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景观:霍桑《玉石雕像》中的地点与空间

三重景观:霍桑《玉石雕像》中的地点与空间

论文摘要

《玉石雕像》是霍桑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鲜为人知的一部罗曼司。一段时间里,该作品的价值曾被一些批评家认为不如霍桑的另外几部主要作品一般重要。然而,近年来,这部作品的声誉显著上升,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当代批评家与学者随之从女性主义,巴赫金理论等各种角度提出了不少新的阐释与解读。“中间地带”是霍桑的罗曼司写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他曾在《红字》的序言中提到这一理念,并且继续在他的后续几部作品中对其进行了拓展。“中间地带”意味着一个想象与现实交界的地点,借用这一概念,霍桑旨在标出小说与罗曼司的区别,小说侧重于现实,而罗曼司却是隐喻性的,侧重于精神层面。本论文借助于当代叙事理论与文化地理学理论,讨论了“中间地带”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在《玉石雕像》这一作品中的功能与运用。首先,在第二章中,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讨论了“中间地带”对霍桑罗曼司写作的指导作用;并且,该章节还指出了“中间地带”并不纯然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功能性的叙述策略,它由一系列特殊的空间和地点构成,促成了霍桑罗曼司的自由创作。其次,在第三章中,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本论文阐明了《玉石雕像》中的不同地点所关联的文化与历史意义,这些特殊地点构成了一个三重的景观,分别代表罪恶,自然与信仰;而这个三重的结构与作品的情节与人物的发展形成了准确的对应,并支撑本作品的从堕落到救赎的主题的推进。论文第五章展示了《玉石雕像》中各个地点总体的结构,并指出了各个角色与不同地点之间的联系;作为对第三章的补充,第四章阐述了这些地点的不同分类,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排列方式,并且还说明了不同性格的角色对不同地点的选择,并与这些地点形成结合关系的过程。在第五章中,本文总结出《玉石雕像》体现了霍桑“中间地带”的创作观,这是一部精心创作的罗曼司,它由空间与地点组成,同时又受到空间与地点的制约与支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Hawthorne’s Works and Influence
  • 1.2 Hawthorne’s The Marble Faun and Related Criticism
  • 1.3 Thesis Outline
  • Chapter Two Hawthorne’s “Neutral Territory”: A Theoretic Examination
  • 2.1 A Ground for Romance
  • 2.2 Neutral Territory: Spatial Narrative and Places in Romance
  • Chapter Three The Three-fold Landscape of The Marble Faun
  • 3.1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Narrative
  • 3.2 The Three-fold Antiquity of The Marble Faun
  • 3.3 Three-fold Landscape: The Sinful Rome
  • 3.4 Three-fold Landscape: The Etruscan Land of Nature
  • 3.5 Three-fold Landscape: The Christian Rome
  • Chapter Four Structure of Places in The Marble Faun
  • 4.1 Relation of Places in The Marble Faun
  • 4.2 The Characters’Attachment to Plac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Publications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三重景观:霍桑《玉石雕像》中的地点与空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