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中枢神经系统2型与3型脱碘酶表达水平的研究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中枢神经系统2型与3型脱碘酶表达水平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及脊髓中2型脱碘酶(D2)与3型脱碘酶(D3)表达水平的改变,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症(ESS)发生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ES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HIBD模型制备:将104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0h、6h、24h、48h、72h、96h组,、假手术0h、6h、24h、48h、72h、96h组,每组大鼠8只,HIBD组分离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给予8%02处理2h,制成HIBD模型。假手术组只予分离但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手术恢复后Oh、6h、24h、48h、72h、96h处死。同时观察缺氧时动物行为变化。2脑大体形态肉眼观察:在实验动物处死时注意观察每只新生大鼠脑组织的大体形态变化。3D2mRNA和D3mRNA表达的检测:每组8只新生大鼠结扎侧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及脊髓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D2mRNA和D3mRNA的表达。结果1实验动物行为表现:术前104只新生大鼠行为能力正常,均能正常进食,假手术对照组未见行为异常表现;HIBD组经历缺氧后出现严重的行为异常。2脑大体形态肉眼观:假手术对照组新生大鼠大脑半球左右对称,未见任何病理变化;24h时脑组织苍白、水肿明显,体积稍大于对侧;72h时可看到结扎侧半球局部出现液化坏死灶,甚至脑组织完全液化与硬脑膜粘连。3D2mRNA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及脊髓的表达水平:3.1新生大鼠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和脊髓均可检测到D2mRNA的表达,从出生后第7天开始,大脑D2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缺氧情况下大脑D2mRNA的表达水平也为最高;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3.27日龄至11日龄新生大鼠大脑D2mRNA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小脑、下丘脑与延髓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脊髓D2mRNA表达水平改变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缺氧后大脑D2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回落再后又升高;小脑、下丘脑与延髓先迅速升高,此后升高与降低交替出现,但均高于但均高于假手术组;脊髓于缺氧后24h开始逐渐升高;3.3以正常新生大鼠D2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为参照,缺氧后大脑D2mRNA表达水平迅速降低,后有上升趋势;而小脑、下丘脑和延髓D2mRNA表达水平则迅速升高,此后回落;脊髓D2mRNA表达水平改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4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不同部位的D2mRNA表达水平影响不同:大脑D2mRNA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降低;小脑则除72h组外D2mRNA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升高;下丘脑与延髓先升高后降低;脊髓缺氧后24h、48h、72h及96h升高。4D3mRNA在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及脊髓的表达水平:4.1新生大鼠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和脊髓均可检测到D3mRNA的表达,大脑和延髓D3mRNA表达水平最高;缺氧后下丘脑和延髓D3mRNA表达水平以降低为主,脊髓以升高为主;4.2新生大鼠大脑与小脑D3mRNA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渐平缓趋势,而下丘脑与延髓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脊髓D3mRNA表达水平仅于7日龄至8日龄稍有升高趋势;缺氧后大脑先立即升高后回落;小脑、下丘脑、延髓与脊髓立即升高;脊髓则于缺氧后96h达最高;4.3以正常新生大鼠D3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为参照,缺氧后大脑、小脑、下丘脑和延髓D3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迅速上升,后回落;脊髓至缺氧后96h始升至明显高于正常;4.4缺氧对CNS不同部位的D3mRNA表达水平影响不同:大脑、小脑与下丘脑D3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延髓较假手术组降低;脊髓较假手术组升高。结论1新生大鼠HIBD模型制作成功。2新生大鼠大脑、小脑、下丘脑、延髓和脊髓均可检测到D2与D3mRNA的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及缺氧对其影响具有时间特异性与空间特异性。3HIBD可致新生大鼠大脑D2mRNA表达水平下降,D3mRNA表达水平上升,通过使甲状腺激素(TH)活化减少,灭活增多,参与ESS的发生。4新生大鼠HIBD结束后D2与D3mRNA表达水平渐趋维持TH平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 1.2.3 各组动物处理
  • 1.2.4 RNA的提取与检测
  • 1.2.5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 1.2.6 Real-time PCR检测D2、D3表达水平
  • 1.2.7 PCR反应特异性鉴定
  • 1.2.8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实验动物行为表现
  • 2.2 脑大体形态肉眼观
  • 2.3 总RNA提取质量鉴定
  • 2.4 PCR反应的特异性鉴定
  • 2.5 D2 mRNA表达水平
  • 2.5.1 D2 mRNA表达水平的空间特异性
  • 2.5.2 D2 mRNA表达水平的时间特异性
  • 2.5.3 缺氧对D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6 D3 mRNA表达水平
  • 2.6.1 D3 mRNA表达水平的空间特异性
  • 2.6.2 D3 mRNA表达水平的时间特异性
  • 2.6.3 缺氧对D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 3.2 TH的作用、调控及对CNS的影响
  • 3.3 脱碘酶的结构特点、生物学特性及调控因素
  • 3.3.1 D1
  • 3.3.2 D2
  • 3.3.3 D3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中枢神经系统2型与3型脱碘酶表达水平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