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和启示

论文摘要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的一种价值理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它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利益诉求,它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价值理念。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社会不公正问题,便有了对社会公正的要求。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建国后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为解决社会不公正不公平问题做出了种种探索和努力,但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社会矛盾急剧凸显,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殚精竭虑,为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呕心沥血。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公平公正?这一系列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执政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迫切需要理论界去研究、去破题。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其次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正观,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公正观的形成;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公正观的主要内容;三是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价值。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公正思想展开论证。最后从如何认识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的角度给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几点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公正概念的多重定义
  • 1.2.2 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
  • 1.2.3 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公正观的研究
  •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正观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正观的形成
  • 2.1.1 对马恩之前思想家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2.1.2 在工人运动中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
  • 2.1.3 在批判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
  • 2.1.4 在社会革命中形成和发展
  • 2.2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2.2.1 社会公平应以人为根本出发点
  • 2.2.2 社会公平是有阶级性的
  • 2.2.3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前提
  • 2.2.4 自由和平等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取向
  • 2.2.5 社会公正的实现是渐进的
  • 2.2.6 建立社会保障来促进社会公正
  • 2.3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价值
  • 2.3.1 客观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公平观
  • 2.3.2 找到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
  • 2.3.3 阐述了“公平理想”和“公平现实”的关系
  • 2.3.4 辨析了“实质公正”与“形式公正”
  • 2.4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意义
  • 2.4.1 社会公正观的历史简梳
  • 2.4.2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的意义
  •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
  • 3.1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正的探索
  • 3.1.1 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 3.1.2 努力实现机会公正
  • 3.1.3 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 3.2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正的发展
  • 3.2.1 追求共同富裕和权利平等为目标的实质公正
  • 3.2.2 努力实现政治民主化、按劳分配和社会调节的内容公正
  • 3.2.3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确保制度公正
  • 3.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正的发展与创新
  • 3.3.1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会愈加公正
  • 3.3.2 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兑现社会公正
  • 3.3.3 努力实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公正目标
  • 3.4 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公正观的新开拓
  • 3.4.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 3.4.2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 3.4.3 以公平正义为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实践的启示
  • 4.1 正确认识社会公正
  • 4.1.1 理解社会公正需把握三个方面:社会公正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
  • 4.1.2 看待社会公正问题需找准两个视角:“社会”和“人”
  • 4.1.3 解决社会公正问题需突出三个重点:认识到位、举措得力、形成合力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2.1 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公正
  • 4.2.2 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公正
  • 4.2.3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社会公正
  • 4.2.4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公正
  • 4.3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
  • 4.3.1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4.3.2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中西公正观比较看当代医学的公正伦理问题[J].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6(01)
    •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培育探析[J]. 教育现代化 2019(90)
    • [3].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历史超越性[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浅析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视域下大学生公正观的培育[J]. 法制博览 2019(17)
    • [5].在中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公正观[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2)
    • [6].马克思经济公正观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维度的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 2016(12)
    • [7].社会主义公正观对先秦儒家公正观之借鉴解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8].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公正观培育探析[J]. 山东工会论坛 2016(03)
    • [9].马克思的公正观研究综述[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0].加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思考[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 [11].当代大学生社会公正观现状探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2].浅析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观认知——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J]. 青春岁月 2017(03)
    •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观的思想渊源[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7(03)
    • [14].马克思公正观:逻辑起点、理论实质与实践意义[J]. 江海学刊 2016(04)
    • [15].论高中教育的公正观[J]. 教育探索 2014(10)
    • [16].法学专业大学生国民公正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 2013(02)
    • [17].在知行统一中培育和践行公正观[J]. 当代兵团 2013(10)
    • [18].“杀人偿命”是一种公正观[J]. 政府法制 2011(24)
    • [19].社会党国际经济公正观的实质、局限与启示[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04)
    • [20].科学管理公正观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启示[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04)
    • [21].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J].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8)
    • [22].国民公正观的结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7)
    • [23].社会公正观:理论脉路与现代解读[J]. 晋阳学刊 2008(01)
    • [24].我国古代公正观及其现代借鉴[J]. 领导科学 2019(18)
    • [25].西方公正观的主要内涵与借鉴[J]. 领导科学 2019(19)
    • [26].论马克思司法公正观及其当代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5(21)
    • [27].论宪政视域下社会公正观的建构[J]. 学术探索 2010(05)
    • [28].旧问题与新思考:马克思有无公正理论的政治话语性阐释[J]. 探索 2017(02)
    • [29].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公正观及其现实价值[J]. 北方论丛 2014(06)
    • [30].吕坤公正观浅析[J]. 前沿 2013(18)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在中国的实践和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