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IgG Fc 嵌合蛋白基因治疗改善环孢霉素A肾毒性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IgG Fc 嵌合蛋白基因治疗改善环孢霉素A肾毒性

论文题目: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IgG Fc 嵌合蛋白基因治疗改善环孢霉素A肾毒性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忻菁

导师: 顾勇,林善锬,市川家国

关键词: 环孢霉素,转化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管间质纤维化,基因治疗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环孢霉素A(CsA)所致肾脏毒性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IgG Fc(TGF β RⅡ/IgGFc)是一将人类TGF β RⅡ细胞外区域与IgG1Fc段连接而成的可溶性嵌合蛋白,可在循环中阻断TGF β的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TGF β RⅡ/IgG Fc基因转染对小鼠CsA肾毒性的作用。 方法 雌性ICR小鼠予低钠饮食,CsA用药组每日皮下注射CsA 25mg/Kg。在给药的第1天和第7天,对照组在布比卡因预处理的胫骨肌处注射50 μg质粒CAGGS—β半乳糖苷酶(lacZ)(pCAGGS-β galactosidase(lacZ)),治疗组注射等量质粒CAGGS-TGF β RⅡ/IgGFc(pCAGGS-TGF β RⅡ/IgGFc),均联合电穿孔,在CsA给药两周或三周后处死。肾组织中TGF β 1mRNA水平用Northern blot测定,肾组织和血浆中TGFβ1蛋白水平由免疫组化和ELISA法测得。利用石蜡切片PAS和Masson’s trichrom染色半定量评分评估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管间质F4/80阳性的巨噬细胞的表达。 结果 CsA给药2周后,对照组血浆和肾脏TGFβ1表达最高,然后降至基线水平。而TGF β1的mRNA水平直到给药三周仍持续增高。小管间质病变在第二周逐渐显现,第三周病变明显加重。TGF β RⅡ/IgGFc干预组,2周时血浆TGFβ1水平与不用药的低钠饮食对照组相仿,肾组织TGFβ1表达较CsA对照组降低50%(P<0.01),对小管间质病变有保护作用(P<0.01)。第三周时,干预组的肾脏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但小管间质病变持续减轻,呈现肾脏保护作用。 结论 TGF β RⅡ/IgG Fc基因转染有效抑制了CsA引起的小管间质病变。在第三周,尽管肾脏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没有明显改变,但小管间质病变仍持续缓解。表明早期对TGFβ1的干预治疗对于延缓CsA肾毒性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第一部分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IgG Fc嵌合蛋白的基因治疗改善环孢霉素A的肾脏毒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彩色图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内皮素受体阻断剂对糖尿病高血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彩色图片

参考文献

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附录:综述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在环孢霉素A肾病中的作用[D]. 张国华.第一军医大学2000
  • [2].抗氧化剂茶多酚对环孢素A诱导慢性肾毒性作用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 施邵华.浙江大学2002
  • [3].肾纤维化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D]. 崔飞伦.中国医科大学2003
  • [4].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慢性肝、肾毒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章锁.郑州大学2004
  • [5].Notch1/Jagged1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干预的研究[D]. 孙彬.南京医科大学2005
  • [6].低氧参与UUO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的实验研究[D]. 刘春凤.复旦大学2005
  • [7].全反式维甲酸对慢性肾衰大鼠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曼.复旦大学2005
  • [8].血管形成素样蛋白3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及血和尿中表达的研究[D]. 武建文.复旦大学2005
  • [9].肾康注射液对白蛋白诱导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D]. 何玉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10].骨形态形成蛋白-7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谭小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标签:;  ;  ;  ;  ;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IgG Fc 嵌合蛋白基因治疗改善环孢霉素A肾毒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