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源供暖性能的比较与评价研究

不同热源供暖性能的比较与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供暖的能源消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随着国家低碳战略的提出、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促使各种供暖热源不断地出现。本文对天然气锅炉、煤锅炉、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的经济性、环境影响、能源性、社会效益及技术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我国城镇供暖模式的发展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建立的西安市郊县某小区集中供暖系统模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以天然气锅炉、煤锅炉、生物质锅炉为热源的集中供暖系统作为对比方案。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数学评价模型,用数学评价模型对生物质锅炉、天然气锅炉、煤锅炉集中供暖在经济性、环境影响、能源性、社会效益、技术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更符合客观实际,将技术经济与供热工程相结合,将技术经济中的时间价值、动态计算费用年值理论应用到评价研究中,使该研究更有针对性、客观性、全面性。计算结果表明:生物质锅炉取得了最好的优度,明显优于传统供暖热源。由于生物质锅炉技术的发展和生物质低污染、储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大规模发展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有望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改善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引入到不同热源供暖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热源供暖性能综合效果的评价方法。该研究对于我国城镇供暖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不同热源的发展历史和供暖的研究现状
  • 1.2.1 不同热源的发展历史
  • 1.2.2 不同热源供暖的研究现状
  • 1.3 多种热源并存的原因
  • 1.3.1 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
  • 1.3.2 环保、节能的要求
  • 1.3.3 城市的发展
  • 1.4 多种热源在供暖中的应用
  • 1.4.1 集中供暖
  • 1.4.2 热电联产供暖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不同热源供暖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2.1.1 层次分析法
  • 2.1.2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1.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1.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2.1.5 可拓评价方法
  • 2.1.6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 评价因素分析
  • 2.2.1 经济性
  • 2.2.2 环境影响
  • 2.2.3 能源性
  • 2.2.4 社会效益
  • 2.2.5 技术性
  • 2.3 评价体系的确定
  • 2.3.1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2.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2.4 集中供暖系统模型的建立
  • 2.5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2.5.2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 2.5.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热源供暖的数学评价
  • 3.1 经济性评价
  • 3.1.1 经济因素
  • 3.1.2 成本计算
  • 3.1.3 计算费用汇总
  • 3.1.4 经济优度计算
  • 3.2 环境影响性评价
  • 3.2.1 污染物排放量
  • 3.2.2 环境影响分析
  • 3.2.3 环境影响优度计算
  • 3.3 能源性评价
  • 3.3.1 能源性评价指标
  • 3.3.2 能源性分析
  • 3.3.3 能源性优度计算
  • 3.4 社会效益评价
  • 3.4.1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 3.4.2 社会效益分析
  • 3.4.3 社会效益优度计算
  • 3.5 技术性评价
  • 3.5.1 技术性评价指标
  • 3.5.2 技术性分析
  • 3.5.3 技术性优度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热源供暖的综合评价
  • 4.1 确定五方面的权重值
  • 4.2 不同热源供暖总优度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加的科学研究项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源塔防冻液跨季节再生分析[J]. 暖通空调 2020(03)
    • [2].污水热源泵供热的工程应用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18)
    • [3].移动学院三期工程建筑热源方案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6)
    • [4].重庆地区购物中心冷热源方案选择[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09)
    • [5].长白山某酒店冷热源配置方案分析[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06)
    • [6].基于红外测温的内部点热源的识别[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03)
    • [7].新能源汽车的多热源分段协同制热系统[J]. 汽车工程 2020(03)
    • [8].对于燃气锅炉作为采暖热源的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19)
    • [9].双热源作用下侧吸罩流场及捕集效率特性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0].输液热源反应致脑梗死及加重9例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S1)
    • [11].复杂构态热源对电子设备散热的影响研究[J]. 节能 2019(11)
    • [12].低温高湿工况下热源塔换热特性实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5)
    • [13].气液双热源耦合换热器性能研究[J]. 低温与超导 2011(06)
    • [14].复合热源热泵技术研究综述[J]. 科技信息 2011(21)
    • [15].医院建筑冷热源用能的设计与优化[J]. 建筑科学 2010(08)
    • [16].空气-水源双热源热泵复合工作系统探索[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14)
    • [17].基于Suomi-NPP VIIRS夜间热异常产品的城市工业热源分类——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3)
    • [18].多热源环状管网优化方法的研究[J]. 区域供热 2015(05)
    • [19].多热源合成碳化硅温度场的均匀性研究[J]. 矿冶工程 2013(06)
    • [20].多热源联合供热综述[J]. 区域供热 2012(01)
    • [21].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大气热源及环流的关系[J]. 科学通报 2008(15)
    • [22].《建筑热源》课程教学改革[J]. 科技资讯 2008(22)
    • [23].地源热泵在冷热源改造中的应用[J].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2008(11)
    • [24].家用采暖热源选型的经济性分析[J]. 家电科技 2020(01)
    • [25].闭式热源塔性能试验分析[J]. 制冷与空调 2020(07)
    • [26].冷却塔逆用吸热做热源塔技术研究现状[J]. 化工进展 2018(11)
    • [27].具有预凝功能的新型热源塔的构建及模拟[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8].青藏高原整层热源对中国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J]. 贵州气象 2014(01)
    • [29].热源塔在江苏某培训大楼的应用[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4(03)
    • [30].基于热源塔的热泵系统构建与试验[J]. 化工学报 2010(S2)

    标签:;  ;  ;  ;  

    不同热源供暖性能的比较与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