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蒙古族居民生产方式变迁研究 ——以永红村生产四队为例

农村蒙古族居民生产方式变迁研究 ——以永红村生产四队为例

论文摘要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于世世代代以畜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草场的大片流失,土地的可用率逐年下降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内蒙古可利用的草原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草地面积从6867万公顷减少到了5170万公顷,下降率为24.7﹪。这使得部分牧民不得不放弃沿袭了几千年的游牧生活,转向圈养,有部分牧民甚至彻底放弃游牧而转向农耕,从这种巨变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牧民的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导致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民族之间的融合、混居、杂居、民族通婚等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作为外部作用推动了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变迁,但是政策对于少数民族的适用性往往会产生诸多疑问。建国以来的短短几十年间,牧民们开始定居,最后发展到牧民们在分到的草场上围栏放牧,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绕道而行几乎成了必走之路,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天吉太镇永红村生产四队的整个队里,都是蒙古族,他们的生活已然走向了农耕,本文中作者将沿着永红村生产四队的历史逐步论述其发生变迁的现状以及展望将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出发点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成果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观察法
  • 四、 访谈法
  • 五、 比较研究法
  • 六、 使用 SPSS 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生活方式
  • 二、 变迁
  • 三、 游牧民族
  • 第二章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基本概况
  • 第一节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现状
  • 一、 地理位置
  • 二、 土地面积、人口和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经济状况分析
  • 一、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的农作物
  • 二、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的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永红村生产四队的形成及从事农业的过程
  • 第四节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 解放前时期的生产方式(1949 以前)
  • 二、 1949-1978 年时期的生产方式
  • 三、 1979 年至今的生产方式
  • 第三章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居民生活生产现状
  • 第一节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居民的经济生活
  • 一、 居民的收入
  • 二、 居民的支出
  • 第二节 永红村生产四队(蒙队)居民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心态分析
  • 一、 生产四队居民的生活特点
  • 二、 生活方式变迁背后的文化适应
  • 三、 生活方式变迁后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 第四章 生产四队(蒙队)居民生活方式变迁引发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生产四队(蒙队)农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一、 当前背景下生产四队居民面临的生存困境
  • 二、 贫困化引起的当地社会变迁
  • 三、 制约当地居民发展的因素
  • 第二节 生产四队(蒙队)居民生活品质的展望
  • 一、 政府的支持
  • 二、 个人的认识
  • 结语
  • 致谢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蒙古族呼麦的社会文化传承[J]. 区域治理 2019(41)
    • [2].云南蒙古族的文化适应研究——基于一个理论视角的思考[J].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1)
    • [3].漫谈蒙古族器乐现状与传承[J]. 北方音乐 2020(03)
    • [4].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J]. 武术研究 2020(02)
    • [5].蒙古族图案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03)
    • [6].蒙古族风格交响乐作品中的审美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马意象研究——以电影《季风中的马》为例[J]. 视听 2020(06)
    • [8].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9].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J]. 戏剧之家 2020(21)
    • [10].蒙古族传统摇篮的形制结构及民俗寓意文化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06)
    • [11].民族服装业中的销售问题初探——以呼和浩特蒙古族服装业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5)
    • [12].阿拉善乡土住宅的演变逻辑研究——以清代定居住宅对当代蒙古族民居的影响为例[J]. 世界建筑 2020(07)
    • [13].张妮妮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18(12)
    • [14].蒙古族与汉族7~18岁青少年维尔维克指数二十年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校医 2019(02)
    • [15].蒙古族传统造型符号的现代价值——以路灯设计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4)
    • [16].浅论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运用[J]. 传播力研究 2019(16)
    • [17].当前我国蒙古族相关非遗保护工作管窥[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9(02)
    • [18].高职院校帮扶蒙古族大学生获取创意及创意“落地”的方法探索——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9(19)
    • [19].“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族题材电影“走出去”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0)
    • [20].蒙古族民俗饮茶文化[J]. 福建茶叶 2017(12)
    • [21].蒙古族电影的草原叙事与空间美学[J]. 四川戏剧 2018(02)
    • [22].蒙古族大学生图书馆利用调查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18(03)
    • [23].科技史视野下蒙古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J]. 医学与哲学(A) 2018(08)
    • [24].蒙古族医药标准化的现状解析与战略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6)
    • [25].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教学实践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12)
    • [26].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12)
    • [27].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6(12)
    • [28].“归来”与“走出”中的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J]. 中国电影市场 2017(05)
    • [29].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的抢救、保护及研究[J]. 中国音乐学 2017(02)
    • [30].科尔沁蒙古族安代仪式研究[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农村蒙古族居民生产方式变迁研究 ——以永红村生产四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