗产地当前文化展示优化途径和未来文化展示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和梳理目的地文化展示研究和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互动的研究命题。(2)分析作为展示对象的“文化”本身具有的特点,更好地认识文化展示的规律,为探讨目的地文化展示的途径打下坚实基础;阐释作为目的地文化展示感知主体的旅游者的文化行为,作为文化展示的依据,以提高目的地文化展示的水平,实现目的地文化展示目标。(3)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目的地文化展示的生态空间架构——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作为文化展示的空间载体;按照景观生态原理,解构与分析目的地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规律,探讨文化展示内在规律和途径;分析和评价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的特点,作为目的地文化展示调控的依据。(4)研究旅游者的感知行为规律,建立目的地文化展示与目的地形象之间的关联,作为构建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的依据。(5)引入生态位理论,探讨文化展示影响下的目的地形象演化机制,建立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塑造的动态关联模型,作为调控目的地文化展示和形象管理的理论依据。(6)分析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的当前形象及形象变化趋势,提出遗产地文化展示调控措施和未来文化展示策略,指导遗产地将文化展示、形象管理和城市发展整合起来,进行科学的整体的文化展示,塑造遗产地靓丽的整体形象,以及具有魅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独特形象,引领城市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地文化展示始终要以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为目标。(2)文化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是构建目的地文化展示整体性和独特性的主要理论依据。(3)目的地形象研究要从静态研究扩展到动态管理研究。(4)构建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是目的地文化展示的基础。(5)目的地旅游文化的演替引起目的地形象演化。(6)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是指导目的地形象管理的理论依据。(7)用目的地形象定位“四维”分析要素指导形象定位和评价形象,是形象管理的重要内容。(8)构建目的地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是塑造目的地独特形象的重要途径。(9)根植于当地居民文化和生活的目的地新景观建设是构建地方性景观的重要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将目的地形象的静态研究拓展到动态研究。(2)探讨了基于目的地旅游文化演替的形象演化规律。(3)构建了目的地旅游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4)提出了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构建的“三个要素”和“三个”维度方法。(5)提出了目的地旅游形象定位的“四维”分析要素。

杨小川[10](2011)在《基于名人文化资源品牌化的旅游营销模式研究——以郭沫若文化为例》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分析郭沫若文化资源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实用的营销模式以求文化资源的品牌提升能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二、沫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沫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本(论文提纲范文)

(1)文旅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以宜宾临港天原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与旅游融合趋势愈发显现
        1.1.2 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支撑
        1.1.3 契合旅游资源产品化的产业需求
        1.1.4 宜宾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选题的创新性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
        2.1.2 旅游
        2.1.3 文化旅游
        2.1.4 城市公共空间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文化传承发展理论
        2.2.2 文脉延续理论
        2.2.3 文旅融合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格兰威尔岛
    3.2 丹寨万达小镇
    3.3 尼山圣境
    3.4 案例启示
        3.4.1 资源整合、精炼提取
        3.4.2 科学规划、协同发展
        3.4.3 氛围营建、以人为本
4 宜宾临港基于文旅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SWOT分析
    4.1 S——文旅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优势
        4.1.1 地理优势
        4.1.2 文化优势
        4.1.3 交通优势
        4.1.4 空间优势
        4.1.5 后发优势
    4.2 W——文旅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劣势
        4.2.1 自身条件的限制
        4.2.2 特色及品牌效应缺失
        4.2.3 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不足
        4.2.4 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4.3 O——文旅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机会
        4.3.1 政府及政策的支持
        4.3.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
    4.4 T——文旅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威胁
        4.4.1 发展滞后导致的边缘化
        4.4.2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5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5.1 规划方法
        5.1.1 程序性规划方法
        5.1.2 实质性规划方法
    5.2 提取文化旅游基因
        5.2.1 利用深度测绘理论
        5.2.2 融合城市多元文化
        5.2.3 提炼核心特色资源
    5.3 确立文化意向
        5.3.1 确立规划区形象主题
        5.3.2 确立空间意向结构
    5.4 转换文化旅游资源
    5.5 塑造文化旅游氛围
    5.6 空间规划意向实施
6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践
    6.1 项目背景研究分析
        6.1.1 项目区位分析
        6.1.2 项目现状分析
    6.2 规划依据
    6.3 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6.3.1 规划原则
        6.3.2 发展目标
    6.4 项目定位与设计策略
        6.4.1 项目定位
        6.4.2 设计策略
    6.5 文化选取
        6.5.1 靠山而居——山地文化
        6.5.2 由江而生——水文化
        6.5.3 文化兴城——历史人文
    6.6 总体规划设计
        6.6.1 结构规划
        6.6.2 总体布局规划
        6.6.3 总体分区规划
        6.6.4 交通规划设计
        6.6.5 出入口分析设计
        6.6.6 竖向分析设计
        6.6.7 绿化景观
        6.6.8 配套设施分布
        6.6.9 专项设计
        6.6.10 水渠改造
        6.6.11 剖面图及建模
        6.6.12 其他效果图
        6.6.13 经济技术指标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2)博物馆集群策略研究 ——以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上升:文旅融合时代的博物馆与观众
        二、形成:遍布全球的博物馆集群
        三、困境:寻求突破的地市级博物馆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集群理论的提出
        二、关于文化集群的探讨
        三、国内关于博物馆集群的探讨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博物馆集群和集群模式
        二、博物馆集群的类型和架构
        三、博物馆集群内合作网络模型
第二章 中国现有博物馆集群发展概览
    第一节 中国现有博物馆集群概况
        一、南通环濠河文博馆群
        二、建川博物馆聚落
        三、杭州工艺美术馆群
        四、淄博市的博物馆群
    第二节 中国现有博物馆集群的类型与架构
        一、中国现有博物馆集群类型
        二、中国现有博物馆集群架构
    第三节 中国现有博物馆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优势
        二、存在问题
第三章 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发展概况
    第一节 集群发展现状
        一、集群基本情况
        二、集群国有博物馆观众研究
        三、集群社会影响力研究
    第二节 集群发展优势
        一、齐都底蕴:区域文化历史特色
        二、齐地相助:政府规划与支持
        三、齐人同心:民众身份认同
    第三节 集群发展必要性分析
        一、质量并举:集群的整体性
        二、路径转向:以观众为中心
        三、服务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
第四章 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节 集群发展设想
        一、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二、博物馆群发展思路
        三、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发展设想
    第二节 集群发展策略
        一、确立核心馆
        二、明确集群目标
        三、集群合作网络构建
        四、明确集群合作内容
第五章 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发展意义研究
    第一节 集群自身:博物馆的福音
        一、国有博物馆
        二、非国有博物馆和类博物馆
        三、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整体
    第二节 城市经济:博物馆与第三产业
        一、旅游业
        二、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第三节 城市文化:博物馆的形而上之“道”
        一、城市教育水平
        二、文化中枢作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
        1.1.3 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殖民性与现代性并存的空间表征——租界
    2.1 租界权力空间的形成
        2.1.1 上海租界的肇启
        2.1.2 殖民权力空间的双重影响
        2.1.3 租界作为建构要素对上海本土文化的影响
    2.2 殖民权力空间的意识形态表征——租界文化
        2.2.1 租界文化的特质
        2.2.2 租界空间及文化对文学外部影响
    2.3 租界文化场域与文人的话语实践
        2.3.1 租界文学场域的生成
        2.3.2 混杂与协商:租界空间与文人身份认同
        2.3.3 一种租界文学场域的典型表征——沙龙
    2.4 民族主义与殖民意识的纠缠:文人在租界文化场域中的话语差异
        2.4.1 罪恶的渊薮与希望重生的并存—左翼文人租界的话语实践
        2.4.2 商业活力与市井习气的并存—自由主义文人眼中的租界
        2.4.3 沉溺于租界生活的艺术实践者——海派文人眼中的租界
第3章 租界文化与上海通俗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生发
    3.1 租界与旧派文学的转型——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滥觞
        3.1.1 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来源——旧派文人的现代化转型
        3.1.2 报刊媒介、市民社会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互动
    3.2 租界空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都市书写
        3.2.1 空间转化与都市新移民的都市启蒙
        3.2.2 空间转变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叙事美学
    3.3 租界文化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类型化风貌的嬗变
        3.3.1 从纯情到世俗的爱——言情小说的世俗化之路
        3.3.2 从侠义、公案到十里洋场——侦探小说的中西兼顾之路
        3.3.3 都市中的暴力美学——武侠小说的民间正义之路
第4章 租界文化与现代性“美学”转移——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追求
    4.1 “海派唯美主义”小说的生发论
        4.1.1 租界的“物化空间”——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外在生发机制
        4.1.2 租界里的“自我认同危机”——海派文学唯美倾向的内在生发机制
    4.2 租界空间与海派小说唯美主义表征
        4.2.1 借来的时空与世纪末情调——刹那主义的极致追求
        4.2.2 “比尔兹利”的症候群——颓废、色情、无机的女性塑像
        4.2.3 消费空间的构建与海派文学的唯美追求——感官美学与欲望叙事.
    4.3 租界空间与现代性“美学”的另类实践——海派文人日常生活的唯美化
        4.3.1 “老克勒”们的租界唯美生活实践
        4.3.2 海派唯美生活实践对小说创作的迁移影响
第5章 租界空间的异质裂变与两种现代性重构:两种形态的都市小说
    5.1 租界空间的分裂与书写:从共生到疏离
        5.1.1 左翼都市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的共生与融合
        5.1.2 自我的建构与彼此的疏离
    5.2 租界空间的挪用与转换:文学与革命
        5.2.1 左翼都市小说的租界叙事症候群
        5.2.2 无处安放的欲望——“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的形成
    5.3 租界空间的赋值与置换:被“现代”遮蔽的“殖民”
        5.3.1 真正的洋场小说——全球资本体系下“世界主义”的新感觉派小说
        5.3.2 隐形的殖民意识——“自我东方主义”姿态
第6章 自省与忧思:租界文化对文学的负面辐射
    6.1 租界文化对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潜在规约
        6.1.1 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的隐形特征——“租界性”
        6.1.2 上海租界与女性关系在文本中的历史演进
    6.2 毁灭与再生:“全球化”名义下的殖民经验再生产
        6.2.1 90年代上海“怀旧”小说的真实面孔
        6.2.2 殖民话语的惯性——“租界性”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4)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文化资本视角下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文献述评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文化消费发展典型事实
    第一节 文化消费现状的总体描述
    第二节 文化消费发展水平的测度
    第三节 文化消费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的互动机制
    第一节 文化资本影响文化消费的机制
    第二节 文化消费影响文化资本的机制
    第三节 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作用的模型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能力与文化消费:微观视角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资源与文化消费:宏观视角
    第一节 理论假设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的理性致瘾:动态选择
    第一节 相关研究基础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对策
    第一节 增强个体文化能力
    第二节 丰富市场文化供给
    第三节 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述评
        (二) 创意城市研究述评
        (三) 创意城市网络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基本概况
    第一节 设立创意城市网络的文化背景
        一、文化多样性的解读
        二、文化多样性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设立创意城市网络的文化诉求:保护文化多样性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历程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多样性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联盟
    第三节 创意城市网络发展概况
        一、创意城市网络的设立
        二、创意城市网络的现状
        三、创意城市网络作用及影响
    第四节 创意城市网络相关政策及其评审标准
        一、申报及退出创意城市网络相关政策及其解读
        二、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评审标准及其解读
第二章 创意城市与创意城市网络代表性城市研究
    第一节 创意城市起源及其发展
        一、创意如何成为新宠
        二、文化规划和文化资源
        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再到创意经济
        四、创意城市的起源
        五、创意阶层的崛起
        六、创意城市理念发展及展望
    第二节 国内外创意城市发展模式
        一、创意引领型创意城市
        二、文化资源型创意城市
        三、以人为本型创意城市
        四、危机应对型创意城市
        五、特立独行型创意城市
    第三节 创意城市网络代表性城市案例分析
        一、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中国上海(Shanghai
        二、创意城市网络民间手工艺之都之一——中国杭州(Hangzhou)
        三、创意城市网络民间手工艺之都之二——美国圣达菲(Santafe)
        四、创意城市网络音乐之都——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
    第四节 创意城市网络国内外创意城市比较研究
        一、创意城市网络国内外创意城市的共同之处
        二、创意城市网络国内外创意城市的差异
        三、国内外成功“申都”城市对我国拟“申都”城市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章 我国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对策研究
    第一节 我国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城市“申都”现状
        二、我国城市“申都”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基础工作
        一、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二、因地制宜发展创意产业
        三、发展创意旅游,助推创意城市建设
        四、完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
        五、提升市民的参与度
    第三节 我国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策略
        一、鼓励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中小城市“申都”
        二、鼓励申报“美食之都”和“电影之都”
        三、调动广大民众的“申都”热情
    第四节 我国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政策体系构建
        一、构建“申都”政策体系的理念和原则
        二、构建“申都”政策体系的内容
第四章 我国城市“申都”案例策划研究——以重庆为例
    第一节 重庆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类型选择:“美食之都”
        一、重庆的文化基因
        二、重庆“申都”目标:“美食之都”
    第二节 重庆申报“美食之都”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二、劣势(weakness)
        三、机遇(opportunity)
        四、挑战(threats)
    第三节 重庆申报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的对策
        一、成立“申都”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二、加强餐饮行业建设
        三、加大重庆饮食文化研究力度
        四、开展群众性美食普及活动
        五、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沟通
        六、加强与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交流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科文组织全球文化多样性联盟项目列表
附录2 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一览表
附录3 普通民众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知晓度与支持度调查问卷
附录4 重庆美食街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走向“文化中国”的解读——近十年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十年郭研的主要成果
    (一) 十年举办了七次大型的国际性和全国性 (国外不算) 的研讨会, 研究向专题化拓展, 主题出现了向郭沫若的文化道路, 特别是学术焦点和社会热点研究集中的趋势。
    (二) 探讨郭研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最有代表性的论文是蔡震先生对热与冷、正与反、读与解三大正论与悖论的分析。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视野出现新的拓展, 归纳起来, 可用“回到郭沫若本身”来作为学者共识的关键词。甚至有学者提出回归郭沫若文本“零”的研究起点的主张。出现了转换思维范式的呼吁, 向学术空间、历史空间和哲理空间三大空间转换的探讨趋势。
    (四) 郭老的学术研究与政治生涯纠结复杂的关系问题。不少学者在探讨中, 出现了马克思所讲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可喜的研究现象。
    (五) 以“把马克思请进文庙”的思想为代表, 探讨郭沫若对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之路 (特别是儒家思想+社会主义制度) 。
    (六) 关于《女神》有说不尽的话题, 近年来集中在郭老的“文化创造”精神和个体生命感悟两个方面的探讨上。
    (七) “自我实现”与郭沫若及创造社研究
    (八) “甄别考辨”与郭老研究史料和文献的整理考据的新思考
        (1) 史料的发掘、收集与整理
        (2) 版本考订
    (九) 名人文化与文化产业
二、近十年郭研的主要特色与发展趋势
    (一) 近十年研究的特点:
    (二) 发展趋势:

(8)历史文化名人郭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名人品牌及其价值的研究
2 关于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的研究
3 关于沫若品牌价值利用研究
    3.1 文化品牌开发方面
    3.2 旅游品牌开发方面
4 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研究的意义
    4.1 理论意义
        (1) 拓宽郭沫若研究的视野。
        (2) 有助于历史名人品牌及其价值的深入研究。
        (3) 有助于历史名人品牌开发战略理论研究。
    4.2 实践意义
        (1) 有助于沫若品牌的多维度、多视角的认识。
        (2) 有助于形成全方位的沫若品牌开发战略。
        (3) 有助于各地历史名人品牌的开发。

(9)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研究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文化展示没有形成独特的、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形象
        1.1.2 理论背景:缺乏目的地整体视角的文化展示研究
        1.1.3 政策背景:改变文化与旅游业互动融合不足的发展现状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旅游文化
        1.2.2 目的地文化展示
        1.2.3 文化景观
        1.2.4 景观文化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评述
    1.4 研究目标、意义、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概况
        1.6.1 乐山市自然和人文概况
        1.6.2 乐山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1.6.3 研究区域范围
2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旅游者文化行为
    2.1 目的地文化概述
        2.1.1 文化、旅游文化与目的地文化
        2.1.2 目的地文化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2.1.3 目的地的文化生态
    2.2 目的地文化展示
        2.2.1 文化展示的发展
        2.2.2 文化展示的类型和层次
        2.2.3 文化展示的影响和作用
    2.3 旅游者文化行为
        2.3.1 文化动机
        2.3.2 文化体验
        2.3.3 文化符号价值消费
    2.4 本章小结
3 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演化
    3.1 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
        3.1.1 景观生态学与目的地文化展示
        3.1.2 概念框架
        3.1.3 系统结构
        3.1.4 功能和效应
    3.2 目的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整合与系统演化
        3.2.1 景观生态单元的整合
        3.2.2 系统的演化
    3.3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景观格局
        3.3.1 类型结构和格局
        3.3.2 功能和效应
    3.4 本章小结
4 旅游者目的地感知行为规律
    4.1 旅游感知、旅游意象和旅游形象
        4.1.1 概念及其关系
        4.1.2 旅游意象要素及其特性
        4.1.3 旅游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4.2 旅游者空间感知
        4.2.1 旅游空间感知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4.2.2 目的地空间感知
    4.3 旅游景观感知
        4.3.1 景区景点感知
        4.3.2 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感知
    4.4 本章小结
5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机制
    5.1 文化展示与目的地形象
        5.1.1 目的地形象的文化影响因素
        5.1.2 目的地形象的建构
    5.2 基于文化影响因子的目的地形象演化
        5.2.1 生态位理论及其运用
        5.2.2 目的地旅游文化生态位及形象演化
        5.2.3 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互动模式
    5.3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形象演化
        5.3.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5.3.2 研究方法
        5.3.3 目的地发展战略转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当前形象的目的地文化展示调控
    6.1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当前形象分析
        6.1.1 形象主体认知
        6.1.2 当前形象评价
        6.1.3 当前文化展示评价
    6.2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优化
        6.2.1 旅游文化景观生态单元优化
        6.2.2 旅游文化景观生态系统网络优化
    6.3 本章小结
7 基于未来形象的目的地文化展示策略
    7.1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未来形象分析
        7.1.1 未来形象构建基础
        7.1.2 未来形象定位
        7.1.3 未来形象定位支撑要素分析
    7.2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未来文化展示策略
        7.2.1 城市文化动态展示: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
        7.2.2 主题文化展示策略:旅游文化斑块构建
        7.2.3 文化与生态结合策略:高级旅游廊道网络构建
        7.2.4 标志性形象区构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和不足
    8.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名人文化资源品牌化的旅游营销模式研究——以郭沫若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文化资源品牌化发展背景
    (一) 各地名人文化资源品牌发展现状
    (二) 郭沫若文化资源品牌发展现状
二、郭沫若文化资源品牌化存在的问题
    (一) 公众对郭沫若及其作品认识不充分, 研究有限
    (二) 沫若文化资源品牌化程度太低
    (三) 郭沫若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程度低
    (四) 乐山旅游四大名片联动不够
三、郭沫若文化资源品牌化条件下的乐山旅游营销模式
    (一) 整合营销模式
    (二) 借势营销模式
    (三) 话题营销模式
    (四) 晚会营销模式
    (五) 竞赛营销模式
    (六) 影视营销模式
    (七) 体验营销模式

四、沫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旅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以宜宾临港天原项目为例[D]. 张梦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博物馆集群策略研究 ——以齐都文化城博物馆集群为例[D]. 赵昕宇. 山东大学, 2020(09)
  • [3]上海租界文化视域下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研究[D]. 李昊. 辽宁大学, 2020(01)
  • [4]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5]文化资本视角下我国文化消费水平提升研究[D]. 高莉莉. 南京大学, 2014(05)
  •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研究[D]. 刘容.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7]走向“文化中国”的解读——近十年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谭继和,魏红珊. 郭沫若学刊, 2012(04)
  • [8]历史文化名人郭沫若品牌及其价值研究综述[J]. 谢晖,任文举. 现代商贸工业, 2012(23)
  • [9]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形象管理研究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为例[D]. 邓明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10]基于名人文化资源品牌化的旅游营销模式研究——以郭沫若文化为例[J]. 杨小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07)

标签:;  ;  ;  ;  ;  

墨若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之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