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体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景观水体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景观水体具有美化环境,供人欣赏的作用。对景观水体进行水质评价,其感官质量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的感官评价是以主观感觉为依据,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往往因人而异,表述方法不一,记载不规范,感官质量不同的水体之间没有太大的可比性。而现行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水体进行评价,其结果不一定能客观反映水体的感官性状。因此,有必要对景观水体的感官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正确地评估水体感官质量的改善效果、景观水体的规划管理及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本论文对景观水体的感官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景观水体感官评价体系,以人的感觉为依据,对水体进行感官评价。确定水色、清澈程度/浑浊度和臭三个水体感官要素,植物、动物、水深、岸边类型和天气五个水体感官的影响因素,建立{优、良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级的评价集及相应的分值区域,设计评价调查表,通过评员打分,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出总感官评价得分。根据总感官评价得分的设定评语,与个人感官评价得分的相应评语P0的比较分析,其平均符合率为66%,说明评价结果能够基本趋于大多数人的评价结果,景观水体的感官评价方法评价水体感官质量具有可行性。2)研究一种基于水质指标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能够反映水体的感官性状。为了解决景观水体感官评价耗时耗力不易操作的问题,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选取色度、浊度、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和氨氮6个水质指标,确定{A、B、C、D、E}5个水质指标标准级别,选用升/降半梯形隶属函数,超标法确定单项指标的权重,建立模糊矩阵,然后对评价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水体感官质量评价综合指数SEI。使SEI与感官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这一模型通过VB工具进行拟合实现。然后对模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进行讨论。采用绝对误差法对模型的精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最后评分允许误差为10时,水质指标评价与感官评价结果的相符率为89%。说明模型的精确度良好。用单参数灵敏度方法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水质标准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水质指标标准值在±20%的区间变化中,SEI变化范围位于原SEI相应的感官评价区间内,即对最终评价结果影响很小。表明所定的标准值对模型是不敏感的,因此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苏州沧浪亭水体的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景观水的概念和分类
  • 1.1.2 水体的景观效应
  • 1.1.3 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及重要性
  • 1.1.4 我国城市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现状
  • 2.1 基于综合评价步骤
  • 2.1.1 水质指标的选择
  • 2.1.2 水质指标的无量纲化
  • 2.1.3 水质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2.1.4 水质指标值的综合处理
  • 2.2 基于水体的功能
  • 第三章 景观水体的感官评价体系研究
  • 3.1 影响水体特征的因素分析
  • 3.2 景观水体感官评价因素的选择
  • 3.3 景观水体的感官评价方法
  • 3.3.1 建立评价集
  • 3.3.2 评价表的设计
  • 3.3.3 评员打分及统计
  • 3.4 景观水体的感官评价方法分析与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质指标的景观水体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4.1 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
  • 4.1.1 模糊数学方法
  • 4.1.2 灰色系统理论
  • 4.1.3 数理统计方法
  • 4.1.4 三种方法的比较
  • 4.1.5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景观水体感官质量存在的问题
  •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2.1 建立评价因子集合
  • 4.2.2 建立评价等级集合
  • 4.2.3 确定各单因子的隶属函数
  • 4.2.4 确定各单项监测指标的权重
  • 4.2.5 建立单因子的模糊矩阵
  • 4.2.6 综合评价
  • 4.3 模型拟合实现
  • 4.4 模型检验
  • 4.4.1 模型的精确度
  • 4.4.2 模型的可靠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应用
  • 5.1 评价苏州沧浪亭水体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住宅小区景观水体工程构建和水质保持方案设计实例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 2008(03)
    • [2].小微景观水体治理技术探讨[J]. 环境与发展 2020(04)
    • [3].徐州地区山坡地形高校校园生态景观水体植物设计[J]. 绿色科技 2019(11)
    • [4].封闭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措施设计要点思考[J]. 建材与装饰 2016(47)
    • [5].居民住宅及校园内景观水体现状分析[J]. 园林 2016(03)
    • [6].慢滤池在景观水体维护中的作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03)
    • [7].山东济宁公园景观水体水绵防治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3)
    • [8].住宅小区大型景观水体水质情况调查与评价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 2020(01)
    • [9].重庆市主要公园中景观水体水质调查分析[J]. 绿色科技 2018(20)
    • [10].浅析景观水体治理新技术——循环景观水系统[J]. 中国环保产业 2016(12)
    • [11].磷对吉林市小型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J].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7(01)
    • [12].封闭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机制研究[J]. 环境工程 2015(04)
    • [13].小型封闭景观水体应急修复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0)
    • [14].浅析基于景观水体循环的城市雨水资源化系统[J]. 轻工科技 2015(06)
    • [15].景观水体补充水源除磷研究[J]. 给水排水 2012(S2)
    • [16].景观水体的水质污染与防治对策[J]. 给水排水 2009(11)
    • [17].园林景观水体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探讨[J]. 现代园艺 2018(15)
    • [18].住宅小区景观水体处理技术研究[J]. 才智 2010(29)
    • [19].净化景观水体的水生花卉种类选择[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05)
    • [20].济南大明湖景观水体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评价[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1].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J]. 建设科技 2017(20)
    • [22].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的影响及技术措施探讨[J]. 能源与环境 2016(01)
    • [23].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浅谈[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5)
    • [24].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25].上海自然博物馆工程景观水体水处理技术系统分析[J]. 硅谷 2010(21)
    • [26].人造景观水体的污染与处理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0)
    • [27].人工景观水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20)
    • [28].城市污染景观水体植物净化修复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10)
    • [29].生态水处理技术在景观水体治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绿色科技 2018(06)
    • [30].高校景观水体水质情况调查与分析——以桂林某高校为例[J]. 轻工科技 2018(08)

    标签:;  ;  ;  ;  ;  

    景观水体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