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研究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研究

论文摘要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白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吸纳不同渊源的文化并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其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它的主要建筑特征。院落形制是白族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和风格体现,在它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结构形态上,即孕育着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人性回归自然的内涵,使大理白族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大理白族民居面向洱海,背靠苍山,院落的建筑基本上是一层或二层;民居院落设计坐西朝东,建筑结构主要以木构架为主,院落由正房、厢房和照壁围合而成;各个房屋用廊、檐、围屏等相连接。白族民居基本上是由“门、院、屋”三段式的空间结构模式组成。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空间在庭院式布局中,同一院落内的各栋单体建筑在交通联系和使用功能上联结成一体。院落与廊檐结合,有良好的遮阴、纳凉、采光等效果,起到气候调节的作用;院墙、门、屋围合的院落是相对封闭的空间,有效地抵挡寒风,阻隔风沙漫扬。通过调节院落的大小、高低、开合,使庭院式建筑适合了北方的日照、防风要求和南方的遮阳、通风要求,体现了庭院式的布局审美娱乐功能。重重院落的串联自然形成组群空间纵深延展的序列,展现了建筑形态的内向品格,艺术表现的时空交织,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交融,院落序列的起、承、转、合,以及自然景观的收纳渗透等等。大理白族院落文化跟白族的宗教习俗有关,就像白族起房盖屋称为“华造”一样。大理白族有“尚白”的审美特征,以白色衣服为尊贵。白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灵,主要是信奉“本主”,迎本主是本主崇拜中最隆重的祭祀仪式。白族人通常在院里祭天拜祖,因此白族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的中间堂屋大多为供奉神位的空间;许多民俗活动也体现在白族民居院落中,民俗活动直接影响到住宅建筑平面的尺寸。大理白族院落重视装饰,装饰是白族民居院落的一大特点,白族民居院落各种精美的雕塑和绘画随处可见,白族民居院落的装饰颜色浓重,精彩纷呈。门楼、格子门窗、照壁、围屏等都都是院落装饰的重点;在门头、飞檐、墙脚、窗头、围屏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有花纹的石块作为装饰,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壁、还用彩绘和水墨画装饰,清新典雅,工艺精致,在民居院落中,可算得上一流;此外,彩绘、泥塑、雕刻在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的装饰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充分体现出了白族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大理白族院落的形成背景
  • 2.1 自然环境因素
  • 2.1.1 大理的自然环境
  • 2.1.2 大理自然环境对白族民居院落的影响
  • 2.2 历史因素
  • 2.2.1 白族的起源
  • 2.2.2 白族历史与传统住居演变
  • 2.2.3 多元文化下的民居院落
  • 2.3 宗教信仰因素
  • 2.3.1 祖先崇拜
  • 2.3.2 佛教信仰
  • 2.3.3 本主崇拜
  • 2.4 经济文化因素
  • 2.4.1 与经济发展相适的居住环境
  • 2.4.2 独特文化渊源与住居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的特征
  • 3.1 大理民居院落布局特征
  • 3.1.1 三坊一照壁
  • 3.1.2 四合五天井
  • 3.1.3 重院
  • 3.2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的局部特征
  • 3.2.1 门窗
  • 3.2.2 檐廊
  • 3.2.3 照壁
  • 3.2.4 铺地
  • 3.3 材质特征
  • 3.4 色彩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与丽江纳西族民居院落的比较
  • 4.1 丽江纳西族民居概述
  • 4.1.1 院落空间特征
  • 4.1.2 院落形制特征
  • 4.1.3 院落文化特征
  • 4.2 丽江纳西民居与大理白族民居的院落布局比较
  • 4.2.1 文化背景比较
  • 4.2.2 布局特征比较
  • 4.3 丽江纳西民居与大理白族民居的院落装饰比较
  • 4.3.1 照壁
  • 4.3.2 院落铺地
  • 4.3.3 檐廊
  • 4.3.4 山墙
  • 4.3.5 整体色彩
  • 4.4 典型案例分析
  • 4.4.1 大理严家大院的布局和装饰
  • 4.4.2 丽江余家花园的布局和装饰
  • 4.5 本章小结
  • 4.5.1 主要异同点总结
  • 4.5.2 观点与启示
  • 第五章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的保护与传承
  • 5.1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的价值
  • 5.1.1 环境生态价值
  • 5.1.2 民俗文化价值
  • 5.1.3 历史传承价值
  • 5.1.4 艺术创作价值
  • 5.2 白族民居院落的现状
  • 5.2.1 现代住居急速扩建
  • 5.2.2 传统白族民居改建
  • 5.2.3 白族民居的保护情况
  • 5.3 白族民居保护与发展的方法对策
  • 5.3.1 保护原则
  • 5.3.2 保护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论文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设计实践工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山东传统民居改造的乡村旅游民宿设计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1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民居与当代乡土——第24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综述[J]. 中国名城 2019(12)
    • [3].宁波传统民居平面特征分析及区划初探[J]. 建筑与文化 2019(12)
    • [4].医养结合背景下鄂南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研究[J]. 山西建筑 2020(01)
    • [5].湖北传统民居空间孝道礼仪刍议[J]. 重庆建筑 2019(12)
    • [6].浙西南古民居夏季气候适应性调查与评估[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7].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与设计分析[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01)
    • [8].学科教育背景下的民居研究发展历程[J]. 南方建筑 2019(06)
    • [9].多重学术视角下的维吾尔族民居[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0].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与演变[J]. 区域治理 2019(37)
    • [11].白族民居艺术的文化生态发展——以沙溪古镇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12].甲居藏寨民居接待户与非接待户生计资本比较研究[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06)
    • [13].湘西传统民居窗饰艺术探析[J]. 艺术百家 2019(06)
    • [14].基质整合视角下的地方传统民居改造研究——以常州市古村巷传统民居改造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1)
    • [15].基于图论对色尔古藏寨民居平面要素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07)
    • [16].法国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设计经验研究——以“磨坊村”民居改造为例[J]. 设计艺术研究 2020(01)
    • [17].浅谈鄂西侗族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发展——以大茅坡营村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1)
    • [18].卫鹏作品[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1)
    • [19].人地和谐融山水 武陵村落换新颜——《吊脚楼民居营造技艺》书评[J]. 安徽建筑 2020(01)
    • [20].山西传统村落民居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J]. 安徽建筑 2020(02)
    • [21].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设计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 2020(09)
    • [22].巨野付庙传统民居的营建工艺[J]. 艺海 2020(03)
    • [23].新疆和田地区阿以旺民居建筑解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4].南京秦淮区穿斗式民居保护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01)
    • [25].浅谈闽北古民居的“再生”[J]. 工业设计 2020(03)
    • [26].临夏“八坊十三巷”的民居特色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09)
    • [27].湘南汝城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J]. 城市建筑 2020(04)
    • [28].论甘南藏区传统民居的类型、演化及其保护[J]. 中国名城 2020(04)
    • [29].传统民居形态量化方法研究初探——以赣皖交界区域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4)
    • [30].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居舍 2020(11)

    标签:;  ;  ;  ;  

    大理白族民居院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