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严重影响中青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针灸治疗本病有大量的文献报导,但是对穴位注射、电针及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本病临床表现及现代研究成果,制定相应的针刺处方,对穴位注射、电针、电针加穴位注射三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并对三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价。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个临床参考。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9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电针加穴位注射组(针注组),电针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穴注组)三个组,各30例患者。针注组:选腰部7个背俞穴为主穴,再根据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选取3个辅助穴位,得气后进行电针治疗30分钟;之后取主穴3个、循经取穴穴位1个和辨证选穴穴位1个,注射祖师麻注射液4ml和维生素B12注射液0.25mg。电针组:取穴、治法与针注组的电针疗法相同。穴注组:取穴、治法与针注组的穴位注射疗法相同。三个组均为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1天,进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治愈、好转、未愈三个指标作为疗效标准;并用“下腰痛评分”(JOA评分)和“视觉类比评分”(VAS评分)作为量化标准。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身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所得资料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三个组治疗前后量化评分自身对比,经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JOA和VAS量化评分均显示,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或单纯穴位注射疗法(P<0.05);并且临床疗效评分显示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的治愈率比单纯电针疗法的治愈率要高(P<0.05)。在第一疗程电针疗法优于穴位注射疗法(VAS评分显示P<0.05);在第三疗程穴位注射疗法优于电针疗法(VAS评分显示P<0.05)。三个组病程较长的病例疗效均较差(病程>12个月的病例的治愈率与病程≤12个月的病例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三个组的疗效按照中医证型进行比较,各组肝肾亏虚证的治愈率与其他三个中医证型的治愈率相比均较低(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协同效果,且其机理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减轻压迫、促进炎性物质转运和降解、促进恢复神经组织兴奋性、缓解神经根水肿及改善神经根营养障碍等起作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方法简便、安全、具有中医特色。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含量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可作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古代文献研究
  • (一)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描述
  • (二)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 二、现代文献研究
  • (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病例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一般资料
  • 二、临床研究方案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脱落标准
  • (五) 分组方法
  • (六) 治疗方法
  • (七) 观察指标
  • (八) 疗效评定标准
  • (九) 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 选穴的中医依据
  • (二) 选穴的现代研究依据
  • (三) 电针的机理探讨
  • (四) 穴位注射的机理探讨和选药依据
  • (五) 结果分析
  • 五、治疗的安全性及脱落的情况
  • 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