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志》看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

从《杂志》看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探讨了上海沦陷区一份重要期刊——《杂志》的生存环境、生存策略及其对上海文化建设的参与。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提及本文所要涉及的理论和资料。提出“文学空间”的概念,并将此概念分成“文学存在的空间”和“文学的内在空间”予以讨论。为了更好地考察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的本原形态,本文选择《杂志》这份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本章还对沦陷区文学研究概况予以回顾。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上海沦陷区文学的背景和产生。上海文学的运作过程十分复杂,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在上海文学的本体性逐渐消失,而上海的沦陷为文学本体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契机。本章主要分析了上海文学本体性消隐的过程、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场地位,并介绍了《杂志》的概况。第三章主要联系《杂志》文本研究上海沦陷区文学的内在要素。本部分从最原始的史料出发,着重分析了《杂志》中的小说、散文等文体。同时借助《杂志》社组织的座谈会和参与戏剧活动的情况,分析了《杂志》对当时上海文化生活所起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透视《杂志》对上海文学活动的参与,本文还联系张爱玲的成名探讨了《杂志》的经营策略。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理论与资料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二章 上海沦陷区文学的背景及特征
  • 第一节 文学本体的逐渐消隐
  • 第二节 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场
  • 第三节 《杂志》概况
  • 第三章 《杂志》与上海沦陷区文学
  • 第一节 《杂志》所呈现的上海沦陷区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杂志》与上海沦陷区的文化活动
  • 第三节 《杂志》与张爱玲的成名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从《杂志》看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