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

论文摘要

城郊游憩空间既是中国城市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对城市化的一种弥补和促动。中国城市居民外出旅游明显表现为从传统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从而导致城市旅游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长线旅游在减少,短线旅游和城郊旅游在增加,而在小尺度范围内进行的休闲游憩活动,逐渐构成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目前生态旅游界研究的热点。城市郊区依托大城市稳定的客源市场,以及资源、客源、区位和设施优势,吸引着大量的城市居民去观光、度假、休闲和娱乐。在城郊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很多相关的问题也在凸现,对城郊游憩开发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首先对城郊游憩进行综合概述,通过城郊游憩概念的解释以及相关理论的梳理,从政策、经济、资源、市场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城郊游憩空间形成的驱动力因素及开发的意义,并构建了城郊游憩空间开发的相关理论,为城郊游憩空间规划、游憩项目设计提出一些原理及方法。通过举例分析长沙市城郊游憩空间目前的现状,发现长沙城郊的游憩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长沙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游憩产品偏好、对生态环境感知等游憩心理及游憩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了长沙市城郊游憩空间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在总结各个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沙市城郊游憩的空间布局、项目设置、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及发展对策,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宏观协调、统一规划,实施绿色开发,完善营销渠道,改善交通状况,提高旅游的可达性,利用多渠道多方位开发,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措施。笔者将斑---廊---基模式应用于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的规划中,对长沙市城郊游憩资源分别进行斑块,廊道和基质分析,并划分了5个游憩斑块;对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按圈层性布局,将其分为三个圈层:近城、近郊和远郊游憩圈,每个圈层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每个圈层也有着不同的开发方向和开发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郊
  • 2.1.2 旅游、游憩与休闲
  • 2.1.3 游憩行为与游憩空间
  • 2.2 城郊游憩开发的动力机制
  • 2.3 城郊游憩开发的现实意义
  • 3 城郊游憩空间理论研究
  • 3.1 城郊游憩空间理论研究基础
  • 3.1.1 核心---边缘理论
  • 3.1.2 环城游憩带理论
  • 3.1.3 游憩发展理论
  • 3.2 城郊游憩空间规划布局理论
  • 3.2.1 城市游憩体系
  • 3.2.2 生活结构优化理论
  • 3.2.3 游憩共生理论
  • 3.2.4 游憩地选址理论
  • 3.2.5 城郊游憩活动地域组合理论
  • 3.2.6 环境兴趣中心理论
  • 3.2.7 城郊游憩空间规划原则
  • 3.2.8 城郊游憩规划内容
  • 3.3 城郊游憩项目设计
  • 3.3.1 城郊游憩项目设计原理
  • 3.3.2 城郊游憩项目设计原则
  • 4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分析
  • 4.1 长沙市基本情况
  • 4.1.1 自然资源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1.3 历史沿革
  • 4.1.4 长沙市城郊范围界定
  • 4.2 长沙城郊游憩资源现状
  • 4.2.1 浏阳地区游憩资源现状
  • 4.2.2 宁乡县游憩资源现状
  • 4.2.3 长沙县游憩资源现状
  • 4.2.4 望城县游憩资源现状
  • 4.3 长沙市城郊游憩空间调查分析
  • 4.3.1 长沙市居民户外游憩状况分析
  • 4.3.2 长沙市城郊游憩空间需求分析
  • 4.3.3 长沙市城郊游憩地场所调查分析
  • 4.3.4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4.4 长沙市城郊游憩空间开发可行性分析
  • 4.4.1 长沙市城郊游憩产品评价
  • 4.4.2 长沙市城郊游憩客源市场分析
  • 4.4.3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的形成基础
  • 4.5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
  • 4.5.1 交通线路差
  • 4.5.2 发展不均衡,未能形成规模
  • 4.5.3 项目产品没有特色
  • 4.5.4 游憩产品的营销力度不强
  • 4.5.5 综合服务功能差,游憩效应低下
  • 4.5.6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强
  • 4.5.7 对资源进行开发保护措施不够
  • 5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5.1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发展对策
  • 5.1.1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
  • 5.1.2 宏观调控,实行统一规划
  • 5.1.3 实施绿色开发,完善营销渠道
  • 5.1.4 改善交通线路,提高可达性
  • 5.1.5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5.1.6 实现筹资渠道多元化,开发方式多样化
  • 5.2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5.2.1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圈层性布局模式
  • 5.2.2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斑---廊---基布局模式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问卷调查的设计和方法
  • 附录B:长沙市城市居民户外游憩调查问卷
  • 附录C:长沙城郊游憩空间需求及游憩场所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沙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20(01)
    • [2].长沙市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07)
    • [3].长沙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11)
    • [4].社会治理背景下社区工作者管理探析——以长沙市为例[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9(03)
    • [5].长沙市举办化学教研活动[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04)
    • [6].长沙市大众跆拳道馆现状调查与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8)
    • [7].长沙市户外运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16)
    • [8].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与质量保障体系评估及探讨[J]. 长江蔬菜 2018(16)
    • [9].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7(08)
    • [10].长沙市首办青少年俱乐部赛[J]. 羽毛球 2016(11)
    • [11].湖南省博物馆藏“长沙市工人纠察队”袖章时代考证[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3(00)
    • [12].长沙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 中外建筑 2012(05)
    • [13].长沙市盲道建设与使用状况的研究与思考[J]. 中外建筑 2011(04)
    • [14].论长沙市地摊文化的是与非[J]. 现代交际 2010(08)
    • [15].长沙市绿化维护管理新模式[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7)
    • [16].长沙市立交桥植物景观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09(02)
    • [17].丹青描锦绣 为霞尚满天——长沙市老干部大学书画专业发展纪实[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9(07)
    • [18].长沙市居民传统村镇旅游意向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5)
    • [19].长沙市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调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0)
    • [20].长沙市退休教师健身活动现状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11)
    • [21].长沙市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要性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11)
    • [22].长沙市创业就业新动向分析[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23].长沙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及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 财务与金融 2014(04)
    • [24].长沙市肥胖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策略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9)
    • [25].长沙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策略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10)
    • [26].长沙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22)
    • [27].长沙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发展耦合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8].长沙市立交桥植物景观研究[J]. 南方园艺 2009(02)
    • [29].初探长沙市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J]. 湖南林业科技 2009(06)
    • [30].长沙市体育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01)

    标签:;  ;  ;  ;  

    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