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空冷器论文-段瑞娇

蒸发式空冷器论文-段瑞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蒸发式空冷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换热温差,蒸发式空冷器,换热性能

蒸发式空冷器论文文献综述

段瑞娇[1](2018)在《蒸发式空冷器换热性能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蒸发式空冷器由循环水泵、风机、换热盘管等部分构成,属于内部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及时进行蒸发式空冷器换热性能的优化具有较高重要价值。该文基于传统蒸发空冷器结构,结合传热传质原理等进行了探讨,从3种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进行改造设计,旨在提高空冷器的换热性能。同时改造后设备操作方便、噪声降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新型高效节能产品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8年24期)

张庆,王学生,阮伟程,刘子龙,陈琴珠[2](2018)在《基于两相流EWF模型蒸发式空冷器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8排蒸发式空冷器管束叁维模型,在恒壁温边界条件下,在管束表面施加质量源项模拟喷淋液膜,采用Eulerian Wall Film (EWF)模型与Mixture Species Transport模型耦合来研究蒸发式空冷液膜与空气间热质传递。数值模拟得到的空气出口温度、含湿量的数据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分别为-0.67%~-0.98%、-4.95%~2.29%。比较了不同喷淋流量下管束表面液膜质量分布,小喷淋流量下液膜主要分布在管壁下半部分,随着喷淋水流量增加,管壁液膜分布趋于均匀,管排水膜温度由上至下先增加后减小。由于空气在管束背风面的流速较低,形成较高含湿量与温度叁角区域。数值模拟得到的水膜与空气间的传质系数比试验值小,误差为-8.00%~-9.30%。揭示了蒸发式空冷器热质传递机理,为蒸发式空冷器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苏海清,孔丽丹[3](2018)在《蒸发式空冷器喷淋系统技术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了包钢6~#高炉密闭循环水系统降温设施蒸发式空冷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冬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改造,优化空冷器水箱装置,降低生产新水损失量,提高6~#高炉循环水利用率,并将成果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包钢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阮伟程[4](2018)在《蒸发式空冷器传热传质实验及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蒸发式空冷器具有换热能力强、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传统工业如石油、化工等行业中。由于其换热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目前仍存在设备运行功耗、耗水量过大的情况。本文通过实验,数学模型分析及CFD仿真的方法对空冷器换热性能进行分析,为空冷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搭建蒸发式空冷器实验平台,对风量,喷水量对空冷器换热性能及耗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对蒸发空冷器的实验结果表明,其潜热换热量为换热器总体换热量的80%,同时其耗水量仅为喷淋水量的3.4%~12.46%,且该百分比随着喷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为准确分析空冷器的换热性能,由实验数据拟合了水膜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其中水膜传热系数表述为空冷器质量流速以及喷淋水质量流速的函数,而传质系数则仅与空气质量流速有关;(2)通过传质传热基本原理,采用Poppe法建立蒸发式空冷器传热传质一维及二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得到简化模型;采用空气焓值线性假设,利用ε-NTU法建立空冷器分析数学模型;在matlab平台编写控制方程求解程序,将所得计算值与仿真值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可准确预测空冷器换热量及管内工质出口温度。同时Poppe一维、二维及NTU模型均可准确预测空气出口参数,而简化模型在小喷水量下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Poppe一维、二维模型得出的空冷器各参数(水膜温度,空气温度,含湿量,焓值)沿竖直方向及管束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不同管排间的显热及潜热分布规律;(3)通过 ANSYS FLUENT 中的 Specise Transport 和 Eularian Wall Film 模型对蒸发式空冷器进行了仿真计算;依据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及刘易斯因子修正式,导出了仿真湿空气导热系数修正值;FLUEN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分析了空冷器内部的流场,温度场,含湿量场的分布规律,重点分析了同一排管束间参数沿管束列方向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空冷器强化传热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5)

阮伟程,王学生,张庆,陈琴珠,鄢桂东[5](2018)在《蒸发式空冷器热质传递实验及计算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空冷器传热传质性能,搭建工业用8排圆管管束中型蒸发冷却实验台对其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分别利用Poppe和Merkel类似假设建立控制方程对空冷器热质传递性能进行模拟。为保证模拟精度,依据实验数据拟合了蒸发空冷器传热传质经验公式。采用分段计算法在Matlab平台编写模拟计算求解程序。Poppe法和Merkel法模拟计算所得管内工质出口温度、空气出口焓值和喷淋水温与实验对比一致性较好,均可用于空冷器不同工况下换热性能预测。管束30分段已满足计算精度要求,模拟所得各参数分布可为空冷器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相比Merkel法,Poppe法计算所得的空气出口焓值及喷淋水温误差更小,但需要更长的计算时间。(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张庆,王学生,阮伟程,孟祥宇,陈琴珠[6](2017)在《蒸发式空冷器低密度翅片管束干工况换热及阻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工业用8排翅片管束空冷实验装置,讨论了翅片管干式空冷代替光管湿式空冷的可行性,研究低进口风温、风量对翅片管干式空冷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进口风温下,翅片管干式空冷可用来代替光管湿式空冷换热,降低进口风温能有效强化翅片管干式空冷换热,其换热能力亦随着配风量的增加而提高。实验中翅片管管外换热系数和管束压降实验值与国外关联式计算结果有差别,拟合给出本实验翅片管管外传热关联式及管束压降关联式,为工业应用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秦国民,戴建军,侯晓峰,赵福臣,韩超[7](2016)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特点;通过实验研究模拟的形式,考察相关参数对总传热系数、对流传热膜系数、压力降及水分蒸发率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开发了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工艺计算软件,掌握了该产品的独立工艺计算能力;在产品的整体结构设计、喷头结构、防腐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创新,研制了新型表面蒸发式空冷器产品;产品在石化装置中进行了工业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表面蒸发空冷器产品冷却效果好、结构紧凑、重量轻、操作灵活、运行成本低,实现了生产装置节约能耗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石油科技论坛》期刊2016年S1期)

刘敬,宋淑伟[8](2016)在《蒸发式空冷器在PVC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比常用制冷方法循环水冷和空冷后,选择更经济、制冷效率更高的蒸发式空冷器。对工艺运行进行跟踪后,发现蒸发式空冷器在PVC生产中可以大幅降低能耗,是一种能耗低、安全可靠的技改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氯碱》期刊2016年02期)

郑志伟,朱大亮,王浩,臧红斌[9](2016)在《复合型蒸发式空冷器及其设备和管道布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型蒸发式空冷器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高效冷换设备,具有结构紧凑、投资低、防垢防"白雾"、传热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复合空冷的设备及管道布置除要满足空冷器的一般规定外,有其自身特点。通过与普通空冷对比,从占地面积角度介绍其平面布置,提出了"背靠背、面靠面"的设备布置形式;从两相流管道布置、入口管道支撑及管道应力计算方面介绍其管道布置,提出了复合空冷管嘴处不存在附加位移,可通过自然补偿来降低管嘴受力,为复合型蒸发式空冷器的设备及管道布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设备与管道》期刊2016年01期)

郑大宇,于海峰,李想[10](2015)在《蒸发式空冷器结构优化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蒸发式空冷器的结构基础,通过对熵产单元数以及传热传质原理分析,通过采取喷嘴上喷水、蒸发盘管段上部合理布置无机填料以及蒸发盘管段最下排光滑圆管由低翅片椭圆管代替叁种方式对蒸发式空冷器进行优化改进,使其结构更加紧凑,换热效果得到加强,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蒸发式空冷器的性能,而且除垢操作更加简单,设备噪音程度得到降低。同时对高效型蒸发式空冷器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进行分析阐述,指出研发新型高效节能新产品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冷藏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蒸发式空冷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8排蒸发式空冷器管束叁维模型,在恒壁温边界条件下,在管束表面施加质量源项模拟喷淋液膜,采用Eulerian Wall Film (EWF)模型与Mixture Species Transport模型耦合来研究蒸发式空冷液膜与空气间热质传递。数值模拟得到的空气出口温度、含湿量的数据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分别为-0.67%~-0.98%、-4.95%~2.29%。比较了不同喷淋流量下管束表面液膜质量分布,小喷淋流量下液膜主要分布在管壁下半部分,随着喷淋水流量增加,管壁液膜分布趋于均匀,管排水膜温度由上至下先增加后减小。由于空气在管束背风面的流速较低,形成较高含湿量与温度叁角区域。数值模拟得到的水膜与空气间的传质系数比试验值小,误差为-8.00%~-9.30%。揭示了蒸发式空冷器热质传递机理,为蒸发式空冷器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蒸发式空冷器论文参考文献

[1].段瑞娇.蒸发式空冷器换热性能的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2].张庆,王学生,阮伟程,刘子龙,陈琴珠.基于两相流EWF模型蒸发式空冷器数值模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苏海清,孔丽丹.蒸发式空冷器喷淋系统技术改造[J].包钢科技.2018

[4].阮伟程.蒸发式空冷器传热传质实验及仿真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8

[5].阮伟程,王学生,张庆,陈琴珠,鄢桂东.蒸发式空冷器热质传递实验及计算模拟研究[J].化学工程.2018

[6].张庆,王学生,阮伟程,孟祥宇,陈琴珠.蒸发式空冷器低密度翅片管束干工况换热及阻力特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秦国民,戴建军,侯晓峰,赵福臣,韩超.表面蒸发式空冷器[J].石油科技论坛.2016

[8].刘敬,宋淑伟.蒸发式空冷器在PVC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氯碱.2016

[9].郑志伟,朱大亮,王浩,臧红斌.复合型蒸发式空冷器及其设备和管道布置[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6

[10].郑大宇,于海峰,李想.蒸发式空冷器结构优化方案设计[J].冷藏技术.2015

标签:;  ;  ;  

蒸发式空冷器论文-段瑞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